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教参中出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1.教参上(1)《冬天里的植物》117页上教学目标3:知道冬天里有的树落叶,有的树不落叶,有些植物开花,而且有些植物枯死。“枯死”一词应为“干枯”,因为“干枯”的植物并没有死。(2)《纸的研究》152页上教学目标1:认识纸的特点可印书……这句话中“特点”一词应为“作用”。2.教科书中《冬天里的动物》46页,“候鸟飞来了,可要保护哟”在南方很恰当,对北方的学生来说,不妥当。3.《活动手册》(1)应设计为16开纸,便于学生作画、贴样本等…  相似文献   

2.
《桃花心木》的主旨是借种树喻育人。可采取下列教学步骤。1.看,欣赏桃花心木之美。桃花心木,极其名贵,在我国南部才有栽培。学生对这种树木十分陌生,预习时,可让他们从网站或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桃花心木的特点,欣赏桃花心木的外形美。在查、看基础上建构意象概念,激发阅读兴趣。仔细品读第1、2自然段,引发“仅及膝盖的树苗”为什么会长得“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疑问。思考:种树人用什么特别的方法育苗。2.读,感知育苗之法。指导学生读文时,可提出一个长“解答距”(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找到答案的过程称为解答距)的问题:种树人…  相似文献   

3.
《桃花心木》(第10册)难点提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这两天,我们学了《桃花心木》,我感触很深。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树。它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五年制语文第八册5课)时,采用了“创设情景”的做法,效果较好。 (一)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我问:“《咏柳》和《游园不值》都是写什么时候的景物?”学主回答:“是写春天的景物。”我接着说:“对,是写春天的景物。春天,是花的季节,是绿的季节,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历代诗人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句。《咏柳》通过写象‘碧玉’、如‘丝带’的柳叶,赞美了春风。《游园不值》通过写  相似文献   

6.
等待     
春天我等待漫山遍野的绿意因为绿意才是生命的灵魂夏天我等待山崩地裂的雷雨因为雷雨才是生命的真我秋天我等待七零八落的落叶因为落叶才是生命的归宿冬天我等待纷纷扬扬的白雪因为白雪才是生命的本性等待$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戴乾小学四年级@戴小燕 @戴福发  相似文献   

7.
    
我的前面是一棵树一棵秋天的树树的前面是你一个春天的你你在我的视线里我在你的背影里你彩蝶般的柔姿在我寂廖的心弦上跳跃我轻轻地走近那棵树那棵扎根在心底的树你静静走远倔强地把树抛在背后多风的季节憔悴的树的容颜无情的风从枝头掠过如泪的黄蝶在空中洒落洒落又飘零纷乱在我的眼前透过树的缝隙我听见彩蝶在风中摇曳摇曳又微泣像极了落叶无助的呼吸我想拾起那片落叶放在我的手心风拥走了落叶冰冷了手心只把忧郁高挂在额头落叶的身后是一棵树一棵秋天的树树下踌躇着我一个冬天的我树@李淼然$云南昆明市禄劝县民族中学  相似文献   

8.
生物在种间关系上 ,表现为寄生、竞争和捕食等多方面 ,其中的寄生现象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广泛而普遍地存在。在复习寄生关系这一内容时 ,经常会提及一种寄生植物———“槲寄生”(mistletoe) ,由于“槲”和“”两字形体相近 ,极易混淆 ,不少资料都把“槲寄生”错写成“寄生” ,让人更为不解的是 ,这种张冠李戴的生物学错误 ,甚至出现在几种英文工具书中。其实 ,“”和“槲”两者之间是有着显著的区别的。“”(ji嚙) ,树 ,一种木质象松的树。 (《新华字典》释义 )。《玉篇·木部》亦注 :“ ,松也”。《汉书·西域传下》载 :…  相似文献   

9.
恒美     
在年轻美貌时,总想留住光阴,可它却汩汩流逝,像捧不住的山泉。“树啊,我真羡慕你,每年都会有春天。为什么我不能像你一样,抵挡流年?”“是吗?洗把脸继续前行吧,从来没有留得住的容颜。我的常青来自落叶,你的恒美来自积淀。”恒美@李迪华  相似文献   

10.
秋思     
落叶,你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的枯黄?落叶低沉的声音开始响起:“从春天到夏天,我都是树木的宠儿,而当我变卖完了全身的叶绿素,它那有力的肩膀上,已不再有我的容身之处。”我抬起头,看着那高大的树,它面不改色。你真的那么绝情吗?落叶,你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的憔悴?落叶沙哑的声音开始响起:“我把我的青春,献给了那双有力的肩膀,是毫无保留的,而当我风光不再,我却成了它一个讨厌的累赘。”我抬起头,望着那高大的树,它依然面不改色。你真的那么残忍吗?落叶,你是怎么了?为什么似哭又似在笑?落叶孩子气的声音开始响起:“树木,毫无顾忌,狠心丢弃了…  相似文献   

