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婷婷 《青年记者》2017,(15):90-91
付费墙模式是报纸为其数字内容建立有价阅读系统的产物,标志着传统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也是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的必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报纸都曾尝试建立付费墙,但是热潮过后,部分报纸又重新回归数字内容免费阅读.媒介融合趋势下,理性看待付费墙模式,寻求新的发展策略,是推进传统报纸市场化生存与转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人民日报》数字版开始收费。之前《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报刊坚持网上收费阅读,英国《卫报》推出iphone收费读报服务,德国有报纸网络版尝试收费,《纽约时报》等也相继要对网站进行收费。实际上,我国有的地区如温州主要报纸早就尝试报纸网上发行,各地先后创办的手机报也已经成功建立收费模式并多数赢利。  相似文献   

3.
给人印象一向比较保守的英国报纸实现形色化以后,一向积极进取的美国报纸,却因为它的“霸主”《纽约时报》的顽强抵抗,在彩色化方面显得步履蹒跚了。好在《纽约时报》在这个问题上终于有所“觉悟”,美国报纸的彩色化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加快步伐。美国报纸出现彩色版,开始于1982年创刊的美国第一家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甘尼特报团创办)。它的创刊号大胆使用了多种颜色装饰很大的立体全国气象图,版面相当漂亮,他习惯于“黑色艺术”的报纸读者感到面目一新。这种新方式亦成为《今日美国》  相似文献   

4.
报纸网站收费阅读一直是传媒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时代》总编辑沃尔特·艾萨克和《华尔街日报》原首席执行官彼得·卡恩都赞同新闻网站的付费阅读,传媒大亨默多克也多次公开表示赞成报纸网站收费.但其实施过程困难重重:1996年,《纽约时报》网站尝试付费阅读,随后不久便停止收费.2005年,《纽约时报》网站对《时报选粹》实施收费,2007年恢复免费,现在又收费.《纽约时报》网站付费阅读的波折、《华尔街日报》网站对付费阅读的坚持,以及其他新闻网站在利益与风险之间选择的焦虑,都凸显出新闻网站付费阅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资讯     
《新闻前哨》2014,(3):6-6
《纽约时报》网络版改版时隔八年,《纽约时报》网络版再次改版,引发了整个新闻行业的广泛关注.该公司数字产品和服务执行副总裁丹尼斯.沃伦表示,《纽约时报》已经对内页和主页进行了改版.并重新设计各个板块,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晰和更具互动性的体验虽然新版页面仍然保留了印刷版报纸的部分感觉.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官方网站宣布,将于明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制作网络版报纸。当版面缩小了一英寸半的《纽约时报》面世时,《编辑和出版商》杂志高级编辑乔·斯特鲁普曾发出:今日缩小,明日消失?的焦虑。此时,传媒大亨默多克站出来了。他在演讲中表示:与报业‘悲观论’  相似文献   

7.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4,(7):5-6
《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据报道,美国人通过报纸获取大部分新闻信息的比例已经不到30%,其中,《纽约时报》(NY Times)、雅虎新闻(Yahoo News)、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赫芬顿邮报》(Huffpost)的业绩表现里,《纽约时报》已不那么显眼。当然,相比于一些仅仅是在智能手机上复制报纸物理阅读体验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表现算是个中翘楚,尤其是《纽约时报》,今年3月,该网站月独立访客达到了2740万人,但是从数据来看,《纽约时报》转型互联网没有想象中成功。  相似文献   

8.
德国《图片报》从网络版开始进行试点,成功探索出了网络版收费阅读模式.从201 3年6月11日开始,《图片报》网络版启动付费墙收费系统,即每天80%的新闻是免费的,但有15~20篇文章是需要付费阅读的,这种模式被称为“图片报+”(Bild Plus).《图片报》网络版总编辑曼弗雷德·哈特先生将其称为“柔性付费墙”.  相似文献   

