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梯形面积公式又称“万能”公式,利用这个公式不但能求出梯形面积,还能解决一些其它问题。一、进行等差数列加法的速算在这里,我们是把数列的头、尾数看作梯形的上、下底,个数看作高来计算。例11+2+3+4+5+6=(1+6)×6÷2=21。例23+5+7+9+11+13+15=(3+15)×7÷2=63。二、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例3有一块长方形土地,长35米,宽20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与解:把长方形的一组对边看作梯形的上、下底,把邻边看作梯形的高来计算。(35+35)×20÷2=700(平方米)。三、…  相似文献   

2.
陈文杰 《江西教育》2002,(19):30-3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6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80+8)×125=□×125+□×125②(□+□)×37=35×37+65×37③102=□+□④43=□+□生1:①题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改写成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②题是把这个规律反过来用,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口算(把这个数改写成整十数与某数相加或整百数与某数相加的形式)进行改写的。师(指生1):…  相似文献   

3.
苗苗 《良师》2003,(12)
“盈亏”问题应用题,如按一般的思路分析,很难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若根据题中的“相差”关系,往往可以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例1把铅笔分给若干个学生,若每人分3支则余7支;若每人分5支则少9支。问铅笔有多少支?学生有多少人?解:因为每个学生多给铅笔5-3=2(支),铅笔总数相差7+9=16(支)。所以学生人数16÷2=8人,铅笔支数为3×8+7=31(支)或5×8-9=31(支)。规律一:有余加不足,除以每人分物之差,得人数。例2有练习本若干,分给许多学生,若每人分8本则差105本;若每人分5本则差…  相似文献   

4.
上期问题答案第一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只要仔细观察前几个正方形数的排列特点:第一个正方形数(1行1列)是1,也就是1×1;第二个正方形数(2行2列)是4,也就是2×2;第三个正方形数(3行3列)是9,也就是3×3;第四个正方形数(4行4列),也就是4×4……按这样的规律,第n个正方形数就是n×n。那么,第100个正方形数就应该是100×100,也就是10000。第二个问题稍微困难一点,要先看看正方形数的排列特点与前几个奇数的和之间有什么关系:1个点就是第一个正方形数:1在1个点旁边添上呈形的3个点,就…  相似文献   

5.
一个六位数,前三位是“765”,能分别被7、8、9整除。试求这个六位数。分析与解:我们首先重温一点数学知识,作为解题的根据。如果甲、乙两数之和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乙两数分别被丙数除,其结果或者是两数都能被丙整除,或者除得的两个余数之和等于丙数。例如12+16=28能被7整除,则12÷7余5,16÷7余2,两个余数之和等于除数,5+2=7。这种方法即为分离法。同理,用分离的方法把要求的六位数看作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为两个数之和,765000+□□□。因为1000是8的倍数,所以765000能被8整…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七册思考题巧解汪珊石练习十七用3、4、5、6、7、8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应怎样排列?思路:要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排出的两个三位数都应是最大的。因此可以确定这两个三位数的百位上应分别是8与7。但它们的十位和个位上的...  相似文献   

7.
两个数与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之间隐藏着种种关系,弄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为了说明方便,先来研究一道实例。例1求24与60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先分解质因数24=2×2×2×360=2×2×3×5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为2×2×3=12最小公倍数为2×2×2×3×5=120如果进一步比较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12×120=1440,和两数的乘积26×60=1440,发现12×120=24×60,可以得出: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掌握了这一关系,解…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你不想测测自己的学习成绩吗?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不错。下面的题分两部分,一共用40分钟完成。第一部分(限制时间:4分钟)8+7=10-6=2+8=15-5=7-7=3+10=17-9=5+8=10+6=13-6=12+3=12-8=8-5=7+8=7-6=0+8=4+9=16-2=2+9=18-9=12-3=4+7=13-5=5+4=6+6=9-0=6+5=14-8=15-8=9+4=14-10=6+8=4+3=16-8=4+4=12-7=11-4=8+5=11-2=9+…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例2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13×5×6=13×(□×□)②19×□×□=19×(4×5)③25=□×□④16=□×□生1:……①②题是利用“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的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乘法口诀进行改写。师(指生1):你讲得好。那么大家一起来看看,25×16,可以怎样计算能使之简…  相似文献   

10.
《代数》第一册(下)第40页有一道题:“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对于这道题,常规的解法是:设大车、小车一次分别可运货X吨和y吨,根据题意列方程组解得x、y之值后,再求3x+5y的值.这种常规思路同学已经掌握、在此不再重复。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这道题能不能避开“求x、y的值”这一步,直接去求得3x+5y的值呢?当然能!你看:解(1)×7-(2)可得9x+15y=73.5两边再同时除以…  相似文献   

