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正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近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降落,完成史上首次不耗费任何燃料、完全依靠太阳能作为动力的飞机围绕地球一周创举。这给中国的政府部门、科学家和企业家上了一堂活生生的"产学研"结合创新课。"阳光动力2号"创造了多个人类纪录,但这并非偶然。瑞士是世界上人均拥有专利比率最高、人均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最多的国家。此外,  相似文献   

2.
以往人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圈主要是在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接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以植物为食的各种动物。海洋中也有利用太阳能生长发育的各种水生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和其他各种生物。总的来说,这些生物都是靠太阳能生存的。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大量的生命存活在地下深处,专家称其为“地下生物圈”。这个生物圈的主角是细菌。在地下深处,没有光线,没有氧气,只有高温和高压。这些微生物多数完全不需要太阳能,不需要氧气,它们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来合成它们所需要的有机物。这种生活方式完全是一种新的生活形态,是人类迄今为…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10-I0010
[导读]对于太阳能来说,实现“超临界”蒸汽是一重大突破,意味着将来可以驱动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厂,而目前的电厂多依靠煤炭或天然气发电。科技日报讯对于太阳能来说,实现“超临界”蒸汽是一重大突破,意味着将来可以驱动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厂,而目前的电厂多依靠煤炭或天然气发电。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利用太阳能实现加压的“超临界”蒸汽,使蒸汽温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在地下深处,太阳光完全到达不了,在这样一个黑暗、无氧、高温、高压的环境里,以前人们认为是没有生命的。然而,现今渐渐知道了,有大量的生命存活于地下深处,此生物圈的主角就是微生物。这些生物的生存不依赖太阳能,而是利用地下的热能。地下找到大量生命  相似文献   

5.
风光互补照明系统是一种完全依靠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的节能、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的离网型照明系统,它将解决目前照明系统存在的无限消耗一次能源、输电线路安装复杂、维护费用高、环境污染、安全隐患以及支付电费等弊病,作为清洁可利用再生能源的产物,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2,(24):45-45
在地底深处,太阳光完全到达不到的黑暗中,在原来人们认为没有生命的,无氧、高温、高压的环境里,如今却渐渐知道有大量的生命存活.这个生物圈的主角是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生存不依赖太阳能,而是利用地底涌出的地球能.  相似文献   

7.
高纯多晶硅作为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现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而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已日渐枯竭并且造成环境的极大污染,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才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给高纯多晶硅材料的生产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硅仍将是电子和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材料。
  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秉承“推广光伏产业、发展绿色能源”的时代责任感,利用青海省丰富的水电和光照资源,扎根西部,贴近市场,为太阳能光伏应用的持续扩展而不断辛勤耕耘着。主营的多晶硅项目被列入青海省“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以来,公司重点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两样核心竞争力指标均位列全国同行业前列,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科技期刊目前的生存方式作了分析,提出了依靠主办者生存型、依靠联办者生存型、依靠作者生存型、依靠读者生存型四种生存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今后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应该树立的五种意识,即产业化意识、集团化意识、品牌意识、经营意识、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9.
韩宇 《中国科技信息》2014,(22):177-177
目前太阳能热水工程及太阳能采暖工程,大量使用的仍然是玻璃真空管集热联箱作为集热单元,在夏季使用过程中存在系统过热问题,夏季辐射强度大系统依靠储热水罐蓄热无法吸收集热模块所产生的热量,造成系统循环管路温度过高,系统只能依靠空晒后自然降温,造成玻璃真空管内结垢严重影响系统换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10,(9):2-2
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鉴定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是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填补了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在150℃温区的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在使用太阳能的家用电器,可是具体到个人,很多群众都不了解太阳能是怎么发电的呢?我们要了解太阳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能够提供电源,还可以为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提供有利条件,在这里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太阳能,还有太阳能对我们人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云南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必须依托现有资源和技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推广运用国内外先进太阳能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合理配置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资源等宏观性、结构性和政策性的问题单靠市场和作用和自由竞争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依靠政府太阳能光伏产业发电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7月21日,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鉴定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是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填补了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在150℃温区的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9,(5):1-1
强生光电依靠科技创新,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流成果。“强生光电非晶硅薄膜电池以其巨大的成本优势,使太阳能发电在近三年内接近火电厂成本成为可能。”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指出。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鉴定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是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填补了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在150℃温区的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完成人类首次太阳能环球飞行的壮举,证明了利用可再生能源飞天的梦想是完全可行的。日前,"阳光动力2号"所属的瑞士太阳能飞机公司宣布了更宏伟的目标:利用太阳能帮助飞机飞到太空边缘,抵达8万多英尺(约为2.4万米)的海拔高度,以展示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以及探索人类使用太阳能技术飞到如此高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的能量供给关系到WSN的生存周期和系统可靠性,需要设计WSN节点的自供电系统,提高WSN的生存周期。传统的设计方法依靠降低节点功耗的方法来延长节点使用寿命,无法实现能量自供给。针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能量供给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紧凑型自供电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功率密度较大的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选用适用于微弱能量收集的LTC3105芯片和智能充电控制芯片LTC4071搭建紧凑型自供电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解决无线传感器供电问题,有效实现WSN节点能效优化,提高节点的能量采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阳光,而太阳则是地球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有了太阳就等于有了希望,不管你生存在地球上的哪一个角落,都会欣然接受太阳洒下的每一片曙光。聪明的科学家们利用宇宙恩赐,应用这远隔万里的神秘之光帮助人类解决社会生活所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的王聪教授团队是太阳能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太阳能应用的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半导体制冷的新型头盔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它依靠太阳能聚合物电驱动,通过热电制冷效应制冷。分析表明,该装置能够维持头盔内温度在12~28℃。头盔性能与太阳辐射和热电制冷元件冷热端温差等条件有很大关系,存在分别使ε和制冷量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太阳辐照度。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巨大而清洁的能源。据科学研究表明,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在4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产生的能量,足以供全球人类一年能量的消耗。从理论上来讲,人类完全可以利用太阳能来满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