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为科普期刊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50种优秀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网络调查法、访谈法,从账号基本情况、发布视频数量及频率、内容呈现与叙事风格、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平台运营现状。【结果】科普期刊短视频账号开通率低,短视频运营能力亟待加强;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定位不够清晰;与受众互动不足,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内容分发缺乏规划,短视频营销意识不强。【结论】科普期刊应合理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提升运营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深耕优质内容;适应平台特点,引导用户深度互动;重视刊媒联动,推动期刊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期刊大会是国际期刊联盟(FIPP)每两年举办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期刊行业大会,每届大会都有千名左右的各国期刊界代表参加,共同研讨世界期刊业发展中的问题,这对加强世界期刊界同行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借鉴经验、促进各国各地区期刊业的繁荣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界期刊大会迄今已举办了35届,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先后举办了第34届和第35届世界期刊大会。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期刊的利用优势,同时指出影响图书馆期刊利用率的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充分提高期刊利用率的相关对策,意在不断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最优质、最行之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的期刊为样本,对2010年发表的2129篇论文的出版时滞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0种期刊2010年的出版时滞为(148.1±87.4)d,比刘雪立2003年报道的2002年我国58种中文医学期刊的出版时滞(8.605±4.597)个月明显缩短。出版时滞最短的期刊是《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为(95.7±34.0)d,最长的期刊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为(267.7±145.7)d,二者相差172 d;出版时滞最短的论文仅为4 d,最长的论文为646 d,二者相差642 d。按2007年朱晓东等学术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标准,<90 d为5分,90~<120 d为4分,120~<180 d为3分,180~<210 d为2分,≥210 d为0分,10种外科学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平均3.1分,其中《临床骨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评分为4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评分为0分,其余5种杂志评分为3分;2129篇论文中,504篇(23.7%)评分为5分,474篇(22.3%)评分为4分,622篇(29.2%)评分为3分,191篇(9.0%)评分为2分,338篇(15.9%)评分为0分。由此得出结论,2010年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比2002年58种中文医学期刊明显缩短,但10种期刊的出版时滞差别较大,4种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建筑科学类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优秀期刊与普通期刊发展进程上的差别,旨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方法】 利用网络搜索和微信关注等方法,通过搜索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辅以文献阅读法,掌握32种优秀期刊、193种普通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状况。【结果】 建筑科学类期刊中的优秀期刊普遍重视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是最典型的表现,分别担负着期刊PC端和移动端宣传推广功效,并形成了互为补充的态势,而普通期刊在此方面的表现却较为逊色。【结论】 占我国科技期刊数量比很高的普通期刊必须加大网络化、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工作,尤其要重视期刊官网和微信平台的构建与维护,并要重视加入综合性中文期刊数据库工作,以全面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整体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实施是国内迄今为止对英文科技期刊资助力度最大、目标国际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专项支持项目,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再次受到强烈关注。本文从JCR的数据出发,用期刊分区、特征因子、施引期刊分布等数据,以中国科协期刊为例分析了这些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现状,用数据的构成内容说明我国期刊距离真正的国际影响力还存在差距。通过数据分析,为期刊国际化发展提供制定实施方案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报讯(记者王玉梅)非SCI、SSCI期刊与SCI、SSCI期刊比拼国际影响力,有多大胜算?中文期刊能打造成国际期刊吗?我国期刊距离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究竟有多远?近日新鲜出炉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显示,我国学术期刊正积极跻身国际品牌阵营,包括中文期刊的不少国内期刊已具有了高于某些SCI、SSCI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据了解,这是首个全面评价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指标体系第二次发布评估结果,175种科技期刊和56种社科期刊分别入选。同时公布的还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名单详见07版)为全面客观评价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地位,扭转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部分医药人员查阅文献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近几年医、药期刊读者群的调查,了解读者查阅数字化期刊和传统期刊的变化特点。方法 向北京10余家三等甲级医院和科研机构的医、药人员发放“医药期刊读者问卷调查表”,调查对象为初级到高级职称的医、药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结果 现在通过上网查阅网络期刊获得文献的读者人数明显大于采用传统期刊的人数;订购传统期刊的读者比例大幅下降,2006年和2003年相比订阅数下降了24.57%;在信息保存方式上,近八成的读者选择了以光盘为主的数字化方式。结论 期刊社只有更加关注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才能在信息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梳理并综述期刊跨学科性测度及期刊跨学科性对期刊评价影响研究的发展态势,总结期刊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和进展。