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应用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进行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量率对应原则贯穿于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始终。如何寻找已知数量对应的分率及已知分率对应的数量是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一道分数应用题中,量率对应关系总处在一定的句子里面,隐含量率对应关系的句子则称之为“关系句”。如:“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3”;“六月份捕鱼的吨数比五月份多1/4”等。学生能否准确快捷地解题,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快捷地找出题中的量率对应关系。因此“关系句”的分析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关系句的分…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解应用题教学中 ,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维方法并形成技能 ,才能在复杂的条件与问题中 ,抓住数量的各种关系 ,使思路清晰、正确 ,达到解题目的。现将解应用题的几种思维方法介绍如下。一、对应思维方法。掌握对应的思维方法能帮助学生准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例如 :在分析一般的乘除法应用题时常出现的有 :求 1倍数要找准几倍数与对应的倍数 ;求路程时要找准速度与对应的时间 ;求工作总量时要找准时间与对应的工作效率 ;求总产量要找准单产量与对应的数量 ;在学习分数应用题时 ,求标准量要找准部分量与相…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同学一看到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就头痛,感到无从下手。就其常犯错误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受整数应用题中“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影响,误以为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另一种是不能正确判断数量关系,乘法除法分不清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抓住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没有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因此我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找准整体“1”,做到量率对  相似文献   

5.
<正>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对稍有难度的应用题就找不准对应率,对难度较大的应用题则更无从下手。但借助线段图学生就能容易理解有关数量与单位"1"的对应关系,故在教学中,应重视画线段图教学。下面就我解分数应用题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一、画线段图,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提高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单位“1”不同的分数应用题,由于分率关系复杂,量率对应隐蔽,所以造成了解题困难,学生在解题中时常发生错解现象,因此单位“1”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就成了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我在教学中运用寻找题中等量关系的方法。变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使隐蔽的分率关系明朗化,抽象的量率关系具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变化大,比较抽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解题时,确定单位“1”和找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比较困难。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关键是在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等量关系,确定单位“1”,正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从而掌握多种解题方法。1.一个单位“1”的分数应用题。这类分数应用题,学生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单位“1”,从而直接找出对应量和对应分率,正确列出算式。如:食堂运来一批煤,十月份烧了13,十一月份烧了21吨,还剩1吨。这批煤原来有多少吨?学生读题后能马上找出单…  相似文献   

8.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整数应用题不同,它有比较明显的解题思路和可以遵循的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因此,如何帮助小学生能够准确地弄清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快速准确找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难点,一方面是在学习整数应用题的基础上的继续与深化,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点与解题规律。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量”与“率”之间的关系与整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比较,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抽象。解答分数应用题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判断确定单位“1”的量,其次是找已知量的对应分率。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揭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要善于发现“量”与“率”之间的隐蔽条件,根据分数的意义准确地列式解答。当然,学习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靠单一的思路难以找出解题突破口,只有平时多总结规律,才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0.
尹汶  晓峰 《辽宁教育》2002,(10):60-61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知识的结构与联系而言,“分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解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依据;确定单位“1”和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是解析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发展思维能力,理清解题思路比具体计算更重要。为引导学生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进行专项思维训练,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思维训练要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我们采用的基础性思维训练有以下几种。一、确定单位“1”的训练根据题意确定单位“1”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分析含有分…  相似文献   

11.
分数应用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个数量对应着一个分率。引导学生寻找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关系是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和切入点。为了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师应精心引导 ,使学生熟练掌握寻找量率对应的技巧和方法。一、抓关键句找对应关键句是应用题的灵魂 ,一般地每道分数应用题都有凝聚着数量关系的关键句 ,它的量率对应关系大多都隐藏在里面 ,如果能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句找对应 ,将会使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例 1 饲养组养白兔 1 8只 ,灰兔比白兔少 16,养灰兔多少只 ?“灰兔比白兔少 16”是这道题的关…  相似文献   

12.
孙爱林 《中小学电教》2009,(12):135-135
<正>分数应用题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找准对应关系,从而灵活、合理地解答分数应用题,在教学中应当进行适当的单项训练。  相似文献   

13.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在简单分数应用题教学基础上进行的。这些题目中已知条件的量与率不对应,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题目数量间的内在联系,将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某种形式的转换,这样,往往可以寻找出巧妙的解题途径,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还可以降低较杂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难度。一般有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范明顺求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关键是寻求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如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变换量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一题多变的方法解分数应用题,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拓宽解题思路等都是十分有利的。对此,可从以...  相似文献   

15.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难于掌握。如何教会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钻研的课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线段图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使解分数应用题由难变易。6至12周岁的儿童主要是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因此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有效途径。画线段图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是:光画一条线段表示标准量(单位“l”),再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和标准量相比的比较量,最后找出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量率对应,一些分数应用题如果采用一般方法就难以找到基量率的对应关系,从而使解应用题变得复杂起来。但是,如果能认  相似文献   

17.
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找准题中的“标准量(单位1)”和“对应分率”,就能轻松解题了。一个分数应用题中一般有两个量:标准量和比较量。  相似文献   

18.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整个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占有相当重的地位,它既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而这类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又是学生最难掌握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交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是用算术法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任何一道分数应用题,无论其数量关系多么复杂,他都是“单位1、比较量、分率”三者的变化,核心是:单位“1”×分率=比较量。包含两点:一是要找准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一般是在含有分率的句子中“是、比、占、相当于……”等字前面的量是比较量,后面的量是表示单…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解题和应用中较易出错的题型。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隐蔽。应该从正确确定单位"1"的量,借助线段图寻找数量关系,找准量率的对应关系等多角度训练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应用题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抓住关键,找准对应关系训练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很难找准对应数,这是解某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