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新年的第一期杂志送到您手上的时候,我们也在拷问自己:读者是否体味到了一缕阳光吹过眼前?读者是否感受到了一阵春风掠过心田?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河北自学考试》2004年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我省自学考试第二十一个岁月伊始,我们送给读者朋友的第一份礼物。新年新气象。当你打开本刊的时候,从字里行间都会感受到新的气息正迎面扑来,《河北自学考试》以她崭新的容貌将携手与广大读者共同走过不平凡的2004年。从1984年首次考试开始,河北省自学考试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此,我们向战斗在我省自学考试各级、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的自学考试考生以及杂志的新老作者、读者,向关心自学考试事业和本刊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新年之春,本刊又与亲爱的广大读者见面了! 过去的一年,我们伴随着全国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党代会的精神,团结一致,胼手胝足,辛勤耕耘着成人教育这块园地。每当手捧着散发油墨清香的杂志,我们每个编辑都会想起亲爱的读者和作者与本刊亲密合作,相濡以沬的动人事迹。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刊物的党性原则,宣传党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三个面向”,为成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学员服务。我们将大力宣传成人教育在  相似文献   

4.
临近新年,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老师和同学们的无数贺年卡,伴随那张张贺卡而来的,是一声声问候,一声声祝福。对此,我们深受感动,甚感欣慰。因为,我们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特别是能化为知识的雨露,滋润读者的心田。同时,我们也更觉肩头责任重大。如果我们不继续努力,不能把刊物办得更好,我们将愧对数百万读者。说实话,为了编好刊物,我们全体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有时,为了推敲一个句子,几个编辑要讨论半天;为了考证一句引文,要查阅几本资料;为了选出一篇合适的阅读材料,我们的编辑要逛几家书店、翻阅无数图书。正是…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导刊》在读者看来,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的综合少儿刊物。新年第一期,它给读者带来的更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品味和享受。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导刊>在读者看来,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的综合少儿刊物.新年第一期,它给读者带来的更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品味和享受.  相似文献   

7.
新年的钟声又敲响了,我们很高兴能借新年第一期的卷首向所有翻开这一页的读者问一声"新年好",向所有关心《辽宁教育》的新朋老友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读者,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耐下心来阅读我们编辑的文字,能从自己本已拮据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订阅这份还不尽如人意的刊物。感谢你们,能认可我们的付出,指正我们的不足,推动我们的进步,宽容和谅解我们的粗疏。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说     
我们把《一个快活人》作为《读写天地》新年第一期“同题作文比赛”的题目,是希望我们的每一位读者在!"#年都过得快活,快活地学习、快活地生活、快活地办一切事情。约稿信发出去之后,我们在一个月之内收到了近&"篇题为《一个快活人》的作文,这里选发的三篇可以说是写法各异,均有特色。至于三篇之中哪一篇最好,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文学史家、博士生导师黄曼君教授出任本期裁判,请大家看他的评说。下期赛题:《插曲》。主持人说@晓苏.NULL.  相似文献   

9.
主编有话     
工作中常常会留下这样的遗憾——好不容易发现一篇好稿子,却不能够采用;工作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作者打来电话询问自己的稿件能否被采用时,我们不得不说“您的稿子很好,但我们不能采用”。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感到心痛———为我们,为读者,也为作者。我们太缺高质量的稿件了,读者太想读到高质量的文章了,作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太不容易了;但有了高质量的稿件我们却不能把它编入刊物。为什么呢?因为稿件内容和编辑计划不同步。笔者曾经也当过数十年教师,也曾写过稿子,也曾经历过屡投不中的痛苦。据笔者的经验,老师们大多是…  相似文献   

10.
回音壁     
《学前教育研究》办了十二三年了。对这本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会刊、国内唯一一本学前教育理论刊物,究竟怎样才能编办得好?这的确是个不好把握的问题。这多年来我们肯定出现了一些失误。有读者反映,这本刊物的个别理论文章过于摆架子,实质上理论建设的意义不大;而一些经验总结文章却力求全而稳,缺乏特色。这些都讲到了点子上,我们都承认,并保证今后改进。可见,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为把向读者征集办刊意见纳入规范,加强编读往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刊物质量,我们从明年第一期起开办“回音壁”栏目。这栏目由一个办刊意见调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在全国发行,并有一定影响的语文教学刊物。她的成熟和发展,以至每个阶段的变化,都牵动着千万颗读者的心。我们作为一个老订户、老读者,从中得到不少教益。每当我们从刊物上面受到  相似文献   

