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3,(21):27-27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多数人面对狰狞的蜘蛛或诡谲的蛇时都会感到害怕。德国生物学家介绍说,这种现象是人类祖先在几百万年前与大自然抗争时形成的特殊习惯,并一直遗传到今天人类的身上。据德新社报道,来自罗斯托克大学的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生物进化的过程重新演绎一次的话,还会得到类似的进化结果吗?人类还会出现吗?生物学家对这个问题已经争论已久。一些著名的生物学家认为结果将会重演,而且认为人类等智慧生物是进化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但是另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去的话,生物的进化过程不会与之前的一样,今天的地球将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样貌,最有可能的是不会再有人类。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13-I0013
[导读]人类的暴力史都写在了脸。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类人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他们的面部进化出更厚的下巴,更厚的额头等战斗特征。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的暴力史都写在了脸。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类人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他们的面部进化出更厚的下巴,更厚的额头等战斗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当海洋生物学家在分析美国海军跟踪潜艇的记录时。意外捕捉到一段低沉、重复的与人类了解的鲸鱼的规律相同的声音。从声音分析.这是一头须鲸。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即将结束20世纪的时候,生物分类学面临十字关头。虽然生物学家和自然保护学家在竞相进行物种的鉴别和量化研究,但生物分类学的研究经费在减少,学术价值在下降。“我长期在热带工作,对于生物学家不能识别身边生物体系时的那种挫折,我感同身受。”加拿大分子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进化生物学家Paul D.N.Heber说。因此,在2003年,绕过繁杂的分类工作,Hebert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ID)系统:根据一段线粒体基因片断给物种“贴上标签”。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家常常谴责环境污染和过度捕猎导致了野生动物物种灭绝,但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却可能是人类所散布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生物学家们一直都认为细胞是永生的——只有成为有机体的组成部分时才会死亡。这种想法源于法国外科医生亚里克西斯·卡雷尔的研究。他培养小鸡的心脏细胞,以了解它们在体外可以存活多久。结果卡雷尔死于1944年,他死后两年依然存活的细胞才被丢弃。1961年,美国生物学家莱昂纳多·海弗里克指出卡雷尔的观点是错误的,细胞的生命是有限的。他培养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类细胞,发现它们总是在经过大约50次分裂后死去。实验开始时细胞的年龄越大,死亡之前所经历的生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们只知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情感,没想到植物也有情感,它们也象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受了委屈也会哭日本的生物学家教授三和广行等科学家曾经作过如下试验:将电极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家一直认为老鼠不会像人类那样感冒,但英国科学家最近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能感冒的老鼠。科学家成功将鼻病毒注射到一种经过特殊基因改良的老鼠身上,首次使老鼠也患上了人类常见的感冒。  相似文献   

10.
RNA是基因吗?     
生物学家们曾经以为蛋白质单独调控人类和其他复杂生物体的基因。但是一套基于RNA的overlooked调控系统可能才真正控制着发展进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未来,当人类的先驱者踏上火星时,随身行李箱里会带上各种怪异的微生物。在我们的太阳系中,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两颗星球都是岩石质星球,大小也很接近,一个火星年约为两个地球年。如果人类要去其他星球长久定居,火星是首选方案。只是火星的大气层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而且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这些不利条件都阻碍了未来人类向火星移民。不过我们也别对火星望而却步,最近几年来,生物学家正在对地球的一些微生物进行改造,这些微小的家伙将成为人类改造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生物学家几乎都会发现新的物种。他们除了要对这些动植物仔细鉴别,进行分类之外,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新物种命名,就像刚刚诞生的人类宝宝需要家长要为他们取名一样,新物种也需要自己的名字。而生物学家有时竟然用很多现代名人的名字为它们命名,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几种和名人同名的有趣生物吧。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的始祖与地球上无数的其他生灵一样,在大自然无穷的神力之下一点一滴地走上进化之路,人类基因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然而,5万年以前,人类的基因开始受到另外一种强大力量的影响——那就是刚刚现出曙光的人类文明。我们自己创造的文明改变了我们的基因?这很可能是真实的。生物学家认为,5万年以来,农业的兴起和大规模聚居都在人类基因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相当一部分的人类基因中都已经留下了人类文明的痕迹。生物学家们从3.5万多个人类遗传基因中仔细辨识出哪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哪些是异常现象。结…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提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球性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是20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     
正岛屿动物为何温顺?一般来说,对于同类动物而言,在岛屿上生活的要比大陆上生活的更加温顺。在澳大利亚,岛屿上的袋鼠会允许人类靠近它们,而在大陆上,同类的袋鼠会对人类更加警惕,不允许人类靠近。生物学家认为,岛屿动物的性情如此温顺,其实也是进化的结果,温顺让它们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在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可以导致人体的很多疾病,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但是我们对它如何在我们的细胞中繁殖成长却知之甚少。人们只是知道衣原体能在名为液泡的细胞囊中繁殖再生,而脂肪则是衣原体繁殖的必需品。经过一番研究,生物学家们最终从衣原体身上发现了生物繁殖的又一种奇异方式——脂肪繁殖。在细胞内部有一种微滴叫做油脂体,这种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结构曾经被认为不过是细胞储存能量的仓库。但是现在生物学家却感到这个小东西并不简单,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衣原体在繁殖时,细胞中的油脂量也在迅速增长,这说明衣…  相似文献   

17.
正进化生物学家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四足动物)为何每只手长有5根手指。如果我们拥有6根手指,那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怎样?或者说,额外的一根手指对我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额外的一根手指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一些任务,如演奏更复杂的乐器,提升打字速度,抓握物体时也更为牢固。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  相似文献   

18.
李忠东 《知识窗》2005,(2):56-57
动物到底会不会唱歌?生物学家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之后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一些动物发出的声音不仅能使人产生愉快感,而且它们也使用和人类一样的音乐语言来创作音乐.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过多的胆固醇对机体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胆固醇对人类还是功大于过的。就拿孕妇与胎儿来说吧,没有胆固醇还真的不行呢。最近,生物学家已经发现,胆固醇在胚胎细胞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1,(10):50-51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连续突破下潜记录,并带回一些具有科研甚至药用价值的海底矿石,让世人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大洋和绚丽的海底世界。这其中包括一些生物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们试图从海洋微生物中为人类寻找治病的良药,让海洋成为我们人类未来的大药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