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晃饵     
张炎冰 《钓鱼》2010,(14):23-23
用商品饵钓鱼会遇到一种情况:鱼轻微触动钓饵,但不把它吞进嘴,浮标出现一次或两次微弱鱼讯后就没有动作了。此时钩上的饵还在,可是鱼再也不咬钩了。对此,有经验的钓手会拖动一下钓组,这样饵一晃动,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2.
张炎冰 《钓鱼》2004,(9):26-26
到一个鱼塘什么都不知道,有些什么鱼?平时喂什么?昨天的天气鱼怎么咬钩,今天会怎样咬钩,全是空白。我建议情况不明,要用自己用熟了、用惯了的浮标,不要贸然用新的浮标,也不要钓了几竿就换标。  相似文献   

3.
<正>在垂钓过程中,常会碰到鱼不咬钩的情况,在开放鱼塘中,具体有十一种,我根据自己的垂钓实践,总结出了应对之策,如下:一、鱼受到惊吓时鱼受到大的惊吓时,如惊弓之鸟,杯弓蛇影,暂不进食,常遁伏远离人群的塘心或偏僻处。此时宜钓偏僻处或远饵掷塘心深处钓,或等候一阵,风平浪静之后再下钩,这时鱼才会放心摄饵。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用钓生口鱼的经验钓滑口鱼的话,无论浮漂下顿有力,还是大幅升降,多是连连提竿中鱼率却低得惊人。尤其是那些专业池,大家钓了放、放了又钓,使满塘小鲫鱼变成了滑口的“老头鱼”。特别是在手竿竞技比赛中鱼咬钩的信号更滑,几乎真口很少。究其原因,是频繁的比赛和钓手平日的试钓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钓鞧鱼     
鞧(qiu)鱼就是“回锅鱼”,也有称“老头鱼”的,专指职业钓池中钓了放,放了再多次钓的,已对钩和饵产生警惕的鱼。鞧是北方方言,意思是后缩,不肯向前。革酋鱼食饵的两种情况是:鱼看到钓饵下沉,会冲上去用吻端猛力一撞,浮标一个大幅下挫,但鱼并没有将饵衔住;鱼上来之后,呈分层停留状态,只有在饵下沉到嘴边时才勉强一碰,标尖轻轻往下一蹭就再没有反应了。钓鱼人运用钓饵刺激鱼咬钩,但反复使用后,鱼类的趋动性和趋化性会变得迟钝起来。革酋鱼让人头疼,让人钓得找不着北;知道并感觉钓点有鱼,可是鱼却很少咬钩,是一种情况;线组、钓饵没变,前一场认…  相似文献   

6.
李洪升  陈泽纯 《钓鱼》2007,(6X):28-28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的原因归结到温度或是钓饵上。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发现,很多的时候并非如此。在遭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串钩冬钓鲫     
徐廷国 《中国钓鱼》2001,(12):15-17
重庆地区的冬天,主要是阴天,多云天很少,偶有晴天,最高气温多在8~10℃之间,如使用手竿在水库、鱼塘的近岸或较浅处钓鲫鱼,则收获甚微。这并不是鱼不咬钩,而是因天气寒冷鱼转移到远处深处去了的缘故。基于此,改用海竿串钩在远处深处钓鲫,收获就并不比其他季节差,这是我地众多钓友经长期实践证明了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北京钓友老马打电话对我说:他以前也知道有钓浮的方法,但没有试过,今年气温特高,在用手竿钓底鱼不爱咬钩的时候,突然想到钓浮,试着换了一支大漂,改钓浮。真的出乎意料:竟钓上两条大草鱼。后来又钓了一次鲂鱼,收获也不错,这只能说是"无心插柳",真的对钓浮的一些技法和要领知之不多,要我给说说。经常钓鱼的人,大都会使用钓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鲫鱼正常咬钩的时间大约为每年的谷雨到寒露节前,其余时间由于水温低,鱼咬钩很轻甚至不开口。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我地从谷雨到寒露前鲫鱼咬钩旺季用手竿悬坠休闲钓鲫鱼的技法,供大家在钓鲫实践中借鉴。一、钓位的选择1.养殖塘垂钓。长方形池塘可选择长边的中间、进出水口、下风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10,(8):10-11
钓鱼两种境界:休闲钓鱼取守势,选定钓位后就等着鱼咬钩了,故有“三分钓技七分钓饵”之说;竞技钓鱼是攻势,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抛钩、扬竿、脱鱼一气呵成,即使鱼不咬钩也是守中寓攻,此招不灵换一招。竞技多变招,变是竞技钓鱼的灵魂。然而谋事在人,也有不变或基本不变的,例如有鱼钓不上来,是换饵,还是变更线组、浮标,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就是乱变。  相似文献   

