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太高远,所以不靠谱;要靠谱,就要贴近现实、贴近真实,贴近些,再贴近些,贴得更近些。这次地震最经典一刻的镜头,是秘鲁游客在青  相似文献   

2.
湖北日报开展的“记者走基层”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各方好评,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对湖北日报这样深入基层采访,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要综合起来予以公开报道。2月以来,中宣部《新闻阅评》发表了《坚持“三贴近”亲近老百姓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受欢迎》的文章;新华社播发了肯定这项活动的通讯《贴近人民才能不忘人民》;人民日报发表了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文章《贴近些,再贴近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记者走基层贴近百姓心》作了报道。此文对“记者走基层”等“三贴近”系列报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作了深入探讨,现予刊发。  相似文献   

3.
论文缩微     
近些近些再近些 刘斌在《新闻记者》杂志2003年第12期上撰文说,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与水平的立足点和突破口。“三贴近”应该落实到采访和写作两个环节上,只有先做到了采访上的“三贴近”,才有可能做到写作上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4.
《经济日报》近年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新闻改革,认识和掌握新形势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努力提高宣传艺术,在舆论调控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为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经济日报》诞生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之中,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又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它坚持“同中央精神贴得更近些,同实际工作贴得更近些,同群众脉搏贴得更近些”的方针,努力在三个贴近的交叉点上捕捉重大主题,刊登了大量具有影响的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  相似文献   

5.
王青 《新闻三昧》2005,(8):21-23
地市报要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离群众近些、近些、再近些,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读定位,增强报道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际效果,真正发挥报纸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些报纸的领导,在宣传报道上强调“贴近些,再贴近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思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我们部队,历来倡导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要做基层的贴心人,战士的贴心人。作为部队记者,当然也不例外。5月6日至15日,记者杨扬在军报连载的系列报道《关于军人“看病难”的调查与思考》,就是很生动的一次与部队官兵贴近心声的报道。记言紧紧把握住“看病难”这个部队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倾注了极大热情与精力,体验了这中间的百般感受,发出了与广大官兵』已贴心的呼唤。呼唤爱心记者的访谈录,向读者展现军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毫无置疑经济宣传是报纸宣传的重点。如何把新时期的经济宣传搞得有声有色,使其“同中央精神贴得更近些,同实际工作贴得更近些,同群众脉搏贴得更近些”,这是新闻媒介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新闻界的同行们孜孜以求,开辟新路。在此,我们邯郸日报经济生活周刊对“寻求领导群众都满意”的最佳点也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范江怀 《军事记者》2006,(12):39-40
“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够好,那说明你离炮火还不够近。”这是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的一句名言。我们也一直在强调“三贴近”,这说明要写出好稿,就必须做到“三贴近”,中外记者概莫能外,这已经不是什么理论上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现实的采访中,如何避免贴而不近、贴而不实、贴而无意,真正贴近你的采访对象,写出贴近读者的好稿来,应该说还是有不少学问的。去年1月和今年4月,我接连写了两篇关于八一男篮的长篇通讯,获得读者的广泛好评。在此谈谈自己的采写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贴近实践的要诀。时空上的贴近——何时贴…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晚报(包括地市级在内的晚报),已基本上是按照新闻规律来办的一类报纸。卸下“摆事实讲道理”的狭隘宣传功能,它逐渐扎入市场经济的猛浪,通过传播信息、加强服务、丰富娱乐等手段,拉近了与广大读者间的距离。近两年来,包括《湖州晚报》在内,面对周边大中城市都市报纸的纷纷抢滩,作为应对措施之一,许多地市级晚报都增加了本地新闻的容量,强化“贴近性”,以彰显它的“本土特色”与直接影响力。他们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就是“近些近些再近些”。什么叫贴近性?如何贴近?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感受,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肖楠 《出版参考》2009,(18):29-29
什么是“靠谱”?拿过来能用,用之有效即是“靠谱”,对于健康书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靠谱”,就是别虚,别做老百姓看不懂的,做那些有用、有效的健康书,要做这样的健康书就必须在编辑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从选题策划、内容选定、图书定价、营销宣传几个方面做实做精,才能最终出来“靠谱”的、老百姓喜欢的健康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坚持“三贴近”。“三贴近”即贴紧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三者密不可分,而核心则是贴近群众。抓住了这一点就是抓住了根本。反思一下,我们的广播电视与群众贴得近不近、紧不紧呢?有没有什么“离本”倾向呢?又该如何纠正它呢? 一、节目设置雷同呆板,甚至多年一贯制。新闻节目次数少,信息量低,重复率高;专题节目类别少,仅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战线》第六期上范荣康同志的文章《靠读者近些,再近些》,真解渴!全说到我们这些当记者的心眼儿里去啦!不过,“靠读者近些,再近些”这一新闻界的指导思想问题,似乎不是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编辑记者所能左右、并付诸实践的。作为编采人员来说,谁不想靠生活近些再近些,靠读者近些再近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三贴近”原则融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我想从一个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度,谈谈“三贴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军队的新闻媒体,就要坚持“基层第一”、“士兵利益至上”的办报原则,使我们的新闻宣传离基层官兵近些再近些.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  相似文献   

