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育传统与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传统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育制度创新并不是一味地否定教育传统,恰恰是教育传统的继续。教育制度创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摆脱教育传统的制约,而是为了改造教育传统,发展教育传统,实现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使其适应今天教育变革、教育制度创新的需要,帮助解决今天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树立教育制度创新的“民族特色”,是教育制度创新的精髓和我们所应持的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创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在内涵上与低碳经济创新具有一致性。传统文化"和"不仅是建立高效低碳经济创新团队的前提,而且其创新范式也是我国低碳经济创新的基础。因此要弘扬传统文化"和"对低碳经济创新的积极因素,实现低碳经济创新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解析入手,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联结。从课程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中课程创新包括国学课的创新和思政课的创新,实践创新包括辅导员工作创新和学生活动创新,得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符合“文化自信”政策的举措、意义深远、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传统文化对创新有重要影响。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低碳经济创新品质,有助于形成融洽的低碳经济创新环境,并且其中蕴含许多有益于低碳经济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低碳经济境域下创新必须立足于国情.走适合我国国人思维模式、符合民族创新特色的低碳经济创新之路;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与实现低碳经济创新相结合,只有这样传统文化和低碳经济创新才能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幸遭遇拉开了中华传统文化弃旧开新的序幕,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起点。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内在机制的分析,特别是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核。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发展困境,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明确涵养时代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旨归。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源泉,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理念,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品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环境营造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融合,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的发展中 ,传统与创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认为 ,创新不能割断传统 ,因为任何创新都是来自对传统最深邃的理解。而传统又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础 ,因为抛弃传统 ,一切从头开始 ,是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的。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传统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追求创新与保持传统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剖析和感悟了英国剑桥大学在敬畏传统和引领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加强创新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传统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创新与继承传统有的人一提到创新,就要全盘否定历史、否定传统,说传统的东西过时了。他们不深入基层,不体验生活,更谈不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是搞空中楼阁式的创新。还有的人一继承传统,便抱着旧的东西不放,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们把继承与创新分割和对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培育高校创新文化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创新文化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各种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的价值追求,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大学创新文化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针对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高校要用创新精神塑造创新品格,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软环境,从而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