9.
电子报热潮中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兰 《传媒》2006,(8):66-66
《解放日报》全球首推电子报、实现无纸化阅读;比利时的著名财经类报纸《时报》(DeTijd),已经开始了电子报纸版本的测试;《国际先驱论坛报》在进行相关谈判,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行与DeTijd使用技术相同的电子报纸;法国著名经济报刊《回声报》(LesEchos),德国的国际报业与传媒商业科技协会(IFRA)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都计划在今年开始大规模地试用阅读器;索尼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自己的电子报纸设备,它能够下载图书、报纸、播客,价格约为400美元.这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向世人展示着电子报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法制报》等单位率先利用网络平台推出了报纸网络版。其他兄弟单位亦不甘落伍,纷纷搭乘INTERNET快车,一时间,“电子版”、“网络版”令人耳熟能详。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报业同仁认为报纸与网络版同步会加剧该报纸发行量的下降趋势,就是说,报纸的赢利会有所下降。那么,是不是报纸接受了因特网就一定会影响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呢?答案是肯定的。现讲国外几种主要的网络版报纸的经济增长模式介绍如下: 一、广告费 免费的报纸网络版会吸引众多的浏览者前来站点阅读。网…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纽约时报》就想拥有一份国际性报纸,数年来它南征北战以了却心愿。60年代,《纽约时报》国际版创办,在亏损数百万美金之后,开始觊觎《国际先驱论坛报》欧洲版(以下简称《论坛报》)。全面接管2002年,《纽约时报》时任执行总编雷恩斯开始与苏兹伯格密谋接管《论坛报》之事。他们先是购买了《华盛顿邮报》持有的《国际先驱论坛报》50%的股份,进而完全控制了这份立足巴黎的报纸。1.《纽约时报》的全球战略2004年,雷恩斯在《大西洋月刊》撰文说,之前的10年里,一项使《纽约时报》成为一家真正全球新闻机构的核心战略一直在…  相似文献   

12.
闫月英  王娟  丁梅 《新闻知识》2012,(6):49-50,20
本文以2011年3月后改版的《纽约时报》网络版为个案,考察了《纽约时报》网络版的融合报道及其传播,其特点呈现为不同手段、不同内容的纵深融合,强调受众参与与视觉化呈现的新闻讲述,及对移动终端开发利用的注重。  相似文献   

13.
陈颖 《青年记者》2005,(6):77-78
1996年8月19日,西方主流媒体_的典范——《纽约时报》庆祝阿道夫·奥茨(Adolophs·ochs)家族经营这份报纸100周年。1951年《纽约时报》也曾庆祝过报纸创立100周年,而这次的庆祝,主要是强调奥茨和他传承下来的家族与《纽约时报》的关系。家族拥有报纸一向是美国的普遍现象,可经历几代,依然保持着舆论领袖地位的报业集团寥寥无几。而《纽约时报》则以其理性、权威性立足于西方主流媒体100余年,成为一张无论是它的对手还是它的敌人都会对其表示敬意的报纸。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报:报业“惊雷”胡冬青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上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电子报这一旋风冲击着传统的纸介报纸,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域。根据统计,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大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每日电讯...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纽约时报》就想拥有一份国际性报纸,数年来它南征北战以了却心愿. 60年代,《纽约时报》国际版创办,在亏损数百万美金之后,开始觊觎《国际先驱论坛报》欧洲版(以下简称《论坛报》).  相似文献   

16.
动态     
纽约时报网络版2011年收费美国纽约时报集团1月20日宣布,纽约时报将从2011年开始对在线读者征费。该报在线读者每月可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超过定量就需付费;不过,纽约时报订户将可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外的一些报纸网络版纷纷由免费阅读改为收费阅读,国内的一些报社也多次提出要对网络版读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本刊最近就报纸网络版收费问题做了一个小型网上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8.
泉中 《新闻前哨》2011,(3):21-21
据英国《经济学人》日前报道,英国是世界上报纸行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但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侵入,英国报纸业目前正面临最严酷的考验。为走出困境,英国的报纸业开始创新求生。其方式主要有三:一是推动报纸在线付费阅读:二是网络版与印刷版采用不同的办报风格;三是免费派送报纸以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末以来,美国的报纸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越来越差。为使报纸工作得到读者的监督,《纽约时报》的一位名叫 A·H·拉斯金的人于1967年6月11日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报业出了什么毛病》的文章。他希望报纸从自己组织的内部发展渠道来监督报道的质量和准确性。他建议报纸设立读者代表,并认为读者代表应由有新闻工作经验的、有权威的和能够听取读者意见的人来担任。同年同月,《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兼《路易斯维尔时报》的主编 N·E·艾萨克斯接受了上述建议,立即任命曾长期在信使报担任城市版主编的约翰·赫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出版人阿瑟·苏兹贝格宣称,《纽约时报》最终将会被网络版所取代。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1851年创刊,全美发行量位居三甲的《纽约时报》自觉危机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