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如何正确地处理标题末尾的标点符号张亚拉我把一本编辑好的书稿送去校对,返回的稿子中校者把所有标题末尾的标点符号一律取消,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如何正确地处理标题末尾的标点符号。江建名先生在《著编译审校指南》中曾经指出:“标题中间可以加标点符号,除插题外,标...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编辑部队来稿和与基层报道员交流时。发现一个不太好的倾向:不少报道员只重视稿子发没发,发在什么位置.而不重视自己稿子的质量。有的同志甚至都不愿意按照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仅仅满足于稿子发表了.领导交给的报道任务完成了.而不太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更不重视新闻业务的研究。究其原因.是一些报道员把我们从事的新闻工作看轻了。没有看到做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看了《新闻与成才》新开辟的“编辑看稿札记”专栏,作为报道员,我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心里透明了许多,以前对军报太多的偏见也随之烟消云散。“编辑看稿札记”为报道员和编辑架起一座“连心桥”。说实话,当我们把一份份稿件邮给你们,都希望自己的稿子能变成铅字,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仍然不见稿子上报,心里面便会产生很多对编辑们的偏见和不切实际的看法,而这些看法的理由大多是:编辑跟咱不熟,稿子再好也不会上报;给编辑们送点礼稿子肯定能登;再加上一些谣言:某团宣传干事花了多少钱才在报纸上登了个“豆腐块”;“要想稿…  相似文献   

4.
“现在登篇稿子没有关系可真难啊!”很多通讯员发出如此的感叹。然而,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业余报道员只要写出高质量的稿子,并非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编辑同志是认稿不认人的。我是刚步入报道行列不久的业余报道员,也曾怨过编辑为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中的连字线韩起城编者按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已经公布实施近4年。它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具有规范的作用。由于科技出版物自身的特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可能还有不完全适应的地方。这里发表的韩起城同志和秦秉让同志的两篇文章就指出,在科技出版物中...  相似文献   

6.
谢顾问:一个老通讯员告诉我,“初学写稿要多写,登稿子要靠碰”。我一想也是,有时自以为写得不错的稿子报社不用,而不费大劲的稿子却被刊用了,这不是“碰”中的吗?不知这种看法对不对。84806部队车宗友辛宗友同志:恕我直言,“登稿子要靠碰”的看法是不对的,同时,对自己提高写作能力也并无好处。要知道,一篇稿子在版面上变成错字,是要经过编辑精。:筛选(有时选中的比例仅在1%以下)和删改,经过组长、部主任及社领导严格把关的,质量差的稿子即使一时蒙过编辑的眼睛,《终也会在层层审查把关中被淘汰。这就告诉我们,稿件见报…  相似文献   

7.
不了解编辑工作的人,往往免不了有一肚子意见。这也难怪,从业余作者的角度来看,工作之余,熬更守夜,辛辛苦苦地写了稿子寄出去,没有得到发表,就自以为是编辑同志缺少“慧眼”,不识货,心里也就不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与汉语语法知识卢祥之许多编辑家都提倡做编辑工作的同志,要学习一些汉语语法知识,这是因为做编辑就要改稿子,改稿的目的无非是让稿子质量更好,这就涉及到要讲求汉语语法规范的问题。什么是汉语语法呢广语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语法本身,一个指语法书。简单...  相似文献   

9.
谢顾问:常听一些编辑在评论我的稿子时说:“你的稿子写的都是好人好事,很难见报。”我不明白:为什么“好人好事”稿难以见报?(沈阳)海松海松同志:一般说来,写好人好事的稿子是难以见报的,特别是为全国全军性的大报投稿。这是为什么呢?据编辑们讲,凡写好人好事的稿件,往往有以下弱点:一是新闻事实不突出不显著。新闻媒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应当是显著的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新闻事实,尤其是全国性的报刊、电台、电视台,要求新闻事实更重大更显赫更过硬一些。倘若是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如扶老携幼、拾金(小量的)不昧、助人为乐等…  相似文献   

10.
引文标点符号的规范韦建培编者按: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作者、编辑对标点符号的应用不太重视,甚至随意乱用,往往使文章发生歧义。本文就引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全面地列出了常见的一些错...  相似文献   

