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长》一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我执教《船长》一课时,紧扣哈尔威船长所下达的命令,着力引导学生品味人物的语言,感悟船长的内在精神品质,使学生心目中的哈尔威船长的形象逐渐丰满高大。  相似文献   

2.
教材解析: <船长>(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了深渊,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通过朗读课文和咀嚼文字,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认真体会、感悟船长的风采和精神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船长》(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了深渊,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如何体现其人文性,基点在于情感.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当我教完《船长》一文,深深地感到:在我们平时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船长》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课文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刻,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舰桥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船长》一文叙述的是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撞击后即将沉没之际,以自己的果敢、勇气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自己则以身殉职的故事。文中大量运用人物语言揭示人物品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教学本文时往往抓住哈尔威船长所说的话整合教学内容,以反复朗读、揣摩人物语言来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却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呈现形式。《船长》一文中的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课文展现了一位忠于职守、威严果敢、胆略过人的英雄形象。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引领学生充分展开对作品文本的解读、欣赏,逐步感悟人物形象的丰满、立体,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传神,从而充分领略英雄船长哈尔威的伟大人格。设计理念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文本的信息,更是为了在解读文本中学…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09,(6):4-8
栏目编辑 吴晓燕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上有一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它取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船长》。课文记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邮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而即将沉没时,沉着冷静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全脱险,自己却在完全可以逃生的情况下选择了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一、对《船长》中哈尔威人物形象的误读:将"人"神化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讲述了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积极组织自救,在成功组织其他60人逃生后,自己以身殉职的事迹。近期,笔者观摩了《船长》一课的公开教学,对于执教教师对哈尔威人物形象的分析,持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它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船上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救援、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所有的乘客和船员都脱险了,只有船长哈尔威沉入了大海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他的临危不惧、沉着机智、舍己为人、忠于职守高大形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诺曼底”号遇难记》(人教版第八册)这篇课文写的是“诺曼底”号在航行中遭遇不测,危急关头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指挥营救,最后自己同船一起沉入深海。在探究哈尔威船长是怎样的人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发言赞扬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临危不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突然  相似文献   

13.
刘春 《辅导员》2011,(5):26
有一位英国游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号"客轮出游。客轮在波澜壮阔的密西西比河上航行,一路上美不胜收。英国游客听说船长人缘很好,性格直爽,已经在船上工作了几十年,就主动地问起船长:"船长先生,您在这里航行了这么久,经验这么丰富,我想您一定对河中的每一处浅滩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了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2007,(Z2)
我读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后,被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和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15.
【阅读导引】英伦海峡最漂亮的邮船之一“诺曼底”号被撞了个大窟窿,即将沉没。人群一片混乱,在这严峻关头,船长哈尔威沉着果敢、镇定自若,以他船长的威严控制住了局面,使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最终,船上的60人全部安全获救,而哈尔威船长却“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与轮船同沉海底。阅读时要注意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哈尔威船长的英雄气质的。  相似文献   

16.
张晓华 《师道》2011,(4):29-30
《船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正常行驶在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航线上的"诺曼底"号轮船突遭"玛丽"号轮船撞击而遇难,在这面临船沉人亡的危急时刻,"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冷静果断让船上60名乘客和船员脱离险境。课文中体现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救援工作的语句有多处,每一处读来都让人心潮澎湃,感动于船长"伟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诺曼底"号邮轮意味着悲壮,"诺曼底"号的哈尔威船长代表着坚毅与责任,大明老师的课堂则带人走进悲情,走进感动,走进震撼.  相似文献   

18.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的是从南安普敦到格林西岛的航线上,"诺曼底"号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哈尔威船长以他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有序地指挥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  相似文献   

19.
<船长>是根据维克多·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改编的.小说中"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遭遇撞船之险时,挺身而出,果断指挥,使船上的乘客全部脱险,自己却与轮船一起沉入了大海.小说塑造了一个忠于职守、处变不惊、恪守做人之道的船长形象,昭示了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时如何选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