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抄本行款、避讳方式、抄写时代等外证,从文本内证入手辨证吴晓铃旧藏道光人戬谷手抄之《红楼梦》戬本,既不属于脂抄本系列,又不同于程高本,而是属于《红楼梦》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系列;从破立两方面着手,论证戬抄本之底本当为东观阁本。否证了刘世德所谓"我更相信,戬本的底本(或其底本之底本)的年代是在乾隆年间,在程甲本问世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之前"之观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藏有《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一种。该本子共有三卷,系抄本,内有多处纪昀亲笔之文,为雇人誊抄、纪昀亲自校订之作。此本为《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初稿,亦即《阅微草堂笔记》版本体系中最早的抄本。这个本子展示出了《滦阳消夏录》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体系及纪昀的创作思想及创作过程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借用某一个版本细微之处的"独异"或几个本子的共有异文考索版本的嬗递关系,是清代朴学以来的传统,也曾经是很多古籍版本研究的途径之一。这种沿波逐流的考证版本的"探微"方法,曾在《红楼梦版本探微》一书中被推向了极致。笔者拈出该《探微》一书论及的几个具体例子,例证"探微"方法之弊端。  相似文献   

4.
宋淇是多才多艺的作家、翻译家,著名学者,尤其以他对《红楼梦》的研究著称。他对原著的诸多版本与霍克思英译本均有深入研究,并做出过精当评价。他熟知程本与脂本在语言、结构及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主要差别,尤其倚重甲戌、庚辰、戚序等重要抄本及其中脂评,他对霍译本的褒贬也多为结合底本歧异与脂评而谈,往往切中肯綮。鉴于他对原著艺术成就细致入微的了解与研究,他对霍克思译文中的精彩之处与"误译"的分析往往出自了解之同情,译者因此引为"同道",堪称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中越书籍交流的重镇,它不仅是越南使臣选购官书的重要地区,而且清代广东的地方文献曾影响了越南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木鱼书曾经在越南产生过深度影响,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木鱼书抄本《新出偷诗稿》即是这种影响的遗存,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越南重抄本木鱼书。木鱼南音《花笺记》还造就了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这体现了广东地方文学与越南民族文学的融合、交汇。从现存的越南古籍来看,广东的说唱文学曾随着越南华侨的步履而流传于海外,而越南的俗文学作品也曾在广东佛山大量刊刻过,联系中越文学交往、越南古籍在粤东的刊刻等其他因素来看,在清代存在着一条以广东为枢纽的中越书籍交流海上通道。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多关注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关注教育与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文章很少。文章通过考察"关学"的兴起、宗旨、特征及在地方社会传播的机构等,阐述和论证了关学理论及其传播对于地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为地方村落中个体的"德行",也表现为村落整体的特征,更表现为关中地方社会的特征。正是因为"德行",地方社会村落的再生产才得以继续,关中地方社会也得以成为独立的文化区域。  相似文献   

7.
"育人为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和"科学为根"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是早已被实践证明了两个极其重要的大学哲学观,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存在的根本以及大学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学逐渐融入到社会中去,面对外部世界越来越强烈的种种挑战和诱惑,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其突出表现是一些大学在积极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广泛需求的同时,不能自觉地坚守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时代呼唤当代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通过研究,人们认为,在当代,大学继续坚守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的关键是确立"‘文化为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这个崭新的大学哲学观,它既深深地蕴涵在"育人为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和"科学为根"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之中,又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大学理性正在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向和谐理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访问学者在本专业领域都有一定积累,从专业交流角度来讲完全具备实力与国际同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但由于语言、文化及项目时间与安排等因素的种种制约,许多访问学者未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访学时间更有效地展示与传播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以致很多访学都只是利用国际研究推动本土研究的单向收获。应通过自觉体现"文化自觉",参与社会活动规避"文化误读"和投身公益事业展示"文化理念"等方式提升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使中国学者成为有关中国问题对外传播的"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9.
芃凡 《职业圈》2011,(1):32-33
前段时间,腾讯与奇虎围绕QQ安全上演了一场昏天黑地的互联网商业大战,其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将数亿网民劫持卷入这场"不义之战",双方都置广大客户的利益于不顾,使出了"绑架"客户的杀手锏,极尽威逼、利诱、骚扰之能事,让广大用户好不烦恼。现代商业竞争一个极其重要的理念就是“客户为本”,  相似文献   

10.
初国卿 《文化学刊》2012,(6):189-191
暑热倦怠,拿出王羲之的《兰亭序》来看。此《兰亭序》为"坚净居丛帖"之《清乾隆内府摹刻落水兰亭并跋》。"坚净居丛帖"数种原本为启功所藏,北师大出版社的影印本精良考究,几与原拓相仿。每临习一过都要想一想这帖名中的"落水"二字,其中所包蕴的前尘影事一件件尤为让人感叹。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聚会“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在诗卷前写下一篇序言,即《兰亭序》。传说这篇手稿原迹已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埋人昭陵,后世仅有摹本和刻本流传。摹刻本有多种,其中摹本以冯承素的“神龙本”为佳,刻本以“定武本”最著名。  相似文献   

