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每次户外活动前都给孩子们讲安全问题,让孩子们懂得除了保护好自己不受伤,还要做到不去伤害别人,在经常的嘱咐下孩子们懂事多了,告状的现象也少了,正当我为孩子们的进步沾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学生在校和同学、老师,在家和父母、亲友,在外和路人都有可能发生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事。问题是应该如何对待、处理矛盾。未成年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往往处理不当,致使矛盾升级。这些都会给未成年学生带来伤害。因此,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人际纠纷中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不受伤害。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所谓延迟评价或模糊评价的方法,在课堂上出现了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文本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教师不置可否;有的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也视而不见;甚至个别学生失去自控,严重干扰了正常教学,教师也不敢批评学生。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笔者以为,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在真诚赞美的同时,善意的否定性评价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信心为前提,谨慎而巧妙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钱萍 《考试周刊》2011,(68):215-216
批评教育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但是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很少有教师会去思考,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是否会伤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本文指出,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心灵,即实施绿色批评。  相似文献   

5.
解语 《河南教育》2005,(6):49-49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许多新教育理念在学校日益被强调,比如尊重学生。我并不反对教师尊重学生,我也认为对学生动不动就大加训斥.绝不会是一个好教师,更反对教师情绪失控而伤害学生。但如果说由此一来,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不讲坐姿,随便讲话,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甚至并无特殊原因,只因为想出去就说要上厕所……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纪律的失控,是以尊重学生的名义而允许学生对教师不尊重。  相似文献   

6.
本刊启事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大忌,这一点在教育界已达成了共识。然而,有的教师却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我不打学生,不罚学生,批评学生有什么错?我严格要求学生,说他骂他是为他好,这也不行吗?当然,批评是必要的,但伤害学生自尊的批评不仅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把学生推向反面。这里所说的“心罚”就是指教师伤害学生自尊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波比:“意外伤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是怎样才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呢?今天的生存训练.就是要让大家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8.
我曾是一名农村教师,在一所乡镇初级中学教书。我是一个仁慈的人,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心地都是纯洁的,希望当他们看着我的时候,眸子永远是清澈的、安宁的。当他们之中有些不自觉的孩子犯了错误,我总是认为那是由于他们的无知或一时冲动,所以,我给予他们的总是宽容和信任。我始终记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的真理:自尊心是一切好品德生长的土壤。因此,我在教育中千方百计、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片圣地,防止自己偶尔的卤莽给它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7):16-17
一部分家长们把孩子禁锢在自己设计好的成功"蓝图"之内,恨不得拔苗助长,而一部分教师也是充当了助推手,唯恐学生偏离规划好的轨道,一旦出现问题急于"扭转乾坤",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自己的感悟能力,结果对于自己和学生来讲都是一种伤害,容易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期,媒体接连报道学生受教师伤害的事件,令人震惊,使人悲愤,人们都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然而,中小学校,尤其是小学中的精神虐待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孩子们经常是提心吊胆,惟恐惩罚落在自己头上。有些教师把几个小时都做不完的作业布置给学生,自己却不批改,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师们,应该进行自我检讨,检讨这些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是否伤害了学生。1999年12月27日的《西安晚报》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学生也是上帝》。作者从经济角度阐述师生关系,学生上学交学费,教师就应该提供教学服务,这种服…  相似文献   

11.
安宇 《家庭教育》2007,(7S):22-23
郑州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比较粗心,他经常自己去上演,这让我很不放心,担心汽车,所以孩子受到意外伤害,我该怎样让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很好地保护自己呢?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胆识,培养学生耐力和毅力。但如果体育运动中不注意保护自己、忽视事故预防工作,就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偶尔也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掌握自我保护及预防  相似文献   

13.
只要进行体育饭炼,就有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但它们之间是又不是必然的关系,只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运动,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掌握好运动的时间,就会尽大可能地避免体育锻炼对人体遣成的伤害。既不能因为怕造成伤害就不去进行体育锻炼,因噎度食,也不能盲目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遣成伤害是正常的就不加以防范,它们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师说     
对学生最大的伤害是伤害他的自信心,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成就一个学生要付出很多,但毁掉一个学生也许就是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能够把学生教好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记住: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才是圣人。  相似文献   

15.
微言     
《八小时以外》2013,(6):10-11
习惯性防御这个说法很好,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具有的一种潜意识,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在许多时候,不说出或不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希望以此避免与对方交锋,保护自己或他人不致受窘或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6.
王琳 《教学与管理》2002,(11):51-51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是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的一个表现,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权利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次提出,1990年8月,《儿童权利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儿童的权利被国际社会所承认。我国也相继通过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来保护学生的权利。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未满1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未发展充分,不能完全准确地辨别是非和保护自己,因此,法律对其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规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他们。同时又要约束自己的权利,以防伤害他们未充分发展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校园人身伤害案件频发,而且由于没有处理好感情问题导致的伤害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得不引起高校管理人员的注意。如何避免此类伤害案件再发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每一个高校管理人员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本文拟针对此类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向东 《成才之路》2011,(5):80-81
室内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给学生讲授最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预防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在运动中不受伤害。  相似文献   

19.
吉林市丰满区教育局在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方面,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特别教育学生做到: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法犯罪;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保护好自己;③一旦受到伤害要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三个关键点,并组织开展了一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彭云  王灿灿 《早期教育》2006,(10):26-26
设计背景 我园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幼儿意外伤害的健康安全教育干预”课题研究,我们尝试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挖掘教育内容,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从小学会保护自己,更加健康地成长。“我是安全小卫士”便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活动,它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智力竞赛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幼儿的日常行为,并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知道哪些是安全的行为,哪些是危险的行为,不做危险的事,学会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