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是在素养目标导向下,追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之间协调配合,以评价统整教与学,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评”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是其一致性的参照标准。能动性学科活动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教与评要以此为据。从功能角度来看,教师的教是触发条件,学生的学是核心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促进与落实手段,三者形成有机整体。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的特征、教学设计过程、实践策略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丽丽 《教师》2022,(8):33-35
"双减"背景下的习作智慧课堂,要构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相互融合的教学生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具有目标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阐述了如何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从精准的目标制定、以范本为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一以贯之的评价跟进三个维度,探索以目标为导向,构建"教学评一体"的语文习作...  相似文献   

3.
“教、学、评”一致性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师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三者间具有密切联系,使“教”与“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科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用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李芳  刘乐 《中国教师》2020,(3):116-118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对于学校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促进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成为一个新的命题。郑州市二七区长江西路小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尝试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建立"评、教、学"一体化的"以评促教"实施流程,将评价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评价量规转化为学习工具,使评价的过程变成学习过程,努力实践素养导向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的最新课题、更高要求和根本任务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也曾多次旗帜鲜明地发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呼吁,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语文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文的运用",要"由‘教语文’变成用课文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评"一致性和"教、学、评"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课程实施中,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在情境问题解决中教学,着力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难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精准诊断模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精准诊断模式,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评价载体,以学科的学情特点为立足基点,以多元的因素维度为评价内容.教师要把握好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切实运用好以学生问题为导向、以纸笔测试为导向、以教学整体为导向的精准评价方法,使教...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是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数学思想方法及重要能力的考查要求转化为评价要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功能,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所以,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在教学实践层面探究学业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学生评教的导向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评教已成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能产生积极导向,引导高校教师牢固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评教的导向功能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高校教学管理者要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有序组织评价过程,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借助语文课程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可以准确地定位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更精准地落实教和学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教师需要时刻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教——学——评"的一致性,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永漷说:其是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即时评价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设计教学活动、学习任务、评价任务,让评价始终贯穿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诊断教学问题,促进教学生成,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文章以“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为例,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深度融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文鑫  卫贝 《现代英语》2022,(4):99-102
语言评价素养是近些年语言测评理论的"流行词"之一,英语职前教师掌握相应的评价素养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教、学、评的关系,从而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效果.CLT(交际语言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通常被运用于口语交际课堂.英语职前教师具备良好的口语评价素养对交际课堂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高质量的口语评价...  相似文献   

13.
张程辉 《辽宁教育》2023,(23):88-91
新课标对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要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学习评价策略,让课堂教学实现增值。  相似文献   

14.
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改变了语文教学“教”与“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第六单元为例,研讨如何以素养为导向、以能力为梯度,构建结构化大单元整合教学课段设计的路径与实施策略,最终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以核心素养为重心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师急需探究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过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一、以新课标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对教学活动是否实现目标进行判断与反馈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意识、知识与能力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文章分析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现状,探讨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内涵和能力要素,指出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提升策略是转变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立足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下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考试评价也应着力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为此,《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命题要“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倡导“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使教、学、评一致。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对小学数学试题命制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赵彦 《教育》2024,(10):93-96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采用大单元整体性教学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在现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对大单元整体性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将评价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将评价用在语文课程评价中,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策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服务。本文以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为例,探究“评”的理解和导向,把握“教”的内容,落实“学”的高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如何依据新课程关于评价的理念命制高质量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发展状况,促进教与学的改善呢?下面立足于素养目标导向,从试题情境、呈现形式、考查维度等方面提出试题命制的着力点。一、多角度选材,提高试题情境的真实性《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的全面考查。”对试题情境提出要求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信息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下,单元整体教学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创新理念,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素养本位课程观为透视点,从学、教、评三环节来审视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要做到以下四点:课堂目标的制订要凸显学生主体,课堂结构的设计要立足素养本位,课堂教学的实施要探索科学路径,课堂评价的优化要力求高效多元。这样,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