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玲 《教师》2013,(16):115-11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本文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我班孩子学习《弟子规》的点滴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有余力,则学文"出自《弟子规·总叙》,其源头则须追溯到《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也正是在《论语》经典教义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引申,列述弟子居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原则与规范。该文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篇在"总叙"之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校有幸承接了国家级A类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双文"素养》,我们根据各个班级的实情,紧紧围绕"凸显班级个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传统文化铸魂,以课堂文化提质,以经典诵读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为一所"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经典积淀,书香四溢,人为浓郁,质量一流"的书香学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走进校门,耳畔传来了阵阵稚嫩而又清脆的读书声.这是我校的学生在热情地诵读《弟子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早上早操前,学生们都在诵读,而且每节课前都会诵读一小段.我们让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4.
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很现实的问题。当传统国学——《弟子规》又重新走进人们视野中时,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开展《弟子规》学习之初,我们确立了五字方针:学、诵、画、演、做。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形成内化?如何让《弟子规》的学习不仅有意义,而且乐于被学生接受?我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论坛》2013,(12):62-64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共360句、1080字。除总叙外,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7个章节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涵养德行的优秀读物,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之作。  相似文献   

6.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传统国学典籍是中华民族珍贵遗产。《三字经》、《弟子规》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论语》则记述了学习的方法、态度,做人的修养、德行等。它们是学生不可不知的精神养料。在初中思品课中运用好它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相似文献   

7.
陈凤华 《快乐阅读》2013,(21):59-60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中国的孩子不能不读!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学习《弟子规》的语言基础,因此,我们在幼儿期开始集体教学《弟子规》,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启蒙。那么,怎样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弟子规》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8.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看到这几句话,大家一定觉得很熟悉。不错,这几句节选自我们每天都在读的《弟子规》中。 我读过《三字经》、《干字文》和《弟子规》,觉得最好理解、最精炼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所有的内容,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9.
周旋 《华章》2011,(29)
《弟子规》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之作,它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本文将阐述如何运用《弟子规》思想启导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解释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指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中,我们引入《弟子规》的学习,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读起来很流畅。《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篇中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该文从《弟子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出发研析了弟子规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教我们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学习《弟子规》是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抓手,它能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  相似文献   

13.
《弟子规》一书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讲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在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本书原作者李毓(yù)秀(1662~1722)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为《弟子规》。  相似文献   

14.
韦延才 《广西教育》2013,(16):11-11,19
清晨,北流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实验中学)传出一阵阵悠扬的读书声,走近一听,他们不是在朗读课文,而是在诵读《弟子规》。这所2012年9月才建成、招生的新学校,把《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北流市副局长谢婉秋说:"很多家长反映,学习《弟子规》后,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学校,我们也感受到,学生们的文明礼仪与刚入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品德是人们共同最求的思想准则以及行为规范,而品德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弟子规》作为我国先圣孔子的思想传承,将儒家提倡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等良好的品德与人生哲理变得具体化、规范化。文章通过简要阐述《弟子规》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分析现存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弟子规》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国学热”慢慢兴起,如对《弟子规》一书的推崇,很多学校重新把它作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良好的首选德育教材。《弟子规》是对《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弟子规》是我国清代一部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学习观视角下的《弟子规》解读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具有时代借鉴价值。《弟子规》的学习观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奠定学习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体现学习效果;经典选择以确定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弟子规》是大学生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之后,对班集体以及班级内所有成员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了"孝",学生们懂得了孝顺父母,不再乱花钱,在学习上方面也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学习了"谨信",学生们考试时作弊的人数少了,宿舍管理中夜不归宿的人数也少了。学习了"亲仁",使班集体变得更加和谐,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减少了。  相似文献   

19.
乐为 《考试周刊》2011,(71):216-217
作者结合学习《弟子规》第三部分《谨》的心得,谈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原因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及其形成原因,学生最清楚,所以通过调查材料,让学生自己反映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经过多年实践,我探讨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法和策略。1.学《弟子规》促习惯养成"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到学习《弟子规》我和孩子们都是受益者,德育时刻伴随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及健康成长产生巨大作用。我首先从自身做起,保持身心健康,工作努力,因为"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