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闲读偶记     
韦柰: 《我的外祖父俞平伯》 俞平伯是一个值得了解、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他1919年(即发生五四运动那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即投人新文化运动,于文学创作、文史研究等方面都有突出建树,影响深远,自1954年直到“文化大革命”,一再受到批判、否定,声名狼藉。近年来,他的红学著作、散文作品,又大量印行,几乎“热”起来。他的一生(特别是后半生),风波迭起,几经浮沉。这当然是社会造成的。知识分子的命运(特别是像俞平伯这样的大知识分子的命运)自己不能当家,不得不听凭他人和社会摆布。俞平伯是一个典型,或者说是一个标本。他于1990年10月行年九十而殁。漫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3.
“政治家办报”是毛主席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毛主席对人民日报的宣传工作不满意。为了让人民日报的同志惊醒过来,毛主席十分严厉地批评他们不是政治家办报。甚至不是书生办报,而是死人办报。据吴冷西同志在《忆毛主席》一书中回忆。突出地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是1957年6月13日。组织上安排他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冷静的促进派1958年10月25日上午,毛主席秘书通知我,说毛主席要找我和田家英谈话。我原以为,大概是谈发表毛主席的《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两周前毛主席要我和田家英把《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的毛主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加以补充(主要是增加1957年和1958年的言论),并用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个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的喜讯传来,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喜悦。我手捧红宝书,心向红太阳,更加怀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多少幸福的往事,一齐涌上心头。特别难忘的是一九六○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发行时,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日夜操劳的情况下,却惦念着我这个在旧社会苦水中泡大的穷孩子。这年十二月八日,他老人家嘱咐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给我寄来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我手捧宝书,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激动的热泪夺眶而出,幸福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妈妈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一年春,在毛主席家当媬姆,一九三○年十月和杨开慧同志一起坐牢,解放后,毛主席给了我们全家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四次接见了我妈妈。敬爱的毛主席呵!是您老人家把我从旧社会讨米要饭的苦难中救了出来,是您老人家给了我们全家以幸福和温暖,是您老人家把我送进人民的学校读书。为了使我好好学习,您老人家又特地寄给我光辉的宝书,我深深地感到,不只是您老人家对我个人的亲切关怀,而是  相似文献   

6.
一、冯金声其人年已72岁的冯金声幼时读过几年的私塾。20世纪70年代初,因他有些文化,村里让他当上了学习读报员。1971年的一天,他比着报纸上新闻稿件的样子写了一篇《毛主席著作需勤学》的稿子。不久,此稿在《南阳日报》上发表,报社还给他寄来了0.9元的稿费。顿时,冯金声居住的好庄村热闹起来,人们奔走相告:冯金声上报纸了。也就是这篇小稿件,引导着冯金声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有耕耘就有收获。从此,冯金声写新闻一发而不可收。30年来,他常常利用农闲时间走东串西去采访,深夜孤灯驱寂寞。他先后在《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7.
读了文摘报2001年11月1日第1897期第六版《一枚罕见的毛泽东印章》一文,大惑不解,对文中所提:“中华第一章”不知从何说起? 据载:1959年国画家傅抱石为毛泽东主席刻制了一枚“5厘米”见方的名章,拟在毛主席为《江山如此多娇》画面题书落款后盖上,但未被本人认可,主席说自己从不用章。这一意见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后来傅先生“想将此印赠送给主席”,毛主席就此请人带了口信,说自己“一生没有用过私章,还是劳请先生代为保存”。当年年底,毛主席与先生见面,谈及此章:“如果我当皇帝,此印赚小。如果我是普…  相似文献   

8.
相貌     
现代作家的相貌我最喜欢的是俞平伯,他的相貌非常有古意,这是一张悟透了“福兮祸之所倚”的脸,也是一张“交游寥落似晨星”的脸,同时也是一张我豁出去了又淡定从容的脸,这张脸不知经过了怎样的明月清风与大浪淘沙,把古意一直坚持到了1990年。据说,俞平伯最后几年在台历或纸片上顺手写下不少随感,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心静自然凉,丁卯年十月四日记”,“梦见横额‘如归室’,己巳年夏五月”,“人心似水,民动如烟”等等。  相似文献   

9.
我60年代初对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产生了兴趣,当时买了三本这方面的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线装本,一本是《毛主席诗词手书选集》,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试解》。三十多年来,我虽然调动不少单位,也丢失了不少书,但毛主席诗词这三本书,一直保存至今。有空余之时就翻翻看看,有时也仿照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练上几笔。最初练的是“毛泽东”这几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连接得很好,写得也很好,很有意思。后来我就学仿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这是我近几年经常练,练得最多的几个字。有时毛主席诗词手书也临习写一写。特别是毛主席诗词…  相似文献   

10.
冷静的促进派 1958年10月25日上午,毛主席秘书通知我,说毛主席要找我和田家英谈话。我原以为,大概是谈发表毛主席的《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两周前毛主席要我和田家英把《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的毛主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加以补充(主要是增加1957年和1958年的言论),并用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个按语,在报上发表。加以过去几个月中,从8月下旬炮打金门、马祖开始,毛主席十分注意国际问题,所以我想大概是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