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学校诗歌教育特色,从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出发,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发并实施了"小橘灯文化之旅"课程。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诗歌文化中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引导孩子通过课程的学习,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引领孩子通过课程的实施,去发现、欣赏、创造新的"真、善、美",实现"用心灵点亮诗灯,让生活充满诗意"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华新小学坐落在美丽的笔架山下,创办于1993年8月,占地面积10255平方米。在2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践行"为了每个华新人幸福、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走"以美育人、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之路,逐步形成了"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深圳市卫生先进工作单位""深圳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福田区热爱儿童先进单位""福田区首批中小学德  相似文献   

3.
易晓明 《广西教育》2014,(25):48-48
正"和美"即和谐、尚美之意,"和美"的教育理念是以"和"为"贵",以"真"为"美",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求真、向善、尚美的品质。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说明如何以"和美"文化为主阵地,学习"和美",研究"和美",践行"和美",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美文化。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同时,探索了一系列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又具有学校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素养。一、明确办学理念,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是苏州市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自2011年开始纯初中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立了"用生命影响生命,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依托特色项目和课程的实施,积极探索德育创新,提升学校育人实效。一个项目,为学生成长提供专业服务。开展"学校社工"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要经历从发展特色项目到整体文化生成、从自发关注到自觉引领的过程。宜昌市实验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成功地发展了艺术特色,然而仅有特色是不够的。学校在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凝炼出"首善文化"理念,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框架,提出从艺术特色到首善文化嬗变的构想,其核心是培育形成"以善孕善"的环境文化、"善中求善"的制度文化、"以善育善"的课程文化、"以善养善"的活动文化以及"尚善至善"的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6.
易晓明 《教育》2015,(2):63
"和美"即和谐、尚美之意,"和美"的教育理念是以"和"为"贵",以"真"为"美",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求真、向善、尚美的品质。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说明如何以"和美"文化为核心,构建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美文化,开发校本课程,进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素养。明确办学理念,探索校本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该纲要明确了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方向。课程是教育理念的载体,学校以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创建于1945年,背倚幕府,面临长江。学校秉持"以美育人"的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尚美 问学"上网办学特色。以美治德,追求校园文化高品位。学校以校园十景、三大文化墙以及特色彰显的班级之星展板为引领,逐步形成校园  相似文献   

8.
吉庆燕 《中小学德育》2020,(5):F0004-F0004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原云峰小学)是一所于2015年9月正式开办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以“善德求新雅正至善”为办学理念,建构了“新雅教育”特色文化体系,全面实施“新雅德育、新雅课程、新雅课堂、新雅管理、新雅家校、新雅环境”六大办学策略,致力培育“求真创新、德高气雅的新时代君子”,努力办好一所既传承优秀文化又放眼世界未来的“在云端奔跑”的现代化智慧学校。2018年4月,学校以办学特色文化更名为“新雅小学”。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7月,我校(浙江省春晖中学)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思想政治学科四所学科基地培育学校之一。我们思想政治学科组以"重必修,拓选修,构体系"为目标,抓住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这一重点,突破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这一难点,构建起与学校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相匹配,与学校课程体系相吻合的"三层(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为体,三维(真、善、美)为魂"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程的建设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我组实施了浙江省"十二五"浙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是闵行区首批公办实验性示范高中。学校秉承"科文并举、立人成材"的办学理念,实施"立人教育",致力于把学生培养为"真学问、善德行、美情趣、健身心、有创意、会动手"的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王建军 《教育》2015,(6):53
响水县七套中心小学位于县城西郊紧邻省道308公路。学校新校区建于2001年,由一所中心小学及三所完小两个教学点组成。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42亩,校舍面积3650平方米,拥有21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266余人(校本部),教师62人。学校教师均具有合格学历,其中本科学历42人,"响水县学科带头人"2人,"响水县教学能手"5人,"盐城市教坛新秀"5人。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德为先,以生为本,以校为家,苦乐共享,先学后教"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通过"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打造学校  相似文献   

12.
学校课程的目标指向是为了人的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基于党中央提出的育人目标,学校课程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学校特点和学生特征进行系统整合。在课程统整的背景下,以林和树做喻,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为载体,提出了"林—树"式课程的研发,试图系统性、结构化变革学校课程,建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现"人建课程,课程树人"的课程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教育导刊》2011,(3):I0004-I0004
广州市南海中学(原第十一中学)秉承百年办学的丰厚积淀,依托千年西关的悠久历史文化,以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以美辅德、将深层次的美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探索具有丰富人丈气息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培育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构建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和品牌,以此带动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浦明师范附小坚持"特色办学",将人文关怀、创新发展融入教育教学管理中,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学校作文教学特色,确立了"两学一做"——"学习身边人,学写身边事,做合格小公民"新一轮的办学思路,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出发,以作文为载体,充分发掘课堂、校园、家庭、社会多方面的课程资源,让习文与育人互为融合,积极践行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的学校美育不仅是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手段,还在整个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学校的美育目标统一于教育根本目标,且不断发展与完善。美育既贯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之中,又具有独立性,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激劳、以美修身。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改革与创新,确立新时代学校美育新理念与新格局;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完善新时代学校美育新模式;强化实践体验,探索新时代学校美育实践活动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以传扬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教育精神为宗旨,以"办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美学校"为办学愿景,以"培养人格健全、气质高雅的一等公民"为培养目标。2014年6月,"小海粟"艺术特色项目被列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在"小海粟"艺术特色项目建设的观照下,海小的书法艺术教育又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发展样态,从课程开设、特色教学、优质教研、成果辐射几方面,突出了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2,(Z2):62-63
光明学校奉行"人文立校、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强调琴棋书画在人文精神的铸造、人文思想的培育、人文气氛的烘托方面独特的作用。通过"琴棋书画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让学生有感悟、实践和体验,从而彰显艺术、渗透人文,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真"的培育、"善"的引导、"美"的感染、"理"的教育、"智"的启迪、"德"的涵养,进而构建起和谐、共融和温馨的校园文化。基于此,我们于2008年9月,启动了"以琴棋书画强人文素养"学校课程的实践,开发了古筝、围棋、硬笔书法学与习、稻草画等一批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善美三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必然的价值诉求。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只有定位于"启真"、"导善"、"审美",即对真、善、美三者价值诉求的深刻追求和把握,才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价值。本文试图从真善美的角度开展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在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从管理层到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一所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没有特色课程支撑,就谈不上真正的办学特色,即使一时有了"学校特色",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走过8年初创期的绿地实验小学有着明晰的办学目标:以特色课程育学校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促学生生动成长。  相似文献   

20.
杨晓娟 《早期教育》2014,(12):F0002-F0002
泗洪县明德幼儿园建于2012年,现开设24个教学班。于2013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明德人坚持“积极探究、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办学精神。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园特色、良好的办学传统和育人氛围,形成了“和谐向善”的园风,“明德修身,善诱启真”的教风,“结伴成长,快乐分享”的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