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面临三大问题,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水利安全,粮食安全排在首位。“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殷实小康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我们必须以最强的责任心来关心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粮食连续4年减产,从1999—2001年累计减产5965万吨。目前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约4.8—4.9亿吨,一般当年产需缺口为0.25—0.35亿吨,现在靠挖库存满足。但是库存是有限的。2002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粮食大幅度减产,2003年欧洲粮食和美国大豆也严重减产,造成国际粮、油市场涨价。目前世界粮食贸易额年均只有2亿吨左右。21世纪90年代在我国粮食波动时,曾两次在…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9,(2):98-98
我国现有13亿以上的人口.粮食自给有余应该是全民奋斗的目标。近年来自给率为95%.差强人意。2008年初世界粮价飙涨,此后也不会大幅回落,同时全球气温逐年变暖,水资源日渐短缺.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无可争议。凡此种种都使我们迫切地感到,我国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关系到全民族前途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亿吨增加至5亿吨,中间虽有波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肉品供给安全及其生产保障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30年,中国将成为发达国家,届时人们将消费更多肉品。肉品转化自粮食,为生产更多肉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需要生产更多粮食。该研究表明,2030年,中国需要生产1.4亿吨肉品,按目前的生产方式,肉奶蛋生产消耗原粮5.6亿吨,口粮、种子粮、工业粮增加不多,粮食总产量需达8.8亿吨,饲料粮占64%;因此粮食安全是指饲料粮安全,即肉品安全,积极探索肉品生产途径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转变肉品生产方式,即降低猪肉生产至44%,增加放牧草食动物肉生产至32%,肉奶蛋生产消耗原粮降至4.5亿吨,粮食总需求降至7.7亿吨;增加草食动物肉生产的必要条件是集约化管理草地、集约化管理牧场,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并开放40%的林地发展林下草地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数字     
《华夏星火》2009,(10):5-5
统计局统计报告我国进入“工反哺农”阶段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5亿吨以上,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星火计划”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民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科技革命”。日理万机的江总书记如此地关心农业、关心我们国家的粮食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先后在《国际先驱论坛报》等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预计到2O30年中国粮食缺口最大,将达到2.16亿吨,而1993年全球粮食出口总量仅为2亿吨。于是,布朗先生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将成为世界性问题。同时他还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随州市是湖北省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基地,食用菌为农民撑起了一把致富伞,目前,食用菌已成为随州市农业中仅次于粮食、生猪、蔬菜的第四大产业。2008年该市食用菌总产量2.75万吨,产值11.5亿元,全年食用菌出口突破8000万美元,食用菌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8%,农民人均因此增收8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供求的区域特征及未来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问题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中国以较高的粮食自给率水平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粮食安全状况逐步改善。但是,自2000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出现连续4年减产,而且2003年降到4.3亿吨以下,使得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  相似文献   

8.
石化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能源、纺织、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石化工业和化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在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又排放出大量的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就我国目前氮肥工业而言.现有氮肥生产企业600多家.每年至少外排7亿吨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7.5万吨COD.8.2万吨悬浮物(SS).15万吨NH4-N1而催化剂生产企业全国约有10家。每年至少外排0.5亿吨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30万吨悬浮物(SS).3万吨NH4-N。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11):1-1
“当今世界名列前茅的大桥几乎有一半在中国。”“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现在一年钢产量已超过5亿吨。”“我国铁路路网由1949年的2.2万公里发展到现在的8万公里,已居世界第三位。”“长江三峡已被外国人评为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之一。”在近期由中国工程院召开的“中国工程科技60年成就”座谈会上,多位院士以自己所研究领域为例,畅谈伟大祖国60年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华夏星火》2010,(11):5-5
我国近5年增产粮食逾4000万吨 10月9日,科技部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在南昌召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现场观摩会”。“十一五”以来,科技部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项目的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累计建设工程面积达6.83亿亩,共计增产粮食4008.68万吨。  相似文献   

11.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中国有13亿人,全国人一天早餐的用粮就要13万吨。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到350千克,还不够吃一年。据统计,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四年下降,2003年跌至4.3亿吨,降到10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 957万吨,目前总人口是137 053.69万人,人均粮食拥有量430千克.从数据看,似乎已经能自给了,但是粮食不光指口粮,工业用粮、饲料都是需要粮食的,所以我国每年还要进口一些粮食.十多亿人吃饭是一个大问题,中国解决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粮食哪里来?要靠土地生产.  相似文献   

13.
《预测》1989,(3)
化肥:1988年全国资源1.2亿吨,其中我国计划生产8500万吨,国家进口1800万吨,1987年底库存1700万吨,供求相当。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及对粮食的需求,预计1989年需求化肥1.05—1.1亿吨,化工部计划生产8500万吨,预计完成9000万吨,若进口化肥持1988年水平,则可供求平衡。但复合肥及尿素仍呈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4.
郑风田 《华夏星火》2010,(12):11-11
今年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粮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8月12日的《广卅旧报》报道:中国从越南进口60万吨大米以弥补国内不足,这一进口量相当于我国上半年大米进口量的3倍;7月21日,中粮集团进口的6.1万吨美国玉米到达深圳蛇口,这是中粮集团14年来首次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中国海外租地种粮210万公顷折合粮食(即进口)3150万吨;每年有60%的大豆靠进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预测,中国粮食净进口量将由1997年的41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976万吨和2020年的2224万吨,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机动车消耗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5%,预计到2010年达到2.7~3.1亿吨。而国内石油年产量仅能达到1.65~2亿吨。在我国未来10年内.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能源和环境问题。就汽车而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节能和环保。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税上调、燃油税开征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等一连串事件接踵而至,中国车市即将步入行业转折点。一直在国内市场上“不温不火”的柴油车.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安全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国际经济和粮食危机,国内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危机已经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2009--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潜能计划,艰难攀升的中国粮食安全路在何方?本文从区域粮食新增潜力,粮食单产潜力和农业科技潜力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13亿。如果按人均年占有粮食400公斤的低水平计算,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000—5200亿公斤。《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也确定,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10000亿斤。从目前的情况看,实现这一目标的艰巨性是显而易见的。要使我国粮食开发达到超越的境界,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分析粮食开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立足实际制定相应对策,引导粮食生产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9,(3):1-2
我国化肥对粮食的平均贡献率为46.43%,施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化肥利用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氮肥为例,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利用率约为60%,70-80年代为50%~40%,到90年代则下降到35%-32%。相当于全年浪费标准煤2673万吨,天然气45.5亿立方米,油168万吨,电158亿度。这些浪费的数量分别占2004年全国总产量的14.1%、13.3%、0.96%和0.72%。  相似文献   

19.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估计,世界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自然损失率为30~40%。在我国,如果不加以防治.每年由于农业病虫危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可高达1.5亿吨以上:而经过有效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每年可挽回损失1/2到2/3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就必须有效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绝大部分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了更多的余粮。据调查,全国60%的粮食储存在农户家里,粮食生产技术在不断进步,粮食储藏技术却相对落后,农户家里的储粮状况令人堪忧。据统计,每年仅农户储粮损失就高达1 500万吨至2 000万吨,造成经济损失180亿元至240亿元。因此,做好农户储粮工作,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