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15日《新京报》上一条《检察官晚回家老婆可以追查》的新闻,引起较大争议。据悉,北京市检察院公诉处率先推出“检察干警家属联系卡”。该卡用于检察院和检察官家庭的联系,共同监管检察官“八小时”外的活动。海淀区检察院宣传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推出的“贤内助”手册,请检察官的妻子帮助单位监督丈夫“八小时”外的社会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人们对这条新闻的集中讨论在于此举到底是正当监督还是干涉个人隐私。但笔者却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莫非北京市的检察官都是男性,一个女检察官都没有?何以为证?标题说得很明白,“检察官晚回家老婆可…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南北战争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所谓“镀金时代”。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美国社会结构短期内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边是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另一边却是血汗工厂、贪污受贿、尔虞我诈、假冒伪劣……腐败现象如同某种“综合征”一样突然并发,其广度与深度都令人瞠目结舌,各种社会矛盾突然尖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5年前,当李宏军刚刚成为辽宁省计生所的一名医生时,他每天的医治对象,就是男性不育症。如今,当他坐在离天安门只有一站地的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室,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时,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早已偏离了一名男科医生的本职——他既是心理医生,又是夫妻关系调解员;他一边指导新婚夫妇如何做爱,另一边还要帮助“老少配”婚姻的男性在年轻妻子面前“重振雄风”。李宏军感慨地说,“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人们总是相似的,不幸(性)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性)。”  相似文献   

4.
阿龙 《新闻世界》2005,(6):31-33
年轻的妻子得了尿毒症,久治不愈,丈夫的心却早已飞出了家门,更可恶的是,他还将外面的女人公然带回家。倔强的妻子毅然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年仅6岁的儿子牵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别怕。我是个男子汉呢,长大了我要当医生;治好你的病!”妈妈抱起儿子,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行的,妈妈相信你。我等着这一天。”为了实现各自的诺言,儿子一边拼命学习,一边照顾着妈妈的生活,妈妈在儿子的感召下,顽强地走过风雨。如今,9年过去了,她还依然健康地活着,为了儿子那稚嫩的誓言,她要等儿子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5.
“严禁酒后驾车,不论上班下班,公车或私车都一样。”在重庆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市检察院纪检组长周忠渝宣布了“重庆市检察机关十条禁令”,凡是触到“十禁”高压线的检察官,一律停职或免职,再按党纪或《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给予纪律处分。  相似文献   

6.
杨润 《新闻界》2002,(1):42
妻子下班回来,忙不迭地从小拎兜里拿出一张在本地颇有影响的报纸,严肃地对我说:“你看,报上说妻子讨厌的丈夫有五种,我对照了一下,你至少占其中四种,真不得了!”我拿过报纸,见上面《生活参谋》栏里,赫然印着一个标题:《妻子最讨厌哪几种类型的丈夫》。下面列着五条,仿佛一些法规条文。我很小心地像镜子一样逐一拿来给自己照了照,果然发现,除了“动辄骂甚至打妻子”一条外,其余如“争强好胜”、“不善揣摩爱人心理”等等,我均不折不扣地可以对号入座!我知道这“参谋”荒唐透顶,但又怕跟妻子解释不清,于是半晌后才怯怯地问…  相似文献   

7.
妻子和丈夫一起回家,妻子一进门就把门关上。丈夫一边敲门一边喊:"开门,开门,我还没进去,真是的!"做公共汽车售票员的妻子说:"吵啥吵?坐下一趟吧!"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信息     
母女千里送锦旗 感谢人民好记者  新年前夕,被中国记协授予“热爱新闻事业的模范通讯员”荣誉称号的蒙标成的妻子安银花,带着年仅10岁的独生女儿蒙晓丹,冒着严寒,专程从山西太原来到泉城济南,将上书“感谢人民的好记者李佩山”字样的大幅锦旗,送到发掘和采写蒙标成事迹的作者、首届全国铁路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铁道建筑报驻中铁十四局记者李佩山家中。蒙晓丹敬重地行着少先队队礼,安银花一边把锦旗递给李佩山,一边含着眼泪恳求说:“您收下吧,这虽是迟来的感谢,但的确是我们母女、同时也是代表九泉之下标成的心意,千万别再拒…  相似文献   