11.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3):117-123
要陇南白马藏族美术造型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与文化含义,尤其以人物面部造型中的"纵目"、"三目"等"目文化"现象最为独特,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同时《山海经》中也有"一目国"、"深目国"、"三目国"等奇异形象的描述。另外,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纹饰和造型也向我们流露出一些与氐羌民族"目文化"相关的视觉符号。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中的"目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傩面具造型中,另外在白马藏族的宗教造像和服饰图案中也有明显表现,体现出源自远古氐羌族群"目文化"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2.
祖丁远 《文化交流》2014,(11):63-66
张贤亮的去世,使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位优秀作家,更令我忆念,勾起当年我们一起畅谈的情景。我对张贤亮心仪很久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对张贤亮格外关注,他的小说我一本又一本地读,如《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及《绿化树》《肖尔布拉克》《习惯死亡》《早安,朋友》等等,读着他的小说,对他也就加深了印象。近年来,张贤亮两次来了南通。一次是2006年春风和煦的五月,江苏南通旅游文学论坛举行,邀请他来南通(那次还邀请了台湾诗人席慕容等),下榻于有斐大酒店;2007年4月,他来南通参加由铁凝主持的中国作家协会七届二次全委会,那次会上张贤亮是作协主席团委员。我们第二次会面畅谈,还是在那个有斐大酒店咖啡厅。2011年7月底,我去宁夏参加一次全国性文学笔会,有机会参观了他开创的"镇北堡影视城"。于是,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华夏影视城的真实印象!  相似文献   

13.
艾珺 《文化学刊》2013,(3):188-191
隐士之"隐",非但是一种行为、一种生活方式,亦一种境界,一种情趣。 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1693-1772)的《洄溪道情》有一首《隐居乐》,诗云: 避却红尘,觅个幽栖。绳床铺草。土壁涂泥。瓦盆贮酒。石瓮藏齑。笋皮为帽。荷叶裁衣。盛来麦饭滑。煮得菜根肥。想人生富贵繁华,谁能保得长相系。  相似文献   

14.
刘成 《职业圈》2011,(13):94-94
刘鹏凯系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心力管理》是他的第五本管理专著。心力管理既是方法也是艺术。《心力管理》"25法"将理论发生与自身示例相结合,将管理智慧进行了阐释。"衔石子法"用乌鸦喝水为喻,阐释企业如果不想办法喝到水,就不能生存;“脸谱法”用中国戏曲中的化妆造型为喻,说明在管理中,管理人既要会扮黑脸,又要会演红脸;“短信法”用发短信做例子,详述有时一条短信可以起到春雨润物的作用,温暖员工的心田。  相似文献   

15.
刘鹏凯系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心力管理》是他的第五本管理专著。心力管理既是方法也是艺术。《心力管理》"25法"将理论发生与自身示例相结合,将管理智慧进行了阐释。"衔石子法"用乌鸦喝水为喻,阐释企业如果不想办法喝到水,就不能生存;“脸谱法”用中国戏曲中的化妆造型为喻,说明在管理中,管理人既要会扮黑脸,又要会演红脸;“短信法”用发短信做例子,详述有时一条短信可以起到春雨润物的作用,温暖员工的心田。  相似文献   

16.
唐初文学观念的核心是反拨六朝文学,其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唐初史臣对近代历史的检讨。对于唐初文学观念的这一特征,以往文学研究界往往笼统地解释为唐初史臣出于"文学误国论"而向汉儒诗教说的简单复归,本文则通过对唐初史臣有关前朝政治与文学论述的辨析,指出诸家之间实有实质性差别,其中魏征等人立足政本理念的近代史观最终确定了初唐的思想价值框架,建构了初唐的文学感觉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王玉春 《文化学刊》2012,(6):149-154
《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乃至新闻传播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青年》创刊、转折与发展的精神历程中,主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但主撰的编辑思路并非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新青年》的编辑过程也不是主撰一人独断的,而导致《新青年》同人分裂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将一个包含着诸多矛盾的复杂历史事件归因为主撰个人"引领"的失误,既抹煞了历史的丰富性也遮蔽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珊 《文化学刊》2011,(2):41-43
声乐是一门歌唱艺术,歌唱时的情感是歌唱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本文通过自己在声乐教学中发现的"歌唱时的情感表达和歌唱时缺少情感表达这一事实现象"来进行分析与论证,以及在教学中得来的实践经历,希望有助于在日后为热爱声乐艺术的人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家埠年画作为民间孕育出的极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曾一度对人民的世俗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该文针对杨家埠年画转化呈现方式单一、脱离市场、淡出大众视野等一系列问题,将杨家埠年画与儿童绘本相结合,探索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儿童阅读绘本上应用的意义与方法,力求为杨家埠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段艳萍 《文化学刊》2010,(5):176-179
对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研究,学术界大多围绕西方政治理论,其研究框架以"国家—社会"二元论为基点。然而随着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这一根植于西方社会实际的、简单对立的二元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中的权力特征。本文就传统中国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类型作简单的梳理,并提出由国家势力、绅权和族权所组成的双向流动的"工"型权力结构在解释乡村权力结构时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