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心隐的"讲学"生涯,多置身于"师友圣贤"之间。何心隐亦以讲学活动多有所遭际,并最终被逮而死于狱中,其弟子朋友身赴心隐之难者是大有其人的,唯以文献缺如,其人其事多已无闻。论文稽考相关史料,钩沉索隐,对此一段曾存在于天壤之间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所述。  相似文献   

2.
关于何心隐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所考者在于澄清相关事实,其要有三:其一,何心隐虽死于武昌狱中,然审判、定罪则在死后,由刑部主之。其二,由耿定向的两个版本的《招魂辞》及相关资料可知,耿虽于何心隐被追捕时为其辩护,然多年以后,耿却以为何心隐当从明太祖"彝训",以"讲学"之名义,杀之以儆天下。其三,何心隐之最终定罪是参入妖人"曾光"案而定以"妖罪",然当时之湖广巡按御史郭思敬亦曾于其被逮后以"私立书院"奏闻其罪。所论者在于何心隐之讲学与张居正之饬讲学、毁书院之内在关联。何心隐视讲学为生命,既有张居正之饬讲学、毁书院,则何心隐终不为所容。  相似文献   

3.
泰州学派传人何心隐,系明代后期教育家,是泰州学派思想的殉道人。通过对《何心隐集》及其他资料的分析,认为其哲学思想源于《洪范》,重自然天性的主体意识;政治思想上强调道德平等论,“以仁出政”,从而分析出何心隐殉道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4.
清代有不少著名学者在江苏的各地书院讲学。清初在江苏书院讲学的诸名师中,以李顒、陆世仪影响最大。李顒(1627~?),字中孚,号二曲,陕西西安人。理学家。曾主讲于关中书院,世称“关学”,与“北学”孙奇逄、“南学”黄宗義并称“三大儒”。康熙七年(1668年),应常州知府骆钟麟之请,南下讲学于时属常州府的无锡、江阴、靖江、宜兴等地,每期三个月,昼夜不休。后又主常州延陵书院讲席。讲学各书院时,听者云集,“即宿学名儒,亦退就弟子之列”。其讲学特点有二:一“因人而施”,“资之高下,学之深浅,诱之固各不同”;二诲人不倦,“凡有答问,穹昼夜不倦,必使其人豁然于心目之间而后已。”  相似文献   

5.
何心隐(1517—1579年),原名梁汝元,明代后期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一五七九年,在张居正变法高潮时,被湖广巡抚王之垣杖毙于武昌。在历史上,何心隐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但他的活动却牵涉到了明代后期两位杰出的法家——张居正和李贽。正因为这样,人们在研究明代后期思想史、政治史时,他又是经常被称道的人物。解放后,何心隐的集子也出版了。在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影响之下,直到今天,他还没有受到应有的批判。有些人,因袭几百来“传统”的观点,为了美化何心隐,  相似文献   

6.
泰州学派的何心隐,作为儒教改制者,所针对的是融入国家政治制度之中的儒家传统建制。儒家、儒教之“道统”,因其与现实政治之相摩相荡,而存在一紧张的关系。明嘉靖之后,此紧张关系日益尖锐。何心隐秉承其祖王心斋所论“出处”问题,别开独立于政治建制的儒教、孔教建制之途径。其所构建的孔子之“教”,在于人之普泛以孔子为所尊所亲,方能最终达成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尊尊”、“亲亲”,此即孔子为天下、为人间社会所施设的“仁义”之“广居正路”。  相似文献   

7.
贵刊1994年第2期“生物全息学说介绍”一文介绍了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学说。我有幸在1985年亲耳聆听过张教授的讲学,在此我想补充介绍一下张颖清其人其事以及他的理论在世界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沧州师专学报》2008,24(3):F0003-F0003
2008年6月17日,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泰进才博士应邀来我校历史系讲学,并被聘为客座教授。沧州师专校长刘树桢、副校长赵铁生、牛芙珍,人事处、教务处领导及历史系全体师生出席了学术报告会。刘树桢校长向秦教授颁发了聘书。秦教授做了《张之洞其人》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自东庐中学发明讲学稿之后,其独特的理念和效果风靡全国,很多学校纷纷效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关注讲学稿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却很少有人关注讲学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了在讲学稿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得与失,并提出了一点改进讲学稿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心隐,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生于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卒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异端”思想家,有名的教育实践家和乡村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他“少补弟子员,治壁经。幼时颖异拔群,潜心经史,辄以远大自期,凡耳而目之,皆知其为伟器”(《何心隐集》第120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嘉靖二十五年三十岁时,在江西省试第一,被誉为“天下奇才”。当时,王阳明  相似文献   

11.
松溪第一中学是福建省重点中学,位于县城南隅——南宋朱熹讲学之湛卢书院旧址。学校始建于1928年,原名为松溪县立湛卢初级中学,1951年改名松溪初级中学,1958年成立高中部,定名为福建省松溪第一中学。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70多人,学生总数2100多人。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树和谐之理,圆师生之梦"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校之间、教学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学生的身、心、智等方面创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2013,(8):10-12
教学合一陈康金校长的"讲学稿"改革为了减少课堂的无效,减轻学生负担,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收益的教学,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在陈康金校长的带领下形成了一套"讲学稿"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改革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第二部分是改革  相似文献   

13.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当精心集备“讲学稿”,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同时注重课内精讲多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适当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加强课后反馈反思,延伸课堂效率,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吴梅村佚作新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明清文献中爬罗钩索,陆续又收集到吴梅村的一些佚作。这些佚作对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吴梅村其人及其创作都有所裨益。笔者对这些佚作略作考释,以提供给吴梅村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孔丘学无常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春秋时代,开始了私人讲学之风。孔丘(孔子)是倡导私人讲学最著名的人物,虽然在他以前以及和他同时已经有人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而以私人成分开始讲学。有些人(包括外国的某些学者)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孔丘被推尊为“万世师表”,那么,孔丘本人是否有所师承呢?我们考索文献,提出下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相似文献   

17.
李长祖 《文教资料》2011,(16):125-126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不仅是一个"讲学遁迹著书之所",更是士子们磨练德性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解析《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德育教育模式及自由自主、自省自察等德育途径方法,以望对于当代大学德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4,(48):12-12
正今年10月,我区开展名师名校长送教下乡巡回讲学活动。活动由自治区教育厅委托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举办。活动以送教下乡的方式推进,由160余名"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和"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双名工程")的学员及广西师范大学的相关专家组成巡回讲学团,深入全区14个市的32个县(区)共100多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巡回讲学,惠及农村师生3万余人。活动过程中,讲学团成员不断  相似文献   

19.
讲学稿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使讲学稿风靡推广。如果讲学稿使用不够合理,容易造成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以初中《历史与社会》为例,从讲学稿的一般结构设计、以讲学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衔接、课后反馈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讲学稿使用过程中出现情感教育缺失的存在可能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薛文平 《师道》2008,(4):49-50
年前薛瑞萍应邀来武进讲学并签名售书,有幸读到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此前关于薛瑞萍,在网络和一些平面媒体常有耳闻,真正引起我对其人其事其文感兴趣的不仅是源于我们同姓,而且有着相仿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师毕业,后完成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历,一直作为普通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教书、读书、写作成为教育人生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