9.
梁琼辉 《大观周刊》2012,(44):34-34,37
当前,我国女性检察官已成为检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检察官数量和素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各级检察机关中女办案能手、女优秀公诉人、女反腐卫士不断涌现,这表明检察官职业不再是男同胞的“世袭领地”,女检察官也不再是检察官中的凤毛麟角。就我院而言,现有检察干警94人,其中女干警41人,占干警总数的43.6%,女干警已成为我院检察队伍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岗位上,还是在查办职务犯罪、出庭公诉、诉讼监督、综合部门等各个岗位上,女检察官们都以卓越的工作实绩撑起了检察事业的“半边天”,为我院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我院地处省会中心城区的地位以及每年要承担全市十一个市、区(县)案件总数四分之一强的办案量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挖掘女检察官的潜能,提高女检察官的综合素质,发挥好女检察官在检察工作中的优势,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女检察官队伍是一项重要课题。对此,近几年来,院党组针对我院女检察官所占比例高的实际,认真分析女检察官队伍现状,不断加大女检察官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锻炼和选拔女检察官,使女检察官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大多数有关反腐败的新闻中,都有“双规”一词,大多数贪官的犯罪情节,都是通过“双规”被揭露的。有人形容,官员们不怕检察官,就怕“双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反腐败利器是一种治乱用重典的非常之举,如何将其纳入到法治轨道,一直是执政党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智敏 《新闻世界》2005,(9):37-39
妻子翻出丈夫“偷情日记”,向法院起诉与丈夫离婚,丈夫以日记系个人隐私,妻子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为由,要求法院驳回妻子的起诉,妻子拿出丈夫当初签定的“忠诚协议”,要求法院判决丈夫违反协议,赔偿自己10万元“违约金”。妻子到底有没有侵犯丈夫的隐私权?她的10万元“违约金”诉讼请求能得到法院地持吗?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中,将公安、检查机关对案件的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的,可以说是个带有相当普遍性的老问题,对12种报刊今年五月份刊登的章统计,将公安、检查机关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的,占45%。新闻媒体在报道河南省登丰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模范事迹的多篇章中,有半数以上将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  相似文献   

13.
“二类广告”:新闻还是广告?殒石某天有友人来访,正好电视屏幕上出现这样的镜头:一位面貌熟悉、长相秀丽的小姐,手执话筒在采访一位滋补品“男壮”的服用者。这位身强体壮的男士侃侃而谈,自称服用“男壮”以后“夫妻生活”如何惬意,他的妻子如何满意,等等。我的友...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检察院的档案管理干部,说起检察官的工作,许多人都知道检察官是在法庭上和犯罪分子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是在这“针锋相对”的后面,却少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助,让我为大家说两个切身经历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5.
阿成  韦娟 《新闻天地》2006,(12):32-35
他一边在《人民日报》、《时代潮》等权威媒体上展示“道德君子”形象,一边背着瘫痪妻子与其他女人上床销魂;他一边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反腐倡廉理论文章,一边贪赃枉法聚财数百万元……在被中纪委“双规”十个月后,原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荆福生于2006年8月10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1月中旬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随着画皮被一层层剥去,这位曾经名扬四海的新闻人物的另一副面孔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新一轮非同寻常的变革,报纸将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洗牌”,旧的要“死”,新的要“生”,未来的报业竞争将越来越白热化。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多元化,新闻报道的重叠度日渐增大。一边是竞争的加剧,要求“贴身肉搏”,一边是质量的同质化,缺乏夺取“肉搏战”胜利的砝码,这就是目前一些报纸竞争中所面临的两难尴尬。那么,在同质化报道中如何克敌制胜呢?寻求报道的差异化即为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拟就从新闻的采编人手,对报纸如何在同质化报道中寻找差异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当我拿着见报的“豆腐块”,高兴地回到家,见到的却是妻子冷冷的面孔。当年谈恋爱时,妻子是冲着我那厚厚的稿件剪贴本,才答应跟我这个“丑小鸭”好上的,那时她最高兴的事就是能在报纸上见到我的“大名”,而且每次总要给我一份小小的奖赏。今天怎么啦?任我怎么“讨好”,妻子无动于衷,直到晚上,她才拿出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翻开笔记本,见扉页上写着:“谦受益,满招损”,第二页上是:“成绩只代表昨天,想收获明天只有今天奋斗”。我猛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想想昨天,看看今天,我心中充满愧疚。我一当兵就…  相似文献   

18.
晓言 《中国广播》2004,(4):62-62
“侦查”与“侦察”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其词义却大不相同。“侦查”多用于有关案件处理,“侦察”多于军事方面,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19.
晓言 《中国广播》2004,(3):62-62
“侦查”与“侦察”两个词,读音相同,但其词义却大不相同。“侦查”多用于有关案件处理,“侦察”多于军事方面,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20.
黄瓞绵  蒲师清 《新闻天地》2007,(9):I0004-I0004
门开启,一方炽热的阳光挤进来,长沙湘绣城会议室顿时亮堂起来。 一位身材魁梧、浓眉俊彦的中年男子,迈着厚实、儒雅的步子走进了会议室。他一边落座,一边擦着额上细密的汗珠,安静地说:“我是韩国人,也是半个中国人。” 他就是长沙湘绣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起大。7月30日下午,他向记者吐露了他作为半个中国人的“中国情结”、“湘绣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