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招聘     
杨华 《辅导员》2010,(9):15-15
一日,成语“咬文嚼字”和“字斟句酌”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文化出版社的主编室。 “二位好,想必你们都看到了我们的招聘广告”,资深主编钢笔先生托了托鼻梁上的高度近视镜,“在即将出版的新书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不知二位谁能帮忙?”  相似文献   

2.
猫的落聘     
实有农场因经济上的危机.决定裁员。消息传出,全场震惊。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你找关系他托熟人,请客送礼拍马屁美人计各种手段全部都用上,真个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3.
怪现状之一:校长玩“失踪” 据了解,每到暑假中小学报名之时,一些名校的校长就开始东躲西藏,因为托人情、找关系让孩子上学的人太多。有时校长连家也不敢回,手机索性关机。“学校的招生名额毕竟有限,找你帮忙的都是亲戚朋友,兜里塞满了各级领导打招呼的条子,得罪了谁都不合适。”一位校长这样诉说自己的苦衷,“上班躲进办公室,轻易不敢露面,生怕熟人找上门来。”  相似文献   

4.
许红 《江西教育》2006,(12):31-32
《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在问答“你觉得自已有心里话时最想找谁说”时,答最想找班主任或最想找某个教师的仅占4.8%。在同答“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去找谁”时.答找班主任或找某个教师的仅12.3%。而对你是否愿“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时,61.3%的教师表示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  相似文献   

5.
带上脑子找工作?这个建议也太傻了吧。谁找工作不是带着脑子去的?谁不想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找份理想工作?不然。在本人多年的应届学生招聘经历中发现,很多学生是不带“脑子”去找工作的,白白浪费了很多机会。因此,在其他很多人力资源专家传授了如何写应聘信、如何写简历、如何参加面试等技巧之外,本人再提以下几点小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程道金 《贵州教育》2012,(12):20-21
目前,“别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的呼声日趋强烈,特别是农村小学尤为突出。不少农村孩子的家长想方设法,找亲戚托关系,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城里的学校,想获得最好的教育。这种“择校风”的盛行,导致了城市学校挤不进,农村学校无人读的反差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农村学校又怎么啦?笔者现就这一现象了解的一些情况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7.
一只猫,丢了自己的影子。猫到处找影子,影子到处找猫,谁也没找到谁。一只狗,和他的影子跑散了。狗到处找影子,影子到处找狗,谁也没找到谁。影子猫和影子狗相遇了,原来他们早就认识,因为本来就是一家子,他们正好一起商量,一起找回家的路。影子狗和影子猫共同的家在豌豆巷的烟斗胡同里。他们一起来到了豌豆巷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发生了争执。影子狗说:“向左走。”影子猫说:“不,向右走。”“向左!”“向右!”两个家伙越吵越凶,差点动手打起来。这时候,他们身后传来闷声闷气的声音:“不许动!”原来,来了个影子强盗。影子强盗当然是强盗丢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在相差关系应用题中 ,都有一个含有相差数量关系的条件 (或问题 ) ,解题时 ,可把这一条件当作解题的突破口 ,由字面分析判断出谁是多的量 ,谁是少的量 ,并做上相应的标记 ,然后 ,前后联系再解答 ,下面以实例加以说明。例 1 鸡有 5只 ,鸭比鸡多 2只 ,鸭有多少只 ?这一题中 ,含有相差数量关系的条件是 :“鸭比鸡多 2只” ,在学生基本弄清题意后 ,主要从这一条件入手 ,分析出鸭与鸡谁多 ,谁少。步骤如下 :1 找一个很明显的字“多” ,做上标记。鸡有 5只 ,鸭比鸡多 2只 ,鸭有多少只 ?2 找“谁多”并做上同样的标记。“鸭比鸡多 2只” ,这是完…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6月中旬是小升初划片的日子,在这之后,家长就开始忙碌起来,找人托关系,都只是为了一个重点校或重点班。“这种重点班真是助长了不正之风!”一位费尽心机把孩子送进重点班的家长说:“其实小学升初中如  相似文献   

