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新生儿死亡率、儿童营养不良症和各类感染性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而由此带来的各类疾病也日益显现,环境铅污染引起的儿童铅损伤就是一个突出问题。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融入人体内可导致多种脏器损害。极低浓度的铅即可导致妇女不育、流产和早产,使死胎、畸胎和低能儿的出生率明显升高。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快的特点,对铅毒性特别敏感,铅毒极易透过小儿发育尚不完善的血脑屏障损害大脑,从而导致儿童智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铅是一种对神经系统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儿童体内最好一点铅都没有。国际公认把血液中的铅含量超过100微克/升称为儿童铅中毒。儿童容易铅中毒这是因为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中,血脑屏障机制尚未发育完善,铅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同时,铅在空气中  相似文献   

3.
铅是一种具有强烈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而儿童的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铅毒特别敏感。即使儿童是处在极低水平的铅环境中,也会造成智力下降和行为异常。要解决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最好的办法是彻底消除环境中的铅污染。例如,1997年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就是为保护环境、造福儿童所做的一件实事。但是,铅的用途极其广泛,含铅汽油仅仅是环境铅污染的一个方面,所以实行了汽油无铅化,不等于解决了环境铅污染的所有问题。目前,如果能做到以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铅毒对儿童的危害。1.勤洗手俗话说“病从口入”,铅也…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铅的大量开采和应用,环境中的铅污染也日愈严重。铅的职业危害早已被认识,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铅对儿童的危害更大,更广泛,儿童铅中毒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认识铅毒的危害,了解国内外铅中毒的现状及研究新进展,并通过健康教育、环境干预、药物治疗相结合来防治儿童铅中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铅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善,解毒功能也未发育到能够应付进入体内的某些毒物的完善程度,保护敏感组织的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成熟较晚,中枢神经系统也比较脆弱。因此,儿童对铅的敏感性比成人要高。铅在小儿肠道较易被吸收,一般  相似文献   

6.
警惕儿童铅损伤文/王丽瑛铅是一种有毒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体危害较大,影响人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尤其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危害更大(铅在儿童体内的吸收率和存留时间是成人的5倍~8倍)。儿童血液中铅限量应在10μg(微克)/dl(分...  相似文献   

7.
根据5月1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一份告,一项最大的医学临床试验表明:儿童在中度铅毒后,即使立即接受药物治疗将铅从血液中排除,他们仍将承受持续的脑损伤痛苦.专家们说,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要防止铅中毒造成的永久性脑损伤,首要的是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铅中毒的问题常常被家长忽视,甚至宝宝已经受到铅毒伤害时还浑然不知。这是由于铅中毒是一种隐性过程,短期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显著的影响,所以不被人们重视。但对儿童来说,铅的伤害却是直接的、严重的。铅中毒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智力迟钝、行为问题及发育受阻等症状。极端严重的铅中毒将导致患儿抽搐、昏  相似文献   

9.
铅是惟一一种对人体没有任何用处的重金属。相反,人体内含铅量超标,将严重影响神经、生殖和泌尿系统。伴随着环境恶化和空气污染。越来越多的铅污染源威胁人们的健康。由于铅毒的持久性,一旦进入人体,依靠自身力量将其完全排除很困难,所以当务之急是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铅对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因为儿童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以上,解毒与排毒功能又比成人差得多。所以,儿童年龄越小,对铅越敏感,铅对其危害性也越大。慢性铅积累性中毒,能使稚嫩的神经细胞受损伤,致使感觉、心理等功能发生异常。出现烦躁、嗜睡、多动、注意力分散、食欲不振、便秘、失眠等症状。有关研究、调查表明,铅害令人吃惊,有的城市50%以上儿童的血铅不同程度地超过了标准含量。儿童血铅每上升10微克/分升,智商就要减少6-7分,成人后身高将降低1.3公分。所以我们应认识含铅物品的潜在危害,采取积极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提要》是为了帮助小学毕业班进行复习教学编写的.《提要》以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为指导,紧扣全国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贯彻“少、精、活”的原则。《提要》将小学阶段分散学习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和提炼,在每章开头编有知识体系结构图,用于帮助师生了解知识的概貌和理清知识的“脉络”。在编写过程中,《提要》扬弃了单纯汇集“死”知识和面面俱到的作法,力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揭示知识规律,重视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训练。《提要》尽量采用了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形式来组织复习内容,但苦于篇幅的限制,未配置足够的习题.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可自行选编习题,以弥补《提要》之不足.参加本《提要》编写的有曾华涛、杨志渊、涂天任。  相似文献   