11.
<正>经常想起法国查尔斯贝多的一篇文章《记住,冬天不要砍树》。文中说他九岁那年冬天发现屋前的几棵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经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了。他决意把树砍掉,可他爷爷不答应,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冬天过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说不定现在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冬天不要砍树。"不出爷爷所料,第二年春天,这棵已经死了的  相似文献   

12.
缅甸———柚木挪威———云杉印度———菩提古巴———红棕捷克———椴树希腊———油橄榄秘鲁———金鸡纳苏丹———海枣树瑞典———白蜡树英国———英国栎葡萄牙———扁桃加蓬———桃花心木哥斯达黎加———阿开木阿根廷———波赛树菲律宾———纳拉树黎巴嫩———雪松新西兰———四翅槐澳大利亚———蜜花相思埃塞俄比亚———咖啡树哥伦比亚———咖啡树巴拿马———巴拿马树多米尼加———桃花心木斯里兰卡———大棕榈(李盛摘自《小学生阅读报》文/史孝宜)世界各国的国树@史孝宜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品树” 师:我们要走进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我们先来欣赏它。  相似文献   

14.
山村纪行     
山村纪行,登高访老,小溪奔流,秀水潺然;一睹良师,谈笑风生,上课风趣,感情真挚;冬天漫步,岸树绳裹,冷暖自知,爱意深厚……请看《山村纪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个冬天不太冷》《寻找春天》。  相似文献   

15.
你说春天的花是开给冬天看的我不明白隔着夏隔着秋等冬天到来时春花早已凋谢可你坚持说春天的花是开给冬天看的她把芳香留在人间这芳香时间是抹不掉的我说冬天能否看到花并不要紧难得的是春天能有这样一颗心春天的花是开给冬天看的$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加力小学@尹小洁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加力小学@朱梅芳  相似文献   

16.
我爱四季     
我爱春,我爱春天的细雨,细雨滋润着大地,“刷,刷”,是给大地涂上一层厚厚的油漆!我爱夏,我爱夏天的歌曲,金蝉唱起歌儿,“知了,知了”,是给小朋友一首欢乐的歌曲。我爱秋,我爱秋天的落叶,落叶飘向大地,“哗啦啦,哗啦啦”,是给小鱼的雨伞。我爱冬,我爱冬天的雪花,雪花不怕寒冷,“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一册(90年版)《诗经》二首《硕鼠》中的“无食我苗”,《教学参考》译“苗”为“水稻”。朱东澜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为“禾苗”苗者,《辞源》曰:“未扬花结实之禾”。由此可见,朱先生是直译其义,《教参》则是意译。笔者以为此处应译为“猎物”。查《辞源》“苗”字第四款:“夏季打猎”。《左传·隐公五年》:“春蒐(sou),夏苗,秋狝(xian),冬狩。”(蒐:春天打猎,狝:秋天打猎;狩:冬天打猎。)据此,“苗”在句中又充当了“食”的宾语;可活用的名词。作:“猎物”讲。  相似文献   

18.
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①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②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③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④  【注释】①征铎 (du幃) :指驾车的马身上悬挂的铃铛。铎 :大铃。②茅店 :茅草为顶的客店。③槲 (h挷) :落叶乔木名 ,叶冬天枯萎 ,至次年春嫩芽萌生时方脱落。枳 (zh嫬) ,落叶灌木 ,春开白花。④杜陵 :汉宣帝陵 ,位长安东南 ,此指代长安。凫 :野鸭。回塘 ,岸线曲折的池塘。在晚唐诗歌中 ,有一首诗一直为人们传颂不衰 ,这就是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它之所以为人们喜爱 ,不仅因为它写得清丽工细 ,更因为它通…  相似文献   

19.
我看着窗外的那片冬天。北风刮来,窗户碰得嗒嗒作响,我不认为这是在演奏,反而有些怨恨冬天的所作所为。人们说生命就像四季的四部曲。春天有希望,夏天有成长,秋天有收获,冬天有孕育。春令我向往,夏让我成长,秋让我喜悦,冬让我……习惯了赞美春天享受夏天的我,对冬却有些歧视。在我看来冬让我坐立不安,完全称不上是平和。我只希望冬季快点过去。我伏在窗口看书,一片落叶飘落下来。似乎听到了它飘落在书上的声音,大地在深切地呼唤它。虽然飘落的过程很美,但毫无生命力。就像一朵曾经无比绚丽的花,经过时间的摩擦,最终枯萎。哎!冬天把一切都带…  相似文献   

20.
记得那年冬天,父亲想弄些柴禾。他找到了一棵枯树,就把它锯了下来。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的嫩芽。于是,他说:“我真以为这树已经死了,树叶掉得精光,而且光秃秃的树枝也不断地往下落,好像一点活力都没有了。但现在我才知道,它确实是活着的!”他看着我,接着说:“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决不要在冬天里砍树,决不要在闷闷不乐时得出消极的结论,更不要在情绪很坏时做出重大的决定。耐心地等着吧,冬天会过去,春天还会再来。”不要在冬天里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