10.
那天刚一上课,张阳就哭诉自己放在铅笔盒里的125元饭费不见了。我一面安慰他别着急,再仔细找一找,一面对全班同学说“谁看见了,帮他一块儿找一找!”话音刚落,程全同学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课间休息时有两个大哥哥来过咱们班,可能是他们拿了。”我赶忙问:“那两个哥哥是哪班的?你认识吗?”“认识!”程全十分肯定地回答。我领着他找了几个班,他并未指认出那“两个哥哥”。于是他又说:“可能他们把钱扔到垃圾桶里了。”我随他到厕所旁的垃圾桶,发现里面果真有不多不少整125元钱。钱找到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所示范小学x校长走马上任,便决定“烧好第一把火”——举行20周年校庆,给社会各界及全校师生、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此,他煞费苦心,四处托关系、找熟人编排舞蹈、团体操,并亲自跑到邻近一所学校借用鼓号为校庆活动壮威。  相似文献   

12.
“有关部门”你在哪里?姚玉成报载,某县一山村小学,校舍多年未修,行将倒塌。年逾半百的校长多次跑到乡里,找了好多单位反映。但每次都得到了颇为一致的答复广找有关部门处理”。这位老校长不得不辗转于几个单位之间,最终也没有弄清楚谁是“有关部门”。无怪乎他长叹...  相似文献   

13.
(一)电话“丁零零……”客厅里的电话猛地响了起来,把我也吓了一跳。“喂,”是妈妈在接,“你找谁呀……找徐彤?你是谁呀……她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原来是找我的,怪不得老妈的“福尔摩斯症”又犯了,对着电话审个不休。是谁找我呢?“彤彤,你的电话!”老妈终于叫我了,又转脸对正在看报的老爸说道:“听声音像是个男的,叫冷什么来着……”难道是冷子枫?我的大脑还想进一步理清头绪,可脚却不听使唤地跑到客厅,伸手接过了老妈的话筒:“喂……”“是我,徐彤……”果然是他!这时候打电话来干吗?我下意识地将话筒贴了贴…  相似文献   

14.
圆形的朋友     
中秋节到了。贝贝比比和爸爸妈妈坐在阳台上赏月。妈妈提议:“我们来玩一个找圆形的游戏,看谁找得最多。”“好啊好啊。”贝贝高兴地拍着手,而比比已经东张西望开始找了。  相似文献   

15.
班级的黑板擦老是损坏,班主任汤老师想想,道理已讲了不少,还是不见成效,就在班级宣布一项新规定:“谁损坏,谁赔偿;如果找不到肇事者,全班承担。”班里的“机灵鬼”小武,在得到汤老师“如果老师损坏,也要赔偿,并在全班作自我批评”的许诺后,当众揭发,这次黑板擦是语文老师摔坏的。汤老师遇到的就是这么个难题。  相似文献   

16.
1、尝试当“医生”。引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为大街两旁的招牌、标语等做诊断,找错别字,并为其开方对症下药,看谁收获大。  相似文献   

17.
举重的学问     
要想比试出谁是“绝对”的大力士,最公平、最过硬又最简易的办法莫过于找个沉重的物件高举过头了。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举重就荣列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中华家教》2012,(1):9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10分钟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就赢。  相似文献   

19.
误会     
有一天,我和同桌发生了一点小误会。那天,我的同桌发现自己少了一支自动笔,便以为是我拿的。我非常生气,问她说:“你凭什么说是我拿了你的自动笔?”她说:“就你在我的旁边,不是你还会是谁?”我没有办法说服她了,只好帮她找自动笔。我一边找,一边对她说:“如果找不到,我就赔你一支自动笔,如果找到了,你必须向我道歉。”她同意了。我们先是互相在座位里找,没找到,接着又在地上找,结果在暖气旁找到了。同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红着脸对我说:“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向你道歉!”我说:“不用了,只要你以后不再误会别人就行…  相似文献   

20.
电话铃声在那天清晨破空响起,房里残存的睡意惊悚而去。我放下盥洗工具接起话筒,只听对方清脆地叫道:“张老师在吗?我找他有事!”端的什幺好事,一大早就来骚扰!大概是妻子的学生。我这样想着且不分畛域地喊妻子接电话,随后我径自忙着弄我们的早餐工程去了。不料妻几乎接踵而至,诡秘而悠悠地说:“找你的!。”我不禁“啊”了一声,很是纳闷儿,谁找我?竟然不知是我接了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