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大批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习化社会的主渠道——成人教育就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完善成人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其教育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精辟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民主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还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中,民主法治都被摆在第一条。本文主要从民主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关系及如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法治是民主的根本保障。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的民主法治形态就是宪政。社会主义宪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这是社…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社会理想。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基本价值与基本特征。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公平正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重要性也愈益凸显。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峰 《中国职工教育》2007,(11):18-18,2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企业的建设方兴未艾,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旅客列车,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组成部分的大众化交通工具,应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但法治社会并非是完整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抓好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构建法律与道德的良性互补关系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这些特征和要求,离不开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没有教育的支撑,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