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教育分权的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分权的有关问题教育分权是指“现实背景中的规划者决定教育中的哪些要素(如资金、聘任、课程开发)可以分权,以及把权力分配到哪个阶层(地方、学区还是地方、学校)”。在实行教育分权改革的国家,教育决策权正由中央一级下放到地方、学校、教师社区和家长手中。这种分权主要强调权力的多中心,即社会、政府、家长、学校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市场机制的引入,用市场机制打破官僚机制,利用私人资本解决教育财政危机,提高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学校有着明确的办学宗旨。它们普遍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重视学生价值观教育,并通过课程设置等多种途径渗透和实施德育,实行“全面主义”的道德素质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确立明确的道德素质教育目标澳大利亚教育实行分权制,联邦及各州均不对教  相似文献   

3.
教育分权的限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教育分权的有关问题 教育分权是指"现实背景中的规划者决定教育中的哪些要素(如资金、聘任、课程开发)可以分权,以及把权力分配到哪个阶层(地方、学区还是地方、学校)".[1]在实行教育分权改革的国家,教育决策权正由中央一级下放到地方、学校、教师社区和家长手中.这种分权主要强调权力的多中心,即社会、政府、家长、学校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市场机制的引入,用市场机制打破官僚机制,利用私人资本解决教育财政危机,提高教育质量.欧美各国实行分权的原因主要有:教育财政困难,利用私人资本帮助国家解决教育资金问题是许多国家进行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分权化的初衷;追求卓越教育,"在欧美各国,学校教育传统功能的低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的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要恢复和改善学校教育的传统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给薄弱学校培养高质量教师,澳大利亚探索出“工作型”路径的教师教育,有别于传统“学院型”教师教育。在薄弱学校遭遇教育困境、国内教师供给改革和国际经验带动等背景下,澳大利亚“工作型”路径主张将高质量生源放在薄弱学校进行田野培养,满足当地学校所需,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在实践路径上,澳大利亚在招生、培养、中途退出或毕业、评估四个方面采取多维举措,并形成特色。其特征表现在:由公益组织牵头承载政府意愿,基于“程序正义”严控生源起点,引导学生在具体工作中深度学习,在教育系统与教育结果上产生双重影响。“工作型”路径追求立足学校田野的多元参与,为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带来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分权制国家,课程设置以地方课程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逐渐意识到全国课程不统一的弊端,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建立统一的国家课程,使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家课程的目的在于“为澳大利亚所有学校给定课程方向的目标”。学者麦克林和威尔森指出,国家课程的优势包括确保“课程开设的综合性,计划课程、描述和报告学业成就的语境同一性以及结果指标使期望的学业成就明朗化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澳大利亚的学校管理经历了联邦政府对学校管理的干预的加强、校本管理的出现和成熟、州级教育管理权力向学校的下移等一系列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着寻找集权与分权平衡点、检测校本管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改善程度、处理好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关系、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等亟需解决的问题。澳大利亚学校管理改革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是个讲究民主与平等的国家,而这种“民主”与“平等”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澳大利亚公民早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澳大利亚各州联合发表的《21世纪国家教育目标阿德莱德宣言》中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年轻的澳大利亚人在知识、身体、社会、道德、精神和审美方面得到发展。为此,学校要创造民主的、支持的、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激情和自尊自爱的品质,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是个讲究民主与平等的国家,而这种“民主”与“平等”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澳大利亚公民早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澳大利亚各州联合发表的《21世纪国家教育目标阿德莱德宣言》中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年轻的澳大利亚人在知识、身体、社会、道德、精神和审美方面得到发展。为此,学校要创造民主的、支持的、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激情和自尊自爱的品质,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9.
张勇 《上海教育》2006,(7B):32-33
澳大利亚是个讲究民主与平等的国家,而这种“民主”与“平等”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澳大利亚公民早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澳大利亚各州联合发表的《21世纪国家教育目标阿德莱德宣言》中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年轻的澳大利亚人在知识、身体、社会、道德、精神和审美方面得到发展。为此,学校要创造民主的、支持的、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激情和自尊自爱的品质,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教育的冲击让人记忆犹新,不仅冲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冲击着学校的教学管理。疫情更让我们思考,当危机袭来时,学校教学管理该如何有效应对,哪些应该固守“不变”,哪些应该随机“变化”,以及如何在“变”与“不变”中实现教育的持续改进。一是以“三个不变”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1.
许多发展机构的文献都提倡通过教育分权管理策略来促进地方参与教育的行动。尽管这种倡导有着长远的历史,但事实上,在许多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分权计划并没有取得成功。印度喀拉拉邦的“人民分权计划运动”试图采用一个多方位的“大爆炸”方式实施分权计划,它虽有力量,但也存在局限性,其主要障碍是地方当局的技术能力有限,以及未转变参与者态度,未向参与者充分证明分权是符合他们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弊端,华中师大周洪宇教授提出了“阳光教育”理念。那么,什么是“阳光教育”?它有哪些内涵?如何实施这种教育?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周洪宇教授: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实习到专业体验: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与学校和教师产生脱节时,澳大利亚政府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施行相关政策以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本文主要从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专业体验”的实践运作和对这种改革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叙述澳大利亚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即从教育实习到专业体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赵敏 《四川教育》2023,(Z1):6-10
<正>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脑科学、教育科学等诸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学习范式具备哪些优势,何以在当下成为研究热潮?深度学习之“深”何以体现?学校如何构建深度学习支持体系?围绕广大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四川教育》专题访谈了四川师范大学核心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冲。  相似文献   

