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档案馆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档案馆,其利用主体主要是社会公众。为了解我国公共档案馆利用现状及档案馆服务社会、满足公众需求情况,本文采用问卷法、深度访谈等,对六省、市近3600名普通公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档案馆利用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档案利用意识、利用需求、利用人次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档案馆在服务社会、满足公众需求方面还存在短期内无法克服的障碍。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档案馆与公共档案馆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我国档案馆尚未公共。  相似文献   

2.
实现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解读了公共档案馆的"公共"内涵,提出鉴于档案的公共属性,公共档案馆需要政府予以公共政策扶植,用公共财政来支持档案馆提供档案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需求;指出公共档案馆收藏范围与馆藏体系的变化,以及公共档案馆应更加强调档案工作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性.同时,作者还提出实现公共档案馆需要进行的3个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档案馆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迫切需求而形成的信息服务机构,是综合档案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形式。目前,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正处于向公共档案馆的过渡时期,具有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鉴于我国的公共档案馆仍处于档案馆转型的初级阶段,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并面临很大  相似文献   

4.
加强馆藏建设,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公共档案馆建设已成为我国档案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继展开了公共档案馆建设实践.建设公共档案馆,实质是在现有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基础上,通过突显和完善其服务性、社会性和公共性,来加以实现的,而档案作为档案馆开展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馆藏,构建符合社会公众需求的馆藏档案结构.  相似文献   

5.
公共档案馆的核心是提供档案的公共服务,满足整个社会的利用需求。公共档案馆要重点加强丰富档案资源、档案安全保管、爱国主义教育、档案查阅利用等方面的建设,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供满足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资源的现代化技术应用,成为存史资政、传承文明、教化育人的重要场所,使其在为推动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中创造无限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共档案丰富与否,关系到社会利用需求的满足程度,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公共档案是公共档案馆的重要任务。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公共档案资源未被收集到公共档案馆,从而造成公共档案资源的流失。本文试从档案工作指导思想、档案鉴定制度和档案社会价值标准等方面分析公共档案资源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应该是不同层面的公共档案馆,要实现其向真正公共档案馆的转变,基础在于构建新的馆藏资源体系.本文在分析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体系的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档案馆馆藏资源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探讨了这一基本框架的具体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洁 《湖北档案》2005,(1):39-40
尽管档案馆的档案不可能全部向公众开放,然而就整体而言,档案馆仍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化事业机构。档案馆的改建和重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利用需求的,都是为了履行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功能的,新型的档案馆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位于老百姓不会涉足的“深宫大院”,而应在其设计时就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到档案馆保管和利用的双重职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公共档案馆建设目标是满足公众求知、休闲需求,最终达到树立档案馆全新形象的目的,并且简单介绍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从法律上、管理模式上和馆藏结构上达到建设公共档案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档案馆重建与改建的总体指导原则1.开放性原则尽管档案馆的档案不可能全部向公众开放,然而就整体而言,档案馆仍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的改建和重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利用需求的,都是为了履行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功能的,新型的档案馆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位于老百姓不会涉足的"深宫大院",而应在其设计时就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到档案馆保管和利用的双重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