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背景:孩子长大后,会渴望独立的空间,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但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认为,孩子是永远不懂事的,永远不知该如何为人处世的,他们得时时操心孩子的一切。于是,哪怕是17、18岁了,他们仍像对待2、3岁的孩子。尽管觉察到这样,只能令孩子每况愈下,却无法放下自己密不透风的"爱"。下面的案例或许会给某些一心"爱"孩子,却又束手无策的家长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儿童在二岁至五岁期间会经历一个被称之为"第一反抗期"的阶段。此前时时处处唯命是从安然而居的孩子,从这时起便往往开始有了主见,并试图反抗大人。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的甚至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这样的征候,他们"不要!不要!"地嚷着,企图用这样的手段抗拒大人的指令,希望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这种转变的确会令年轻的父母倍感意外,他们一直竭尽所思地关爱着孩子,面对这样的变化,却无法及时调整关爱的方式来应  相似文献   

3.
<正>说到明星,总能让我们想到站在舞台中央、集万千光环于一身的人,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同样有着很多明星,他们是家长的宠儿、是同学的标杆,看上去,他们是老师最省心的孩子,然而,事实却不尽是这样,他们有时反而是令老师费心的对象。"优生"是每个老师都喜欢的,我也不例外,每当看到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看到他们独树一帜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时候,老师们都会倍感欣慰,都以他们为傲。说到肖晶晶,老师们肯定会说"这孩子,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真是让老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4,(6):50-51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被人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外星人一样,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自闭症人群。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09,(3):38-39
繁华的大都市里有着这样一群孩子:每周一的早上被送进幼儿园,接下来的五天四夜里,他们在老师和保育员的陪伴下度过;每周五的下午,爸爸妈妈会来接他们回家,星期六、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两天的假期。我们称这样的教育机构为"全托幼儿园",这些孩子是"全托的孩子"。对于幼儿全托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社会上存在着争议,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马广兰 《科学大众》2014,(12):76-77
孩子,你慢慢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速度。在我们老师的身边,每时每刻都环绕着众多的孩子,他们都是多姿多彩的,但也不乏一些相比其他孩子黯然失色的孩子——特殊孩子。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我们更要以爱的名义,告诉他们:"孩子,你慢慢来!"更要告诉自己:"让孩子慢慢来!"  相似文献   

7.
段超 《科学中国人》2014,(2S):179-179
一、研究背景:现行的中国式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教育方式下,孩子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抗压”能力都要很强才能适应,可是多动症儿童却越来越多地出现,他们几乎不能适应这样的考验与压力。而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使得老师、家长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缺乏必要的耐心来关心他们。看着他们学习跟不上,行为、语言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就会过多地责备、批评他们。而这样的做法会使其他孩子看不起他们,排斥他们,导致这些孩子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听话,导致人格缺陷。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普通孩子的观察、教育过程,以及对这个孩子发展状况的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对当前幼儿教育提供可参考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自闭症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我班上的丁晓就是一颗这样的“星星”。  相似文献   

9.
<正>一一个清新的早晨,缕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碎金一般洒落在地上,耳边不时传来几声自由的鸟鸣和孩子们悦耳的晨读。然而这样的美景却常常被不远处传来的呵斥声刺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单词都学不会,将来能干什么?"……如果,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孩子学习单词遇到了困难,妈妈耐心地劝导:"慢慢来,别着急,多读几遍就会  相似文献   

