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孟慧华 《考试周刊》2014,(55):41-41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足以说明诗词对我国文化的重要影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强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以促进中职学社审美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诗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诗词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高中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培养性情。“诗言志,歌咏言。”挖掘诗词的内在意蕴是鉴赏诗词的核心。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例如“空”字。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蕴极其丰富的一个词,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艺术空白,激发读者去想象,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必要工具,因此将古典诗词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符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中国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融合;二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课文主题的融合;三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节日文化导入的融合。古典诗词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刘刚 《黑河教育》2013,(12):14-14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凝聚着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艺术魅力,它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成为凝聚、发展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为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我们班级让学生从小走近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诵读古典诗词名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传承这一文化,让国人都能了解语言精练优美的古典诗词,人们将古典诗词加入语文课本。因此,古典诗词成为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古诗词的美体现在它的精炼,简短的词句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成为素质优秀的学生。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师课堂上进行古典诗词教学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提高教师古典诗词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园地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古典诗词之所以具有深邃的审美内涵和动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因为它能表现出情景交融的丰富意象.挖掘古典诗词蕴含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对学生陶冶、感染的作用,意象解读是一个关键.因此,在语文课中加强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如何让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古诗词教学的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对古典诗词这种特殊文化载体的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仅满足于学生会背、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较浅的层次。那么如何利用好古典诗词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情不自禁走向传统、走进经典,如何教出古典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清平乐·村居》则给了我们较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庆国 《中国教师》2014,(12):28-29
<正>古典诗词的学习从小学就开始了,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凝聚在古典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和意境。而小学诗词教学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它既要保证可接受度,又要融入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初高中古典诗词文本分析等更全面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何利用课本所选的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广大教师一直在讨论的话题。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具体课文为例,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特点,详细阐述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要立足诗词,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真正理解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0.
张迪 《天津教育》2021,(1):104-105,108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让他们从古典诗词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努力学习诗词中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的担当意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价值观念以及锐意进取为人民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中的这些精神就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诗词鉴赏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汲取古典诗词精髓,陶冶自我情操,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另外古典诗词的鉴赏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因此,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习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的表现表现手法。"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作为古典文学中最为精华的古典诗词,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对于开拓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并在教学中注意下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3月至今,我校有系统地选择一部分古典诗词歌曲进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体验,提高了学生弘扬和传承我国古典诗歌音乐文化的意识。在此我们把自己积累的针对古典诗词进入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好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古典诗词的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我们学习这些诗词,熟读成诵,能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如果能在作文中恰当地模仿运用,就能够充实作文的内涵,使文章文采斐然。参看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不少佳作都是成功的点化运用古典诗词,从而为自己的作文抹上了光彩的一笔。那么如何巧妙的点化、运用古典诗词呢?一、排比直引式所谓排比直引式,就是指围绕文章中心,运用发散思维,采撷古典诗词入文,运用排比句式直接引用古诗词论证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下面是学生用排比直…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数千年来吟诵不绝.不仅传承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也刻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品味一首好的诗词。不仅能使人增进见识。熏陶思想,还能陶冶性情,净化心境。提高文化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记载者和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高中生学习古典诗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增强民族感、积累内涵提高个人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学习古典诗词,我们可以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这有利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古典诗词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要深入研究古典诗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古典诗词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教材为辅,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凝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凝聚了语言的精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想象力和欣赏力,重视学生的感受与体会,激发学生对学习诗词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文化,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奇葩,它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我们中小学课本中所选的那些作品,都是古典诗词作品中的精华。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其中的许多名言佳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包括小学生、一字不识的老人都能随口背出几首。不过 ,感觉到美并喜欢它是一回事 ,能否说清楚它为什么美、美在什么地方并引导自己去欣赏更多的古典诗词又是一回事。我认为 ,欣赏古典诗词的美不能仅仅停留在读呀背呀上 ,必须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一 )古典诗词的抒情诗歌的美 ,首先是抒情美。古人说“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抒情是诗歌的生命 ,没有抒发作者感情的文学作品是不能称为一首诗 ,一曲词的。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 ,诗词是最…  相似文献   

20.
赵宜瑾 《考试周刊》2011,(87):33-33
古典诗词是阳春白雪,愿意上一节诗词阅读观摩课的人很少,但是中国古典诗词纵横千古、多姿多彩。流连其间,我们既可以提高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又可以丰富文化底蕴、启迪人生智慧,所以把古典诗词发扬光大是当今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结合听课的感受谈谈对诗词阅读教学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