12.
我们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按照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编写了《小学数学复习提要》。《提要》的编写体例是:以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和几何初步知识五个部分为主线,将珠算、计量单位等有关知识分述于有关部分;各部分的编写结构,均分复习提要和复习提示两个方面。复习提要旨在概略地揭示课本内容的要点及其结构,在此基础上具体叙述知识和相应能力的复习要求;复习提示则涉及知识的纵横联系、基本训练的要领及复习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提要》力求使学生对小学数学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而有重点的复习,希望能对各校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一道提高儿童学习知识能力的鸡汤,童话让儿童在游戏中启迪智慧,童话是儿童学习创作的源泉,童话让儿童学会了审美,在通话世界里懂得引入科学知识,那比枯燥的灌输好上一千倍。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正式公布以来,不少读者来信询问如何在现行教材的教学中有机地、适当地向学生传授《提要》所涉及的语法知识。为此,我们特地约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黄成稳同志撰写一组专题文章,帮助大家理解《提要》的内容要点,并对如何结合初中知识短文的教学传授《提要》知识进行指导。这组文章本刊计划每期登载一篇,本年度内登载完毕。  相似文献   

15.
大地含有丰富的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超标农药的 应用,大量的铅进人环境和大气,污染了食品和饮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环境污染是对儿童的最大危险。 环境,污染无处不在: 1食品污染。爆米花、松花蛋及喷洒了杀虫剂的水果都含有铅。而铅的半衰期长达14年,也就是说在不继续遭受铅污染的条件下,骨骼内的铅要经过14年,才能排除一半!因此,人体中的铅浓度通常是环境中的5倍 2大气中的铅。我国大气环境中铅高达5500万吨,主要为工业与交通污染; 3环境媒介中的铅。地球上每年会产生40万吨铅尘,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这…  相似文献   

16.
本《提要》是省教育厅委托《江西教育》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提要》以部颁《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材为依据,贯彻“少、精活”的原则,其内容和形式,力图体现以下设想:1.突出重点,揭示知识规律。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许多相关知识是分散在不同年级出现的。到了总复习阶段,就有必要把这些分散学习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和提炼。《提要》在每单元开头编有的知识体系框图,就是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下补血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的膜透性,结果表明:铅胁迫对补血草的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幼苗苗长具有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对幼苗根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大小.而根长的变化可作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幼苗的膜透性的影响是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膜的通透性增加,选择通透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①本复习提要是帮助函授学员复习《简师函授数学第二册》(原省中小学教学辅导部1980年编),迎接全省中师函授单科结业统一考试而编写的.②本提要将简师函授数学第二册概括为五个方面,各部分复习提要后均附有一定数量复习题,用以检验学员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教材是复习的依据,本提要是复习的线索。其中所列举的定义、定理、法则和公式是复习的重点。要求简洁、准确地叙述每一定义,会证明基本定理和推演基本公式。不能离开课本而背诵提要;也不能忽视基本理论而埋头解题。  相似文献   

19.
简单地说,铅中毒就是血液中含过量的铅。世界卫生组织对血铅含量的安全标准是10微克每分升,高于这个标准就属于铅中毒。铅中毒对儿童的智能发展、身体发育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儿童摄入的铅主要来自环境。铅多集聚在贴近地面1米左右的大气中,离地面越近,铅的浓度越高,而距地面1米处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带。因此,儿童从空气中所吸入的铅比成人高数倍。此外,儿童特有的手——口行为也造成儿童较其他人群有更多接触铅的机会。防治儿童铅中毒的重点在于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婴幼儿不吸吮手指,不将异物放入口中,进食前必须洗手。家长要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口中的物品。食品及婴儿的餐具要随时盖好,以免尘土落入。指甲缝是特别容  相似文献   

20.
《铅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及其预防的系列研究》第一完成人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沈晓明教授。儿童铅中毒防治有利于提高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减少因铅中毒所造成的弱智人口,其研究属儿童保健的新课题——儿童环境医学。该研究通过铅对学龄前儿童及胎儿期铅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