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匦制是始于唐代的一种基于皇权之上的建议告密制度.从武则天时期这种制度产生之始,在有唐一代,匦函的形制、名称以及接收和处理方式就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变化,理匦的机构与官员也相应调整,最终趋于完善,成为定制.它的出现,使皇帝听到了更多来自下层的声音,增加了施行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唐代匦使院制度及其政治作用,这在唐史研究中还是一个无专文论及的问题,而且由于史籍记载简略和歧异,导致了有的著作谈及此制时出现误差。因此,有必要进行考订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烈 《语文知识》2012,(4):11-12,5
唐代安南文学的发展与唐代的文化政策有莫大关系,本文即以"南选"制与科举制为中心,简要探讨其与安南文学发展之关系,进而探讨唐代文化制度对安南文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代小说中有许多反映道教、佛教文化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普通,但是和道教、佛教文化的联系很密切.文章以"投龙"‘纱笼"两个文化词语为例,从宗教、文物等角度探索求证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唐代郊祀制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唐代都把制度趋于完善化的社会政治、和乐及宗教环境入手,详细论述了部税制度在唐代的发展与创制及该制度在唐代的基本特征和影响。认为郊祝活动及其制度是唐代政治生活及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唐代社会生活的集中拍影,都把制度在唐代得到基本定形,对后世礼乐家享制度起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3,(7)
1945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因为发现了抗生素——青霉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而彪炳医学史册.他除了是出色的的微生物学家以外,还是探索"细菌画"的先驱.很多现代艺术家使用彩色细菌和发光细菌来作匦,始作俑者正是这位弗莱明爵士.  相似文献   

7.
李芳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18-121
继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继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继承制度犹如是年代久远的传统文化宝藏,都值得人们去发掘探寻.比较我国唐代与古罗马的继承制度,两者存在既有共性又相区别的形式.在继承内容上,唐代以身份继承为主,而古罗马是以身份继承发展至财产继承.在继承方式上,我国唐代继承制度以法定继承为主,而古罗马继承制度是以遗嘱继承为主.在继承主体上,我国唐代女子继承权受限,而古罗马继承制度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因此研究这两种不同的继承制度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不少关于土地买卖的内容,为研究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土地买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唐代土地买卖与发展,是唐代近三百年始终存在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与唐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和军事制度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对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成为士人谏诤干政的黄金时代。唐代谏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为了纠正君王的错误,敢于大胆言谏,不惧刑罚,有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唐代谏臣言行之中充满生命美学思想,对后世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承隋启宋的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缘起与特点的分析与归纳,得出唐代科举制度的有功之论: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仕途,推动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对社会政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公共制度,唐代科举制度对世界政治制度、文教制度与社会心理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服饰堪称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服饰制度上因袭了隋朝传统,在服饰文化上呈现为"中西交融",在服饰形式上表现为"衣带渐宽",凸显出一种"变"与"不变"的精神气度,一个侧面见证和诠释了雍容典丽的大唐文明。唐代服饰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想,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选择,对后世服饰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唐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的高考制度就是由唐代科举制度延续、演革而来的,唐代"科举制"的"选官"和当今"高考"的"选才",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对比这两种制度,分析其利与弊,有利于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代恢复并发展了"诗可以观"的"考见得失"传统,原因有三:推行进士制为诗人参政创造了条件,皇帝纳谏及谏议制度促使谏诤精神的确立,文网较松使以诗论政成为了可能.从"观风俗之盛衰",到"考见得失",是以诗干政的理论概括,其变化关纽在唐朝.孔颖达以官方立场阐释了诗歌的功能,杜甫、元结、白居易等都强调了诗歌的政教作用,而皮日休道出了以"诗"言政多类"歌"的特点.唐代具观政价值的诗歌兼涉内外,不仅是杜甫,盛唐边塞诗和悯民诗、张王乐府、元白讽谕诗及晚唐指陈弊政之作,都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4.
白可 《老年教育》2011,(10):46-46
“意见箱”、“检举箱”古已有之,并非现代所有。 据《资治通鉴》载,唐朝武则天曾经令工匠铸铜为“匦”。这是一种很特别的“箱子”,四面开口分类,东面的叫“延恩”,专为投诗词文章、自荐求仕的人开设;南面的叫“招谏”,专为评议朝廷政策的入开设.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唐代的"送别诗"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诗风,而又独具自己本时代的特点.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职官体系大体上是在沿用隋代职官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发展、完善起来的,是中国职官制度的一个新的高潮,为后世职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模范性基础,而在完备的唐代职官体系中,“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使职差遣制度是唐代职官的一大特点,本文将对唐代的使职箍遗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利弊做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御史监察制度始于秦汉,经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至唐代趋于完善。唐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机构的健全和法律的完备,御史监察权的独立行使,优秀人才加入及严格选拔制度。唐代的御史监察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也为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长安西市这一当时最大的国内贸易市场和国际贸易市场为例,在唐代工商业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的"行".这些"行"不仅是日益增多的同业商店的名称,有的实际上已逐渐演变成了同行业的联合组织--行会,并开始具有了宋以后行会的基本特征.处于萌芽状态的唐代工商业行会,是唐代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管俊玮 《家教指南》2021,(2):120-123
本文通过对俄藏Дx.02160Va文书的释读,认为其应为天宝时期敦煌郡长行坊上申敦煌郡相关部门的公文,可定名为《唐天宝某年敦煌郡长行坊申上载十二月驴马减料帐》.对Дx.02160Va的解读,一方面佐证了学界之前关于唐代长行坊减料制度的相关论断,另一方面给料标准不合常规之处,加深了我们对唐代基层政府的"日常统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度建立不久,营私舞弊的现象就出现了。挟带、抄袭、顶替、请代,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贿买关节、串通考官。从唐代开始,针对作弊的手段,封建统治者就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防弊的措施日益严密,而作弊的手段也日益巧妙。唐代取士,不仅看重考试成绩,还需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应举者纷纷奔走于名公巨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得意之作,称为“投卷”。向礼部投献的称为“公卷”,向达官贵人们投献的称“行卷”。投献的作品以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