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古人对超越某种境界的描述。“记者换位看湘鄂”不仅对两省经济工作思路进行了一次“换位看”,而且对新闻业务也是一次新的体验。两省两报记者迥然不同的写作风格,彼此各有长处。应当说,各自都有创新,都比原来惯常的新闻写作方式有所突破。两报记者在这次活动中都认识到了,适应“三贴近”要求必须努力做到主动创新新闻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电视采访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是七分跑,三分写。”从新闻界一直流行的这句话, 不难看出采访的重要性。一、摆正记者身份,以“情”取胜。在采访活动中,第一步是要接近采访对象,这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需要记者放下身架,有时候甚至要故意“套近乎”。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一些从事电视新闻的记者把话筒和摄影机作为自己的尚方宝剑,似乎所有人都有义务回答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经常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被寄予社会良知的期许。而要真正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如何打造这么一支队伍?2007年11月8日第八个记者节,浙江《衢州晚报》组织开展了“宣传贯彻十七大干里走边际记者看和谐”大型采访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三个月。这是一次坚持“三贴近”、实现“三深入”很好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一件成功的新闻作品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既说明了记者必须具备两大基本功,一是文字功底,二是采访技巧;同时又体现了采访在新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  相似文献   

5.
王世枚 《军事记者》2003,(11):64-64
大框框与小框框有一个故事:一歌星要在某市举办演唱会,该市某报派出一名记者去采访,不料记者空手而归,领导问其原因,他抱怨道:“那名歌星被人谋杀,演唱会被迫取消。”领导一听勃然大怒:“歌星被人谋杀不是更好的新闻吗?”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和教育。在此,笔者想引用“大框框”和“小框框”的概念进一步说明。“小框框”就是记者事先获得的采访线索,“大框框”就是新闻记者发现和挖掘一切新闻事件的观念。显而易见,这名记者采访时只带着小框框,而没有带大框框,因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报道新闻的机会。小框框之外有新…  相似文献   

6.
向熹 《新闻采编》2001,(1):16-17
西部报道有三难,一是政策把握难,二是熟悉当地情况难,三是从常态中写出新闻难。克服前两难靠记者的积累与钻研,克服最后一难则要靠记者的战术创造力——在常态中寻找新闻,将常态转化为非常态,正所谓要在“平地”上掀起“风雷”。 对此,笔者在西部采访报道中实验了一些方法,取得一些效果,相信对其他常态报道也有借鉴作用。 “树林同现”法 踏足西部大地,配合大开发的口号随处可见,也遇到过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但若只就此进行报道,不足以传达西部开发的大态势。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7.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一次采访活动,成为一次生动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采访张云泉,记者们都被张云泉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采访背后的故事,也同样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本刊上期已刊登了新华日报记者的采访体会,这期继续刊登人民日报记者程少华的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是记者暂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因此,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效果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采访活动中,记者礼仪是记者留给采访对象的最直接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往往影响着采访对象的情绪,波及采访效应。 良好的礼节仪表是采访活动的绿色通道 新闻记者的职业决定了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  相似文献   

10.
南行 《青年记者》2003,(10):56-56
老练的记者能很容易地回忆起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和最艰难的一次采访,因为他们往往感觉他们被采访对象欺骗、操纵或误导了。一些被采访者社会阅历丰富,他们常常利用自己对谈话的操纵能力来达到把记者当作工具的目的。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该如何识破这个策略并反击呢? ●当被采访者把你问的问题拿来反问你的时候,比如问你:“你是怎么想的?”或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可以回答,“我确信我们的读者对您的观点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把握河北时代脉博的采访; 这是一次感知燕赵悠悠神韵的采访。 2007年11月19日至24日,为突出宣传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实现河北又好又快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河北电台与河北省委外宣局共同策划组织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记者看河北”专题采访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法、德、日、韩、西班牙、塞尔维亚7个语种的外籍记者以及新闻中心、华语中心、“国际在线”网站记者共25人,采访团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冬梅带队。  相似文献   

12.
任迪 《青年记者》2000,(1):33-33
何为暗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常见诸报端的“暗访”即隐性采访,是记者隐瞒了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十几年来,我在新闻实践中对“暗访”作了一些尝试,觉得只要暗访运用得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就会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功能之一:暗访是补充明访获得较高新闻价值的好方式。从一次具体的采访活动来说,不用暗访也可以获得新闻事实,但是,一些严重影响到公众利益、群众反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日至14日,是我连续第三次采访全国“两会”。这一次与前两次都不同:前两次我是单纯采访政协会,而这一次,则是兼顾。重庆晨报4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中,3名是文字记者。按照分工安排,我的同事赵君辉和谢夷,分别采访人代会和政协会。我呢,两边跑。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记者“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新闻,另一些记者却于无意中“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些记者原定的采访计划落了空,却又遇上“意外之喜”;还有的人“八小时之内”一无所得,“八小时之外”却大有斩获,而这一切除了有机遇的因素在起作用外,还有“无意注意”在“作祟”。 新闻观察中的无意注意是指记者不带任何自觉目的,对社会现象进行自由观察,从表面上看,这种观察方式既“散”又“漫”,不易找到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采访,难免会想到前辈们的一些谆谆教诲。比如,“脚板底下出新闻”;“生命在于运动,写稿在于跑动”。穆青同志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记者不到采访中去锻炼提高,只坐在办公室、蹲衙门,是培养不出来的。离开了采访,或者说很少采访、懒于采访,这样的记者绝不会有多大的作为……我认为一个记者除了必要的学习开会、处理日常生活事宜之外,一年中应该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在采访中度过,而不是坐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王亮 《新闻采编》2001,(3):40-41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记者“冒充”某一特殊身份涉人到新闻事件中是涉入采访的显在特征。 在中国新闻史上,涉人采访早已有之。1936年秋,著名记者范长江奉《大公报》社命,化装成一名公司职员,只身深入西蒙额济纳旗,刺探日本人入侵西蒙的动向,就是一次成功的涉入采访。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竞争空前激烈,“抢  相似文献   

17.
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组织的“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自5月7日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启动以来,跨越16个省、直辖市,行程1.2万多公里,6月25日在京举行凯旋仪式。此次大型采访活动是解放军报社推动报网融合的一次大探索.是军报塑造全媒体记者的一次大练兵.是树立军事媒体旗舰品牌的一次大展演。  相似文献   

18.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记者采访,同样也面临着“磨刀”的问题。记者的采访活动中,“预采访”是“磨刀“工序中不可或缺的。而目前的现实是,相当数量的新闻从业人员,省略了“预采访”环节。拿到一个采访线索,根本不去研究、了解,到时候“直接上阵”。  相似文献   

19.
访问是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记者职业生涯中最大量的活动,是新闻采访中最复杂的多变的一种采访方式。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曾经这样说过:“笔下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如果说访问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它是访问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素材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占被动地位。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以最佳方式取得最佳的采访效应,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记者在努力充实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考虑以何种礼仪风范“包装”自己,以取得被采访对象的认同和接受,从而产生一种亲情效应和认知效应,进而获取最佳采访效应。一、良好的形象和恰当的礼节仪表是采访活动的第一通道新闻记者的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