15.
办青年报刊的同志提出“和党中央靠得紧些再紧些,与青年离得近些再近些”,事实上,青年读物的出版工作也离不开这一原则。然而,遇到青年读物不太景气的形势,一些同志产生了这样的模糊认识:“紧些”和“近些”,似乎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要“紧些”,就难免“远些”,要“近些”,就势必要“松些”。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能正确理解,对青年特点的不能正确认识上,如凶杀、武侠、传奇、言情作品几十万、上百万地发行,泛滥于市场,而一般青年读物却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战线》第六期上范荣康同志的文章《靠读者近些,再近些》,真解渴!全说到我们这些当记者的心眼儿里去啦! 不过,“靠读者近些,再近些”这一新闻界的指导思想问题,似乎不是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编辑记者所能左右、并付诸实践的。作为编采人员来说,谁不想靠生活近些再近些,靠读者近些再近些,以使自己的读者多些更多些呢?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17.
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党报吸引力上,这两年来,我们嘉兴日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以“三贴近”的要求,改变以往会议报道过多、内容空洞的现状,眼睛向下,塑造党报的亲民形象。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版面“贴上”而不“贴下”,经常被一些空洞泛味的会议报道所占据,出现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窘境,严重影响了党报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坚 持 贴近 实际 、贴近 生活 、贴近 群众的 要求 ,是 “三 个 代表 ”重 要 思想 在新 闻宣传 工作 中 的具 体体 现 。地 方党 报 ,作 为宣传 中央 、省 委 、市 委精 神,联 系广 大群 众的桥 梁和 纽 带,作 为地 方主 流新 闻 媒体 ,更要 在新 闻 宣传 工作 中 坚持 “三贴  相似文献   

19.
孝感日报近年来的新闻实践表明,把握时代,与时俱进,贴近读者办报,贴近群众引导,最能赢得读者,最能打动群众,最能引起社会的共鸣。一、“身”入基层,心贴群众,是增强贴近性的思想源泉。党报新闻改革的办法大家想了许多,诸如改版、增容、套彩等等,使党报的面貌不断改观。但是无论怎么改,关键的一条,是你搞出来的东西要和大多数读者贴得近,挨得紧。党报的贴近性从何而来?拼几条读者爱看的消息,博得点廉价的喝彩,就贴近了吗?迎合少数读者的趣味,搞些煽情报道,增加点零售,就贴近了吗?将天下“坏事”、“丑闻”一网打尽,堆…  相似文献   

20.
媒体公信力下降,“不靠谱新闻”难辞其咎。尽管“不靠谱新闻”只是偶尔出现,但一朝“妄语”,便砸了金字招牌,让经年累月树立起来的诚信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