12.
新年致读者     
飞雪送旧岁,红梅迎新春,1998年欢笑着向我们走来,《小学自然教学》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小学自然教学》从1998年第一期起改为月刊,每期将有更多的篇幅发表读者的来稿。为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现在把我们对刊物编辑工作的一些认识讲一讲,与读者、作者交流,希望加强合作,并希望听取读者的意见。 一、《小学自然教学》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编后     
编完第五期才意识到,全年的刊物出了快一半了,坚持写点编后的想法从编第一期时就有过,至今还没有付诸实施!于是决心从这一期起,有的可写时就写几句编后语,说说编辑这期刊物的一些想法,开辟一个向读者汇报工作的场所。我们的刊物,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但却不能是政策文件汇编和领导讲话集成,我们还提倡百家争鸣,不同的意见,只要是言之有理、有据.我们都尽量使之能与读者见面,以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这一期刊物跟以往有了一些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编辑部一直在酝酿、构思刊物改革的方案。办刊的路子该怎样走?栏目设置、内容编排该怎样调整?编辑部作过调研,也有过争论。奉献给读者的新年第一期刊物,体现了我们新年的办刊思路,这个思路的主旨就是:贴近教师、贴近课堂、贴近生活。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就刊什么样的文章;课堂需要什么,我们就发什么样的稿子。拒绝平庸是编辑部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深知,只有对准教师和课堂的需求,刊物才会有生命力,才会不断提高。但刊物决不敢以导师自居,只想作老师们的朋友。面对朋…  相似文献   

15.
坚实的脚步     
从本期标明的“总第60期”可以看出,《现代家教》从创刊至今,已经整整五年了。有不少细心的读者完整地保存了这些杂志,来信赞扬刊物所编辑出版的2600多篇、300多万字的文章中,不少是脍炙人口、启迪父母、开启孩子心灵的佳作。许多读者赞誉刊物是“良师益友”、“家长育子的好教材”,感叹“恨相见太晚”,刊物一到,“孩子、家长争相阅读”……看着这些热情洋溢的来信,令人激动不已,我们全体采编人员怎能不为自己辛勤劳动换来如此的社会效益和回报而动情呢?  相似文献   

16.
自本刊去年第6期出版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本编辑部全体同人一直处于激动、兴奋、欣慰的心情之中.每天,少则数十封,多则数百封充满深情厚谊、真知灼见的信件从全国各地飞抵编辑部,让我们品尝到了各具酸甜苦辣风味、绝对有益于&lt;译林&gt;健康的美味佳肴和良药补品.许多素未谋面的读者同时给我们寄来了表达美好祝愿的圣诞、新年贺卡或明信片;有的读者自撰对联、写诗庆贺&lt;译林&gt;出满百期;部分读者风尘仆仆地来到编辑部,为的就是给我们亲手递上一张新年贺卡,以表达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祝愿;不少读者给我们打来电话,畅谈对本刊的看法,其中有的读者在寄出读者调查表后,惊喜地收到了从封面到内容令他们感到新颖的本刊第100期,马上打电话来表达他们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相似文献   

17.
在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子里,上海市中小学围绕世博内容,合理运用世博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世博,让我们更精彩!上期,我们刊出了小学篇。本期,我们刊出中学篇,供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8.
新年的钟声又敲响了,我们很高兴能借新年第一期的卷首向所有翻开这一页的读者问一声“新年好”.向所有关心《辽宁教育》的新朋老友道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科学》之所以开设“教苑杂谈”、“教育随笔”栏目,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为广大读者开辟一个比较开放的窗口,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更加鲜活的思想,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尖锐泼辣、生动活泼的文风;二是使刊物的内容、形式、风格更加多样,既为读者提供支柱性的“大餐”,也为读者提供风味独特的“小菜”。“教苑杂谈”、“教育随笔”自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众多稿件不期而至,不少稿子相当“出彩”。截止2003年第14期,已编发“教苑杂谈”、“教育随笔”21期,累积发稿71篇,10余万字。但是,我们在审稿中也发现部分稿件…  相似文献   

20.
山村女教师     
李光乾 《福建教育》2005,(9A):58-58
自“叙事”栏征稿以来,邮箱里日日刷新的邮件让我们备感读者朋友的热情。在这各色纷呈的稿件里,无论是农村教师的酸甜苦辣,还是男教师的趣闻轶事,都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天地里别样的世界,感受到温暖人心的力量。他们固守清贫,固守寂寞,固守心中闪着光亮的教育信念,躬行在教育的河岸,这是一道永恒的风景。本期“叙事”选登两篇叙述农村教师教育道路的文章,关于男教师的文章我们将在以后的刊物陆续选登,欢迎读者朋友们继续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