11.
谢顾问:每逢我写了稿子拿给新闻干事看时,新闻干事总是说“稿子平淡”;倘若寄给编辑,编辑也会因其“平淡”不予编发,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克服稿件平淡呢?战士张正军张正军同志: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淡则无奇无趣无味无价值。因此,平淡确实是写作之大忌。然而,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平淡又是个常见病、慢性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急于求成。克服稿件平淡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窍门,只能靠自己在写作实践中摸索。这里,我只能提一些方法供你参考。一、事例要精选。一般…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笔者常常见到记者稿件中存在提法不当,常识性错误,使用字、词、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符号不准确或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给报纸出版质量带来隐患。现就一些常见问题作几点提醒和说明,供大家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参考。一、某些具有政治性的提法不妥当党报是党的喉舌,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党的声音的工具,在宣传口径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要严格执行相关保密条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我们有些通讯员同志写稿不太注意文面,不是书写格式不规范,就是书写潦草,或涂抹得难以辨认。文面不清洁,不光给编辑阅稿编稿带来困难,而且也给自己的文章带来不好的影响。即使选材取事精当,谋篇布局新巧,但由于“蓬头垢面”,编辑难以卒读,就难以被采用了。其实格式凌乱,书写潦草,标点使用不当等,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恰恰是作者基本功底浅,工作粗  相似文献   

14.
规范再规范     
我是吉林省桦甸市《桦甸日 报》的一名普通编辑、记者。也是贵刊的多年订户。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我除了喜欢阅读贵刊每一期的文章外。还格外关注贵刊的有关数字用法等规范问题。仅以2000年第6期为例,找出一些自认为数字等用法不规范的示例,向贵刊提出来,仅供你们今后编稿出版时参考,使贵刊在数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上,规范再规范。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下文简称《规定》)8.6规定: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因此第3页正文第2自然段第2行中的“今年1-4月”应改为“今年…  相似文献   

15.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中的连字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已经公布实施近4年。它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具有规范的作用。由于科技出版物自身的特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可能还有不完全适应的地方。这里发表的韩起城同志和秦秉让同志的两篇文章就指出,在科技出版物中应该把连接号和起止号加以区别。编辑部还就此问题征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研究员厉兵同志,请他谈谈这方面的意见。下面同时刊载这三篇短文,以期引发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17.
学习运用标点符号:是件很严肃的事儿,可很多报道员在实际新闻写作中,未引起重视。 郭沫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标点好象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 事实的确如此,标点符号运用得好了,无论从文章的文采上,还是从稿子的见报率上,都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8.
《科技报刊研究》2001,(2):14-17
说明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国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三十多年来,文字的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有某些发展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列14种符号,现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简化了说明;更换了例句;针对书写排印改为横行某些说法也作了相应的改动。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采访业务学习会上,有的同志抱怨说:“稿子写出来了,好久上不了版面,常常被挤掉。”在场的一位具有丰富采访经验的报社领导同志很干脆地说:“那你就写别人挤不掉的稿子嘛。”我以为这句话值得写在采访手册的扉页上。当然,采编之间的这种普遍和久已存在的矛盾,也并非这么一来便可获得完满的解决。而且,对待具体情况也应该作具体分析。这里,不应排斥编辑在选稿、组版上的某些失误乃至错误。比如,该登的不登,或者该早登的却延误了时机;标题该大的不大,该小的又未小;该突出处理的却捂在角落里等等。这类事也并不鲜见。但就总体说来,一张报纸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20.
不当嘴把式     
编辑自然是以编稿为主的.不像记者以写稿为主。那么,是否编辑只会改别人的稿子,或指导别人改稿子,就算合格了呢?不然。先听听一位作者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吧:“我尊敬每一位编辑,但不佩服每一位编辑。有的编辑不过是嘴把式,谈起别人的稿子头头是道,鸡蛋里也能找出骨头。可自己呢,却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你既然不会写,又有什么资格修改或指导我修改我的文章呢?”话虽尖刻了一些,然而对我们编辑来说,实属苦口良药。其实,从来都不会写文章的编辑是没有的,绝大多数编辑都有从写到编的经历,只不过有的人自当了编辑之后,手变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