【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检索期刊跨学科性和期刊评价的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和分析重要文献,对期刊跨学科性及其对期刊排名或期刊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系统综述和述评。【结果】在不同学科领域,期刊跨学科性对期刊评价或期刊排名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学科领域的跨学科期刊在期刊排名中占据优势,而有的学科领域的跨学科期刊在期刊排名中处于劣势,在有的学科领域中期刊跨学科性对期刊排名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评价跨学科期刊或利用期刊排名进行学术评价时,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应用乌利希期刊指南数据,首先从整体上对世界期刊的年龄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期刊的国别、分类、语言、出版周期四个角度对世界期刊年龄的现状和我国期刊年龄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世界期刊的平均年龄是31岁,我国期刊的平均年龄为29岁,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期刊年龄角度看,我国期刊在语言、类别、出版周期等都方面的布局都需要做一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期刊评价的产生与我国期刊评价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树文  曾润平 《情报探索》2013,(5):43-46,50
论述了期刊评价的产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期刊评价的发展历程。我国期刊评价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两大体系:基于文献计量理论的期刊定量评价体系和基于质量评估的优秀期刊评价体系。其中,期刊定量评价是最具社会影响的期刊评价方法,它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应用与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优秀期刊评价则形成了两种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的优秀期刊评价和以行业组织、学术团体为主导的优秀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地理资源中文学术期刊宣传推广策略,以促进中文学术期刊的融媒体发展。【方法】以27种地理资源领域高质量中文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获取信息,分析这些期刊对当前主流融媒体平台(官网、微信平台、期刊App、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应用情况。【结果】有20种期刊在官网提供Rich HTML,为期刊进行多维度宣传推广提供理想的数据基础,但大部分期刊官网依旧是纸刊的电子化,缺乏更多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内容。24种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3种期刊借用集群平台发布消息,微信推送内容大体类似,缺乏对内容的深度加工和二次拓展。少数期刊发布短视频(5种)和开展直播(7种)。短视频主要是文章分享、会议直播、期刊宣传等内容,内容的二次开发和扩展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直播更多是期刊作为协办单位的会议直播,期刊自主策划和具有特色的内容较为缺乏。总体上,27种期刊虽然都开展不同程度的融媒体宣传推广,但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期刊仍在少数。【结论】地理资源学术期刊融媒体宣传推广任重道远。需要重视官网作为主阵地的融媒体建设,选择合适的辅助渠道进行多矩阵布局,并结合用户需求专注做好内容,此外,还需制订...  相似文献   

14.
核心期刊与学术期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核心期刊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成长,探讨其在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核心期刊是相对的概念,它只是代表某一专科领域较高水平的期刊;核心期刊遴选的目的不是期刊学术水平的排名,不可过度强调其评价性。要想全面地衡量期刊的质量,还应制定同行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指标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每种期刊和其刊载的论文的水平进行评价,实现对学术期刊公正、合理的评价,从而推动我国期刊事业的整体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超  李晓娟 《情报杂志》2012,(3):46-49,87
在针对基础学科、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期刊引文密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学科期刊平均引文密度与学科期刊最可几引文密度表征学科期刊的引文密度水平。使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学科期刊引文密度的频数分布显示,拟合峰值接近学科期刊最可几引文密度。最后,提出对数正态分布函数的特征参数可以表征学科期刊引文密度水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技术类网络版期刊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农业教学、科研人员中,而印刷版期刊的读者主要集中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中.为实现印刷版和网络版期刊双赢,农业技术类期刊应坚持贴近生产实际的办刊宗旨;注重论文信息的创新性;增强可读性;加强广告经营工作;保持印刷版期刊价格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轩爱华 《现代情报》2004,24(2):64-65,67
本文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印刷型期刊和电子、网络期刊应协调发展,提出了做好期刊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纸质期刊因为其自身的优势还继续存在的同时,电子期刊也因它自身的优点逐渐在取代传统纸质期刊主体地位的巨大变化,指出了整合这些期刊资源,发挥各自最大优势,是期刊工作者当下最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文期刊的分级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坤 《情报杂志》1998,17(3):50-51
期刊分级目前存在着多种模糊观念,使用十分混乱,迫切需要制订一个全国统一的科学的分级。这个分级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动态性原则,并和评优相区别。建议使用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确定的“重要期刊”、“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三级分级方案。  相似文献   

20.
单茂中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4):128+130-128,130
在强调期刊对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的作用基础上,对当前期刊管理与应用面临的期刊文献需求的增加与收藏品种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期刊利用率不高和期刊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