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读”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主要方式,通过扎实有效的序列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语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遵循这一轨迹,通过系统地介绍“导读法”,改善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进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周玉明 《湖南教育》2005,(19):34-34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材中包含艰深晦涩词语较少的课文,特别是“自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正文前面的“阅读指导”、正文后面的“知识短文”“图画说明”“注释”及课后“练习题”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新标准》在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和途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随之形成,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篇教学”中要注意“先博后精”、以学生为主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学会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是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认读能力、理解能和、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是构成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品词评句、整体把握章、比较阅读和想象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养成课外阅读时“手到”的习惯,使学生成为“会阅读”的人。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规定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近年来,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尝试着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疑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并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 《双语学习》2007,(7M):14-15
在韩国语教学中对汉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是韩国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由于韩国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的应用、开阔韩国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也推动韩国语教学实践的发展。近些年来,对韩国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在韩国语教学中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相对来说欠缺。因此,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学生学习中普遍感到的难点之一。从高考角度看,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是考生“抓分”的一大板块。因此,搞好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出于好心,字字解释,句句翻译,教师吃力,学生被动,很难激发学生求知识欲,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就很难提高。要想克服积弊,只有教师“执教得法,授人以渔”,把立足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上;学生有了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再因势利导,不断鼓励,  相似文献   

11.
语课堂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也是引领学生认识古今中外学大师,进入真、善、美世界的桥梁,理应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艺术殿堂。曾祥芹教授说:“阅读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培养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情操,终极目标在于创造”。因此,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是我们语教学改革中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曾玉娟 《广东教育》2006,(11):30-30
“得阅读则安天下”之说虽较为偏颇,但却说明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以下两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加强方法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两项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训练、培养被大多数语文教师所重视,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培养往往被教师淡漠,这就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重作文,轻阅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现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与方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本作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让其“读”有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则应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地指导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能使学生抓住课中心,学会找出各种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过程能实现由教师教转为学生学,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新理念。因此,加强阅读指导与能力培养是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16.
张希蕊 《考试周刊》2013,(87):27-28
纵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许多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被遗忘的角落。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能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广大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当前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状况。针对性地拟定措施,优化教学工作,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培养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强调 :教育过程应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获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 ,学习运用祖国语言 ,学习怎样读书。长期以来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形成了一个基本定型的模式 :师生读课文———学生学习字词———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学生“容器”般地接受讲解———教师总结课文。在这样的一个阅读教学模式下 ,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 ,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阅读能力无从培养 ,语文素养得不到…  相似文献   

18.
李伟青 《现代教育》2003,(17):71-71
阅读历来被尊为语文“学习之母、教学之本”,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阅读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重中之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又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语教学要优化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开放语教学课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现就结合我校“探究-反思-发展”课题,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教学的中心。《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阅读”这个基本手段,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基本阅读能力,以及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由是,我们不难理解体验、感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是阅读教学的着眼点与归宿。在这种新的理念引导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精彩纷呈,闪耀着智慧的光华,洋溢着生命的体验,学生们一个个主动、生动、能动地学习。然而,细心地审视当前的阅读教学行为。我们同时惊异地看到,在批判传统与反思现实的旗帜下,阅读教学在不经意间有点偏离了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