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我”在王夫之的价值审视中,较以往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也是“性欲情志”的拥有者,更是“身任天下”的践履者。并因此表现出了个体化、现实化、平等化的特征。这既是对传统“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也是推动“自我”现实转型的理论先导。对当代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自我”的主题总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曲折呈现,且具有深刻的意义。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在“镜像理论”中也对“自我”进行深刻的探寻。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昆德拉作品《不朽》中的“自我”主题,探寻在“他者”映照下“自我”的彰显与偏离,为阐释昆德拉的“自我”主题增添了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湖南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理性认知、“为我”与“为他”、自我与规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四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状况有比较客观的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为己”与“为他”的关系,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维持在一个适度的张力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主体自律的道德自我,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冷漠的现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过大,出现道德自我同一性危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其道德自我仍属于客体他律型道德自我,不能表现出一贯稳定的道德行为;从性别上看,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比男生能更好地协调“为己”与“为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做人有责任感,对学习就会有责任感,对工作也会有主动性和责任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我校实施的是“三自教育”,即“自我承诺、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这种教育落实的是“责任评价”。这种评价就是“以学生参与管理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为目标,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为主”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做人有责任感,对学习就会有责任感,对工作也会有主动性和责任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我校实施的是“三自教育”,即“自我承诺、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这种教育落实的是“责任评价”。这种评价就是“以学生参与管理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为目标,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为主”的一种管理模式。其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正>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自我”。无限的“远方”,都以“自我”为原点;无限的“未来”,都以“自我”为渊源。但最需要消融的也是“自我”。当国家遭遇风雨,不沉默,不躲藏,开窗启门,叩响“自我”的石,与无数个“自我”遥相呼应,聚成时代的声音,汇入群体的行动。虽然那个“自我”不再卓然绝响,却迎来风雨不动安如山,稳如砥柱立中流。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究其本质,是教学对学生生命主体意识的重新审视与唤醒,是对学生学习内在品质的一次革命。它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手段。因此,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与自己“同课异构”的自觉与勇气。与自己“同课异构”,实质就是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回顾这些年我的课堂教学,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我也在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同课异构”。下面,以高中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谈谈我对“自我同课异构”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闭孩子的状态:一方面,他们在很长时间内都停留在皮亚杰所称的“自我中心”阶段,也就是难以区分自我与外界,在认知上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这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于他们缺乏对物品归属的认识,教很多次也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际有效的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内化新课标的理念?文章记录了同一个教学内容,经过“教师课后及时的自我反思,学习新课标后的自我评价”,然后有目的地多次修改实践。从多次修改实践中切身体会、经历“课标的内化”与“自我成长”,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自我成长的有效模式,也是对新课标所引领和提倡的实验教学和课堂开放做了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文艺界大规模的思想改造和批判运动中,一些作家文艺家通过“检讨书”的方式完成了对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和阐释,“检讨书”因此成为《讲话》接受、阐释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关节点。作家文艺家们的检讨书主要集中在《讲话》中所确定的关于立场问题、工作对象问题两个方面。通过检讨,作家文艺家们不仅有效地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和规范,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经过阐释,也是对《讲话》中的这些原则和规范的强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者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秋兴”情结研究颇多,但钱穆从中国文学深层的“人生自省”视角出发,对“秋兴”文学所蕴涵的生命自省意识的解说,无疑为我们反思中国文学自身的自省精神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梅鼎祚是明中晚期“雅俗兼长”的布衣文人,20世纪以来对他的研究基本上是“崇俗黜雅,俗热雅冷”。学界研究主要围绕梅鼎祚俗文学展开,并在生平、戏曲、小说方面取得了丰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撞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社会时代要求以创新、创造为特征.本文从创业型大学的创新理念、创业型大学对地方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引导作用,以及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赋予毕业生创业的基因,使优秀学生走向社会创业而成为企业家和社会中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材编写已经进入"地方割据"的"战国时代"。随着高校教材自编的频率和速率的加剧,本来在"针对性"方面颇有优势的自编教材,却没有太多的作为。论文基于参与教材编写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从三个层面揭示了现当代文学史教材在教"书"与教"学生"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呼吁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关怀”,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古代文学研究应在坚守审美本位、纯文学本位、纯学术本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关注现实,关注国计民生、世道人心,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政治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对当下流行的文学思潮、文化思潮做出“回应”,发出自己的声音。古代文学研究只有走出象牙塔,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公众,才更有活力。古代文学只有走进当下,才会“复活”起来,才更有价值。古代文学研究者应“定位”为人文知识分子,以学术研究为高尚事业,代表社会良心和公论,将自己的思想识见贡献给时代,实现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8.
北美新移民文学作为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一支,有着较为独特的文学叙事上的特征,具体体现为对北美新移民生存压力、语言隔阂、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的演绎。在如何摆脱与超越弱者身份的叙事方式方面,北美新移民作家们有着自己不同的选择。这里面既有曹桂林、周励等早期作品中的那种对自我弱者身份的带有夸饰性的想象超越,也有如阎真、少君等用"独立个体"的自我表述将"弱者"身份的无形化解,更有严歌苓小说中所表达出的"弱势对强势的慷慨的宽恕"。  相似文献   

19.
钟嵘《诗品》"齐鲍令晖、齐韩兰英"条对两位才媛的文学成就做出了精准的评述,揭示了其诗文的艺术特质。同时,也为后学了解南朝女性的文学生态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信息:彼时女性往往具有较为深湛的学理修养;文学才华能够帮助她们超越门第的拘限,提升自己的地位与名望;南朝宫廷文学盛行,帝王的喜好足以引领一时的文学风尚,女性创作亦表现出与流行文风趋近的动向;作为帝王生活与娱乐的场所,南朝后宫中的文学生产值得进一步探究;南朝女性的自我形塑因融注了个人的学识、气质及经世情怀,因而呈现出优雅理性、独立不迁的本真面相。  相似文献   

20.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体现,它对我国中古以后历代士人均有广泛影响,特别是盛唐时期。魏晋名士的思想、风度和作品,对"诗仙"李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李白不仅继承了魏晋风度中的生活风范和审美情趣,而且积极地对其进行理性开拓,形成了自己自然清新、一往情深、光洁虚灵、气势奔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