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文学欣赏是欣赏主体的一次游戏活动。在这场游戏中,儿童读者一方面表现出比成人更为积极忘我的参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并非有意的对抗和反叛,既有在阅读中的被唤醒、全情体验和发现的乐趣,又有对现实世界的逃离和对文本意义的逃离。这种在"玩"与"顽"的生命历程中释放和投射自己的心理能量,从而获得精神的成长,正是儿童文学游戏性欣赏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孩子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自己所熟悉的成人生活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具特点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通过发挥想象尽情体验各种感情和心境,这对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和不断喷涌的想象力是能量无限的游戏"永动机",是趣味和快乐得以产生的心理源泉。具体到儿童文学阅读接受,幼儿文学可谓幼儿的一种想象游戏。其内在精神旨趣和价值趋向,就是建立在表层"快乐体验"基础上的游戏精神。在幼儿文学中,游戏精神往往具有两种形态:"无意思之意思"和"有意思之意思"。游戏精神在幼儿文学审美范畴里的表达,核心是文学性和教育性的多元融合,其游戏意味是复合、多元的。  相似文献   

4.
陆怡君 《考试周刊》2012,(12):187-188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是教育。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教育是游戏的教育,罗恩菲德说:"游戏——可应用于儿童一切的活动,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自主自发的,活动本身就是目的。"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模仿和夸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行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其游戏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5.
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具有游戏化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  相似文献   

6.
许建峰 《教师》2011,(3):34-34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活动,是儿童展现活力的舞台。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兴趣。"无论是幼儿、学生还是成人,在"游戏中学习"都是一种极富趣味和吸引力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7.
庄子在主客统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中展现出一种对待人生的本真"游戏"态度。这种"游戏"态度具有非功利性、无目的性和无约束性的特征。在西方思想中,伽达默尔对游戏现象也作过深入的分析,从他"游戏活动的真正主体就是游戏本身"的思想出发,我们更能理解庄子这种本真的"游戏"态度以及他"无待"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8.
建构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游戏存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忽视了游戏中的幼儿游戏性体验,为了搭建而去游戏,有着“游戏的外壳”没有“游戏的灵魂”。本文从解析影响幼儿游戏性体验的因素入手,并从游戏的自主性、愉悦性、胜任感三方面的体验出发,提出提升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体验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3-4岁幼儿需要在操作活动和游戏中获得发展,同时这个阶段的幼儿具有"泛灵性"的特点,表现为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一起去郊游》的活动就以与森林里小动物做游戏为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与小动物做朋友的快乐,感知4以内的数量,理解4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活动目标:1.积极参与游戏,体验与小动物做朋友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活动永远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逐渐形成。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及创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1.玩具太少,游戏的物质基础过于薄弱;2.游戏时间缺乏;3.游戏变为一种指令性活动;4.游戏内容计划性不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游戏体验式园本教研案例,介绍了园本教研活动的实践策略,并尝试让教师将自己当成幼儿,在幼儿的游戏中去体验幼儿的学习方式。这种进入内部的体验游戏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园本教研形式。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的特权,儿童教育需要"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游戏文化、游戏教育应该也有必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我们的"游戏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包括"游戏文化大乐园""游戏思想进课堂""游戏文化主题大单元""游戏文化教育资源""游戏文化校本课程"五大块,以游戏活动为媒介,以健全儿童的生命人格,建造儿童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以"充实生活、自由成长、快乐学习、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力求探索出一种适合儿童、提升儿童的现代特色学校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比较国外学前课程纲要,在游戏观上有三种政策取向,即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展开的活动而非教师强加的作业、游戏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一种积极意义体验。据此反思我国幼儿园游戏,需处理好游戏活动与知识教学之间的关系、游戏中幼儿自主性与教师预设性之间的关系、游戏的形式与游戏者内在体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教育中,游戏不仅是一种活动方式,还是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经过不断创新的教育游戏,更是综合了娱乐性、知识性与创造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可让学生体验中感知知识,得到能力提升。当然,游戏教学并非教学与游戏活动的简单相加,教师需要找到教学与游戏的最佳融合点,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生动灵活地呈现知识,让学生们踊跃参与学习活动,在趣味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代教育中,游戏不仅是一种活动方式,还是一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经过不断创新的教育游戏,更是综合了娱乐性、知识性与创造性的有效教学方法,可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当然,游戏教学并非教学与游戏活动的简单相加,教师要准确找到教学与游戏的最佳结合点,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生动灵活地呈现知识,让学生们踊跃参与学习活动,在趣味活  相似文献   

16.
德国教育家W.A.拉伊在他的《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因为"游戏是一种本能驱力的表现",所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以本能驱力为基础,建立在通过游戏获得的各种能力之上"。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我们教学应尽量让幼儿把学习英语活动作为一种游戏,让幼儿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使他们在动身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以探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的新课程改革,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与传统知识传授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珍视探究过程中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和形成,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创  相似文献   

19.
张相春 《儿童音乐》2012,(10):58-61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如同游戏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启发儿童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儿童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等游戏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同时还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音乐游戏活动能为学生  相似文献   

20.
史莉 《早期教育》2012,(4):48-49
游戏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其中包含的游戏精神,是指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体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也应体现游戏精神,营造自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幼儿主动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幼儿感受到愉悦的体验,以促进幼儿主动、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