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因素,构建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模型,为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借鉴和模型参考。方法:运用广义估计模型(GEE)分析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因素,以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因素(共15个指标)为自变量,山西省8所大学385名大学生(2011—2014)3年的纵向追踪体质测试成绩为因变量,控制年龄、性别2变量作用,构建大学生体质水平与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模型。结果:大学生体质水平与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模型指标为锻炼对健康的作用、消遣娱乐的健身目的、锻炼运动量、自行车和力量健美项目。回归方程如下:?=36.07+1.96X消遣娱乐的健身目的+4.25X锻炼对健康作用+2.71X自行车+3.52X力量健美+ 21.86X运动量1+23.84X运动量2+24.3X运动量3+26.22X运动量4+24.08X运动量6+21.11X运动量9。结论:1)健身意识层面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加强大学生对运动促进健康的认识”、“宣传运动带来快乐的理念”是两个突破口。2)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最有效周训练量为:每周3~4次×每次30~60 min。3)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有效的运动形式为有氧训练(如自行车)和/或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心台阶试验作为有氧耐力素质指标的有效性,对35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最大吸氧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最大吸氧量与台阶试验测试值和台阶试验得分无显著线性相关(r=0.015,P>0.0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台阶试验不能作为评价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和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有效指标;男、女大学生台阶指数分别为46.53和47.30,男女生的台阶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女大学生平均最大吸氧量分别为50.85 ml/kg.min和35.03 ml/kg.min,男女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差异显著(P<0.01);大学生最大吸氧量与其肺活量指数之间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营养膳食现状,对大连市陆上运动学校的20名女子青少年(14—17岁)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膳食调查,分析运动员的营养状况,为青少年女运动员营养干预打好基础。方法:采用2dh膳食回顾调查法,对运动员一周的每日每餐进食的时间、食物种类、重量进行调查,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对一周膳食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子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摄人量均低于软件推荐摄入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比例适当;平均每日钙、铁、锌的植物性食物摄人多于动物性食物;从食物结构看,三大营养素能量分布食物来源不均衡,平均每日摄人的谷类食物较多。  相似文献   

4.
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心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试验,对24名女大学生进行运动心肺功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组女生的最大吸氧量及其相对值、最大通气量、心率、氧脉搏及乳酸阈时的吸氧量百分比等指标均比对照组女生高,两者具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现状并分析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以广州大学城10所大学 9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有效样本为757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现状和环境 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男生比例稍高于女生,大学生绿道休闲运 动项目主要为步行/散步、跑步和自行车,且主要在傍晚和晚上进行,绝大多数参与者每周能坚持2-3次以 上、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min;影响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安全和设施层面因素,同 时绿道安全和通达性因素在男女大学生是否参与绿道休闲运动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P<0.01),且大学生绿道休闲运动频率、时段也与绿道设施、通达性具有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结 论:广州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程度高、规律性强,绿道安全和设施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绿道休闲运动的 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7730名广西聚居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进行调查,采用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分析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对体质结构的影响;设计、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健康认知、生活习惯、体育锻炼、营养膳食与学生健康水平的相关影响。指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情况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女生营养不良现象突出,存在健康认知差、学习压力大、睡眠质量低、体育锻炼缺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不有效控制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出导入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等针对性建议,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工作进行干预。为国家远程监控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影响当代大学生视力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当前大学生视力健康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层次分析方法提出影响当代大学生视力健康的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在讨论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大学生视力健康的对策 ,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学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家庭和学生个人实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探讨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体育态度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465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调查与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体育态度总体上比较积极,但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行为意向三者之间不平衡,体育认知水平得分较高而体育情感、体育行为意向得分较低。大学生体育态度总评与体质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5,P0.01)。但体育认知与体质健康水平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而体育情感、体育行为意向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之间呈中度到高度相关(0.40≤r0.80,P0.05或P0.01)。结论:培养正确、积极的体育态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提高体育行为意向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RT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20种身体活动效度水平,验证其能耗预测模型精度,并试图推导精度更高的适合中国人群的能耗预测模型。方法:运用间接热量测定法,测试14名男性和16名女性共计20项活动能耗水平,测量项目包括:2mph步行、3mph步行、3mph 3%坡度斜坡行走、3mph 8%坡度斜坡行走、4mph快走、4mph 3%坡度斜坡快走、5mph慢跑、6mph中速跑、中速跳绳、快速跳绳、10mph骑自行车、13mph骑自行车、沿楼梯上楼、沿楼梯下楼、擦桌子、洗衣服、拖地、打乒乓球、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测试。结果:RT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矢量和、垂直轴、矢状轴、水平轴counts与实测ME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R2分别为0.63、0.62、0.59,0.46,表明RT3三轴counts对于活动均较为敏感,呈现一定程度同步变化。 RT3矢量和与垂直轴counts无论是测量步行,还是测量日常生活活动,与实测MET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R2均一致。结论: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未体现明显优于单轴加速度传感器。 RT3自身能耗预测模型不适合中国人群。 RT3可以较好感应不同速度步行运动,但仍然无法感应坡度步行、上下楼运动,本研究推导的步行回归公式及常见活动回归公式预测能耗的准确度高于国外公式,但仍然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揭示了辽宁省与吉林省城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为采取体育教学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若干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当代学生健康常识的普及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重在分析大学生体育健康常识普及对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意义和作用,对当前大学生体育健康常识的储存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解决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探究大学生语言保护策略,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积极健康发展。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对大学生语言进行保护,需要高校清楚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分析大学生语言失范现象,以此为基础,在语言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精华、语言学习课堂与语言使用监管等方面,实施大学生语言保护策略,实现大学生语言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两所重点大学16338名大学生体质状况调研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对两所高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应积极对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探索、制定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及目标,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所获得的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09年1—4年级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对2006级学生2009年与2006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纵向比较,从而探讨湘西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该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身体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体育与健康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他们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广东省20所本科院校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解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求对策。以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实施方案检测细则》神经衰弱 12题筛选表及CCMD— 3中神经衰弱诊断标准 ,对内蒙古 8所中学的 2 339名学生进行检测 ,并与内蒙古大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中学生与大学新生神经衰弱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与其他年级大学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1985-2008年间6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大学生20多年来体质变化趋势,包括肺活量和其他身体素质指标以及超重和肥胖等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身高上逐年增高,但仍然表现为城市大于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渐缩小,体重无论男女均逐年增加,男生BMI城市大于农村,而女生则基本上表现为农村大于城市;肺活量、50 m跑及耐力跑男女均随着年代推移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男女大学生耐力跑成绩农村组好于城市组学生;男女生立定跳远,耐力跑及肺活量指数各年代超重及肥胖组显著性低于正常组,并且除了立定跳远以外,随着年代的推移,成绩逐渐呈下降趋势。表明:但是城乡间男女大学生身高差距逐渐缩小,各年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影响了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汉大学157名(其中男生89人,女生68人)运动技能学习困难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了测试,并对其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从定量的角度了解中学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程度,并与其它正常学生进行比较,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技能学习困难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在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显著差异;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7项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指标数明显少于同类小学生,而相关系数又明显高于正常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影响其健康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了天津市7所高校在校大学生430名,问卷内容设计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4大项32小项,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统计和分析得出: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学生使用电子计算机对健康的影响;学生体质状况不可忽视,以及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有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很多,时间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加强时间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时间压力,提高时间利用率.并且合理统筹学习生活、个人爱好与锻炼身体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实验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应对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缓解时间压力,促进体质健康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