10.
正吸血鬼不只是存在于传说中,他们也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在西方,很多城市都有隐秘的吸血组织存在。在世界上的大多数主要城市里,生活着这样一类人,他们可能是护士、也可能是酒吧吧仔,也可能是正在给你上课的老师。这些看上去与正常人没啥两样的人,但却有个让人毛骨悚然的习惯,他们会定期吸人血——他们是真实的"吸血族"。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星星本身是不闪烁的,我们看到星星一闪一闪的,其实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空气中有水蒸气、灰尘等杂质,不同区域含量不同,又由于温度不均匀,所以光线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而且,大气层是时刻变化的,所以折射光线也会时刻变化。这样,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9,(10):62-63
问:儿子今年四岁了,由于我们夫妻都是上班族,因此孩子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特别宠爱孩子,只要孩子想要的,即使我们不肯买,他们也会买给孩子。爷爷奶奶这样溺爱孩子,肯定会对孩子未来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我们夫妻又确实没时间带孩子,只能让孩子接受这样的隔代教育。那如何才能让隔代教育产生最佳效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0,(1):61-63
专家们普遍认为,孩子聪明与否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父母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一些父母自己非常聪明、能干,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同龄人中显得默默无闻,孩子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非但没能体现出过目不忘和超人的能力,有时学习速度甚至比其他孩子还要慢。于是,这些父母们会非常失望,感觉孩子没遗传到自己的优良基因。其实,先天遗传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却不是培养聪明宝宝的关键。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相反,某些父母的不当举措,他们"恨铁不成钢"的言行,也许恰恰起了反作用。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聪明,也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用今日的忙碌能换取未来的清闲。殊不知,在培养教育孩子时却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能告别今日短暂的忙碌,用心用情多陪陪孩子,就会坐享未来长久的清闲。幼儿教师应通过亲子活动让宝爸宝妈真真切切地明白:告别今日"忙",就会坐享来日"闲"。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学生平时在学校表现挺好的,可过一个周末,过去的老毛病又显现了,还得重新给他们纠正。这就是最近教育界常说"5+2=0"的理论,也就是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的家庭教育等于零教育。不可否认,这样绝对的说法似乎有些偏激,但这样的说法却也明确指出了学生受家庭与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学校教育冲击的力度之大。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和家庭出了问题的孩子,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越来越  相似文献   

16.
王萍  吴凤秀 《知识窗》2014,(2):65-65
改革的春风劲吹,加速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出现了一批南下大军,也出现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了家乡,到遥远的城市谋生糊口。当其他孩子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却被留在乡下,像荒草一样孤独地生长。这群孩子有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他们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看着他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作为教师,我们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印象中,"神童"应该是那种天资过人、智力超常的孩子,他们即使不用功或稍加努力在某些方面便可以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研究表明,这样天生的"神童"往往只是凤毛麟角,在人群中的比例仅为1%~3%。那么。"神童"的降临难道就真的只能期待上天的眷顾吗?事实上,许多成功的教育实践表明,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如果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并在其初涉人生的头几步适时、适度地给予推动,那么许多原本禀赋平平的孩子也有可能在后天"炼成"让人刮目相看的"神童"。黄迅是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担任英语启蒙教育的父亲在英语方面也只是在电大学过一点,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却能在各种英语竞赛中屡屡胜出,多次因表现优异出国访问。并且在2003年又以上海松江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因此她一时间成了人们眼中的英语"神童"。黄迅身上的先环固然让人赞双。但透过这篇出自她母亲手笔的成长记录的字里行阀。真正让我们折服的是那两双隐匿在她身后的"神奇推手"。正是因为有了黄迅父母充满智慧和较为科学的引导,涉世之初的她才得以在自然中尽情地舒展,在自信和岛主中抒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8.
尽管美国持续了三年的经济萧条至今也未见任何好转的迹象,但有着“思想工厂”之称的美国科技公司却继续保持好的成长趋势,有这样一些科学家,他们努力不懈地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他们研发出的这些科技的逐渐推广,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改变。在这里,我们将关注五位发明家,他们的  相似文献   

19.
正熊孩子总是热衷于在家里的各个表面乱涂乱画。有人说,不应阻止孩子的涂鸦,这样可能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但一想到家里的墙会变得乱七八糟,很多家长就会感到一阵痛心。怎么办?这款Doodle Duvet被子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1,(10):24-25
这些孩子总是沉浸在自我的空间里,就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无法与现实世界交流、沟通,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是一不小心才掉入人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