15.
Gregg Cook  寒笙 《班主任》2003,(8):46-46
通才教育是要把人培养为“自治”的人,这种人为了未来的社会更加美好,能够民主地进行思考和辩论。因此,在推行通才教育的澳大利亚学校中,学生学的知识五花八门。澳大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是一个英语国家,英语是其教育的强项专业,亦是澳“教育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通过“对外英语教学”项目,全年总收入为2.69亿澳元。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澳大利亚的“对外英语教学”。一、“对外英语教学”机构虽说澳大利亚是英语国家,但不是任何学校都有资格教授对外英语。所有“对外开设英语课程”(以下简称 ELICOS)的学校必须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校本管理 1.校本管理概述 “校本管理”是指学校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校本管理亦被称为“学校现场管理”、“学校范围为本的管理”、“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分权管理”、“校本财务预算”、“学校改进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分权”、“参与决策”等,称谓繁多,但从中可以明晰校本管理的核心——“分权”,即“权责下移”。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校本管理 1.校本管理概述 “校本管理”,是指学校自己管理自己。因此,校本管理亦被称为“学校现场管理”、“学校范围为本的管理”、“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分权管理”、“校本财务预算”、“学校改进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分权”、“参与决策”等,称谓繁多,但从中可以明晰校本管理的核心——“分权”,即“权责下移”。  相似文献   

19.
“品牌、激励、发展战略”, 这些在企业管理中常见的名词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育领域。进入新的世纪,又一个名词逐渐被学校领导层接受,即“项目化管理”,它最早同样来源于企业管理。现在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项目化管理”也逐渐被运用于学校的管理。学校项目化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在学校内部建立“扁平型”组织结构,学校管理由原来的“金字塔”型的集权管理模式,转变为功能型组织和多个专项任务组织相结合的“集中控制、分权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组织管理模式,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学校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任务纷繁的特点,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运营效率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校内部组织变革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手段,“嵌入式”治理尝试以分权治理、协作制衡的治理结构唤醒学校内部多主体参与学校公共服务的热情。在嵌入党政指导力量、嵌入教师专业引领力量、嵌入社会第三方监督与评价力量的基础上,学校尝试通过组织结构的“嵌入式”变革,构建学校内部多方共治与自治相融合的新型治理关系。这种既兼顾公平又兼顾质量与效率的治理方式,为学校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