11.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12):20-21
提问:我前几日去水库钓鱼,使用54米超硬手竿、25号主线、15号子线、08号无倒刺新关东钩和搓饵施钓,钓点水深3.8米。钓了1小时后,我发现有小鱼闹钩,而且闹得很凶。于是,我更换了一个大浮标,闹小鱼的现象明显减弱了。我调7钓2,突然看到浮标出现一个缓慢的下顿动作,提竿后中鱼,凭手感判断是鲤鱼。我和鱼儿僵持了3分多钟后,它突然猛地住下钻去。我果断扔掉了竿子,结果竿子被拖出几米后突然弹了回来,子线也被鱼儿切断了。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遇到大鱼时如果不丢竿子,硬拼会不会更好一点?我的线组适合钓多大的鱼?是不是应该选择软一点的竿子和更大号的线?  相似文献   

12.
王书生  路安 《钓鱼》2007,(3X):31-32
2006年12月9日,气温-1~6℃。下午3时,我和钓友跃红去城郊一个论斤收费的鱼塘钓鱼。这个鱼塘不大,深浅比较平均,是一个水泥砌成的钓鱼塘,长约30米,宽约20米,两岸各向塘中心突出搭建了一个3米见方的钓鱼台。根据以往冬钓的经验,我和跃红在北岸的钓鱼台前打窝下钩。这里背风向阳,是冬钓的好钓位。这个鱼塘平时水位1.8米左右,今天下钩一试,水深只有1米左右了,但水色还行。我和跃红搓饵下钩,等待了近1个小时,饵换了无数次,浮标竟然动都没动。是塘里没鱼吗?可能这是按斤收费的鱼塘,老板巴不得你多钓几条,不可能没有鱼。是天太冷鱼不开口吗?也不大可能,冰钓还上鱼呢,更别说这不结冰的水面了,何况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有6℃,老板说三天前气温-3—4℃,还有人钓到不少鱼。那会不会是水温低,鱼不游动造成的呢?想到这儿我拿起鱼竿沿塘转到了南岸。到了南岸才发现,从岸边往塘中心3米的范围内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看来背阴处水温的确是低。  相似文献   

13.
垂钓启示录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千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我碰上的第二件事是在2002年中秋节前夕。那天我与工商局刘某去临镇…  相似文献   

14.
郭光清 《中国钓鱼》2006,(10):34-34
今年6月7日,风和日丽,气温25-32℃。我独自一人到单位西边的小沙坑中用两支海竿打爆炸钩。从早晨6时30分一直等到8时20分,换了两遍食,不见鱼儿咬钩。这时钓友常大伟来了。他打好窝,架好竿。半小时后,他说窝子里鱼星乱冒,也不见咬钩。我到他那儿一看,浮漂没有动静,便回到自己的钓位上,又换了一遍食。大伟叫我去钓他窝里的鱼,我想海竿可能没戏了,就拿出7.2米手竿,打算过去试试。  相似文献   

15.
在有厚厚水草的池塘,塘内氧气充足,水底淤泥肥厚,常出现鱼池很多,但鱼不咬钩的现象。经过笔者反复观察,发现当约落底后,由于坠的作用,将约带人淤泥,使鱼看不见钧,大大减少了鱼的吃钓率。我试验了一套钓组,用来效果不错。它的特点是单钓、细线、七星浮、小碗、泡...  相似文献   

16.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17.
邹思全 《钓鱼》2009,(2):42-43
五 元旦这天,天气阴,又是个阴暖天,雪也化得差不多了。八点多钟和侄子、老张(侄子电话告知他,我俩昨天钓了不少鱼,不到六点就来到我家了)来到钓点。 我还是钓昨天的窝子,侄子钓近窝,老张在我右边3m处开新窝。侄子的近窝时间不长就有鲫鱼中钩,我钓的窝子在九点多钟才有鱼咬钩,拉黑标,提竿中条千克左右的鲤鱼,半小时后又钓上鲤鱼。  相似文献   

18.
贺建成 《钓鱼》2009,(22):37-39
串钩系坠内钩,鱼咬钩时会直接拉动竿尖的弹力,形成自动刹鱼的过程。因此,用串钩钓鱼,特别能够上鱼。鉴于温驯鱼与凶猛鱼、底层鱼与上层鱼、小鱼和大鱼、流水鱼与静水鱼的咬钩动作不一样,不同鱼种、不同水域,串钩的绑法也不尽相同,如何绑好竿钓串钩,无疑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现将几种常见竿钓串钩的绑法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悬坠钓法与传统钓法有哪些不同? 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坠和浮标。从坠钩平卧水底鱼咬钩移动铅坠到坠悬离水底,是因为浮标平衡了坠钩重量。钓组结构变了,信号也跟着改变。如果我们的认识继续停留在鱼漂概念上,用抬漂和黑漂去解释浮标反应的咬钩动作,必然会放弃许多有效鱼讯。一、从立漂到浮标鱼漂古已有之。渔者六物,竿、纶、浮、沉、钩、饵。浮就是鱼漂,但用“钓鱼时拴在线上的能漂浮的东西”无法解释钓鱼的技术演变,更不能说明鱼接近和触及钓饵时的状态,而这些  相似文献   

20.
《钓鱼》2007,(12)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