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的人类迈进21世纪时,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始料未及,2001年美国时间11月25日,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名为先进细胞生物科技公司对外郑重宣布,他们已使用两种不同的技术,成功地克隆出人体胚胎。科学家们说,此次克隆“很初级”,数目还不足以产生有用的医用干细胞。但是,这仍然是克隆人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是首此成功地克隆出人类  相似文献   

2.
据北京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裴雪涛说,他领导的科研人员已利用干细胞技术克隆出人体组织,并将开展人体器官克隆计划.但他强调,这绝不是开展克隆人研究.他担心人们将这一研究与此前引起轩然大波的英国批准克隆人胚胎的事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4,(5):27-27
首次成功克隆出人体胚胎的韩国科学家2月12日说,他们的实验目的完全是为了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实验。  相似文献   

4.
2007年 美日"仿制"出胚胎干细胞 美国和日本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宣布,他们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这一成果有望使胚胎干细胞研究避开一直以来面临的伦理争议,从而大大推动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秋水 《百科知识》2009,(18):48-49
2009年7月8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卡里姆·纳耶尼亚声称,把从人体提取的胚胎干细胞放入一种化学物质和维生素构成的“鸡尾酒”中培养,结果干细胞转化成了精子。把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转化成精子显然是头一遭,这一消息再次让人类生殖的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没有男人的世界会成为现实吗?  相似文献   

6.
6年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Mihael Sefton向组织工程这一新兴领域的同事提出了挑战:在10年内制造一个有功能的人体心脏。同年晚些时候,由于成功分离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个挑战似乎更具有可行性。毕竟干细胞是制造有功能器官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7.
8月31日上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胚胎工程专家窦忠英教授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第六次从人胚胎干细胞分化诱导得到心脏跳动样细胞团,这是我国科学家在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在国内取得的唯一由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得到的心脏跳动样细胞团.这标志着我国干细胞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9,(4):10-10
德国科研人员已成功地自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出大脑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不仅能在培养皿中几乎无限期地保存,而且还能作为各类神经细胞的一种取之不尽的来源。科学家们还表明,这些神经细胞能在大脑中进行突触融合。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9.
正免疫疗法在攻克癌症的方法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新的免疫疗法科学试验显示,如果驱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就有可能加固自身免疫系统的一道防线,并将终身免于癌症侵害,这相当于有效地在人体注射疫苗。如果驱动细胞的研发成功,意味着人类将轻松攻克癌症,患者无需接受痛苦的化疗。长期以来,通过免疫疗法治愈癌症一直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这也被视作是一种革命性的疗法。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激活人体免疫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年底的<自然>杂志评选出了该年度十大科研热点,干细胞研究位列其中,而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凯文·埃根的研究成果最值得一提.他于2005年8月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地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系代替了以往克隆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人类卵细胞,突破了干细胞研究的伦理"瓶颈",免遭道德卫道士们的攻击,因此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好莱坞经典科幻片《侏罗纪公园》中描绘了人类如何利用基因技术让已经灭绝的恐龙起死回生。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电影中的场景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据媒体报道,韩国科研人员近日利用极速冷冻和解冻卵子的技术成功克隆了一头已经死亡的牛。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07,(9):18-19
2006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提取干细胞论文造假一事刚刚平复,曾经和他一同成功克隆出狗、现已分道扬镳的前“战友”首尔大学兽医学院李炳千教授又被爆出克隆狼论文掺水,这对韩国民众的民族热情无疑又是重重的一击。刚在3月发表论文,4月就被列为造假的调查对象,李炳千可谓大起大落,美国学术杂志《克隆与干细胞》已经于4月11日删除其发表的论文。据报道,首尔大学对此事的调查很快就会有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3.
英首次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用于三维打印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和一家干细胞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真空阀门式(valve-based)三维(3D)打印技术,首次将3D打印拓展到人类胚胎干细胞范围。这一突破使得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打造"移植用人体组织和器官成为可能,打印结构还能用于药物测试,加速改良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15-I0016
[导读]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一种人体干细胞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人类视网膜组织的三维补充物,视网膜组织包含功能性感光细胞,能够对光做出反。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一种人体干细胞在实验室内创造了人类视网膜组织的三维补充物,视网膜组织包含功能性感光细胞,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媒体最近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使用干细胞培养出了人类心脏瓣膜,成为培植人体完整新器官方面的新突破.如果今年下半年的动物试验取得成功,3年内这项技术就可能用于人类心脏瓣膜的移植手术;10年内,可人工培植完整心脏.……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人员利用32岁Ⅰ型糖尿病女患者的皮肤细胞产生了这个胚胎干细胞系的克隆。这项研究无疑也是糖尿病病人的福音,期待它早一天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为广大糖尿病患者造福。科学家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又实现新突破。美国纽约研究人员使用克隆技术,以糖尿病患者的DNA首次制造出胰岛素分泌细胞,完美匹配病人的DNA。这是继一周前公布的首次利用成人皮肤细胞克隆出干细胞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的克隆干细胞实验,但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将首先以治疗为目的,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小鼠和猪的克隆比较简单,而大鼠比较难,人类更难,但不会比猴子还难。没人知道为什么有些物种比其他物种更难克隆。但是,对小鼠的研究正帮助人们阐释这些差异,最终促使研究者在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及移植器官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功。在治疗性克隆(又名核移植)方面,迄今为止值得注意的成就是由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黄武树(Woo Suk Hwang)做出的。  相似文献   

18.
4月12日,日本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日本拜耳药品株式会社(德国拜耳公司在日独资企业)的研究小组于今年1月31日,在荷兰《干细胞研究》杂志网络版发表论文,称先于日本京都大学山中研究组,去年就成功从人体皮肤研制出人工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3,(5):18-18
据路透社华盛顿2月9日报道,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人为改变了人类干细胞的基因组,向着把这种所谓的人体主(导)细胞变成有用工具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威斯康星大学的小组利用这一使实验室老鼠变得对基因研究者极有价值的方法从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删去了一个致病基因。与美国干细胞专家詹姆斯·汤姆森一起主持研究工作的托马·扎瓦卡说,他们现在有办法控制细胞的生长方式,从而可以指导这些细胞变成脑组织、心脏或是胰腺细胞。德国出生的医学博士和分子生物学家扎瓦卡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这使我们得以根据需要改变基因组的任何部分。”汤…  相似文献   

20.
Weissman领导的新研究所正在致力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克隆,但他会要求你不要称之为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