11.
巧求合数     
解答应用题,必须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有些题目的条件隐含较深,只有将其层层分析出来,才能找到解题途径。例有三个合数,它们之间任意两个数都互质。已知这三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0。这三个合数各是多少?分析与解:已知三个互为质数的合数最小公倍数是1800,根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若几个数互为质数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相乘积,可知这三个合数的相乘积是1800。如果把1800变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只有通过将1800分解质因数去寻找(1800=2×2×2×3×3×5×5)。不难看出1800含有三…  相似文献   

12.
你会解答吗?     
4初一年级1.若a>0,b<0,且a+b<0,则a、b、-a、-b的大小关系是2.计算:1995×19961996-1996×19951995.3.设有五个正整数,其中每四个数的和分别是75、79、82、86、90,求这五个数.4.观察下面两列数:2,7,12,17,22,27,32,37,42,…1,5,9,13,17,21,25,29,33,37,…不难看出,第1行的17与第二行的17为第1对相同的数,第1行的37与第2行的37为第2对相同的数,…,它们当中第1995对相同的数是..初二年级1.求的值.4.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AD=CD.求证:∠A+∠C=180°.你会解…  相似文献   

13.
完全平方数     
完全平方数是这样一种数:它可以写成一个正整数的平方.如:36=6×6,49=7×7.你知道下面几个好玩的事实吗?1.从1开始的n个奇数的和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即1+3+5+…+(2n-1)=n2.例如,1+3+5+7+9=25.2.每一个完全平方数的末位数是0,1,4,5,或9.3.每一个完全平方数要么能被3整除,要么减去1能被3整除.4.每一个完全平方数要么能被4整除,要么减去1能被4整除.5.每一个完全平方数要么能被5整除,要么加上1或减去1能被5整除.完全平方数@田各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讲的是两步式题混合运算。教者通过例题“7×8+30”,讲清了“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练习“8+9×6”。全班有近一半的学生(其中包括成绩优秀的学生)是这么做的:8+9×6=54+8=62。结果无疑是对的。从过程上看,54与8交换一下位置似乎更为妥当些。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后面学生马上就要学习加法的交换律,到时道理自然会明白的,说不定这里还是学生的一个创新。可能是有鉴于此吧,教者只是再次强调要先算“9×6”后,也就过去了。接下来的第二道练习题是:…  相似文献   

15.
新颖别致的融思考性、趣味性、技巧性于一炉的竞赛题,解题策略很多。分组法是其中的一种。例11+2-3-4+5+6-7-8+9+10-11-12+…+1997+1998-1999-2000+2001+2002等于多少?分析与解:除首尾两项之外,其余各项依次每四项分为一组,每组的计算结果都为0:2-3-4+5=0,6-7-8+9=0,……1994-1995-1996+1997=0,1998-1999-2000+2001=0,整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等于首、尾两数之和。即原式=1+(2-3-4+5)+(6-7…  相似文献   

16.
“数的整除”单元练习题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小学王燕宁,黄汉英一、直接写出得数0.9÷3=1÷8=6.4÷0.8=0.25÷5=1÷0.02=0.46×0.2=1.34×4×2.5=0.8×2÷0.8×2=X-1.2=1.80.6+x=1x÷0.25=4...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教师节。下面算式中“庆祝教师节”五个汉字分别代表5个不同的数字。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才等于2003?再请你在八个8和一个2之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算出的结果分别等于9、10、18(即9月10日第18个教师节)。很有挑战性哦,动手试试吧!庆2+祝2÷教2-师2×节2+2=2003(年)88888888=9(月)88888888=10(日)88888888=18(个)娱乐城答案:《“庆祝教师节”趣题》:452+102÷22-72×12+2=2003(年)8+8…  相似文献   

18.
[题目]在如表1所示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表格中每行、每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一般解法]先求出第一列的三个数的和是134 139 132=405,再根据每行、每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便可求出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与猜想     
猜想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高斯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谈不上科学的发现.”近年来,一些注重考查探索与猜想能力的创新试题频频出现.请看几例.例1观察下列数表:根据数表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第n行与第n列交叉点上的数应为(用含有正整数n的式子表示).探索:从第一行、第一列开始,交叉点上的数依次为1、3、5、7,由此可以猜想:第六行、第六列交叉点上的数为11,第n行、第n列交叉点上的数为2n-1.例2下表为杨辉三角系数表,它的作用是指导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值得引起教与学的重视.第25题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污损的下表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同时,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且有统计思想的好题,同时考查了方程思想,而且难度不大.设投进3个球与4个球的人数分别为x、y人,则3x+4y+5×2x+y+2=3.5,①0×1+1×2+2×7+×3x+4y1+2+7+x+y=2.5. ②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