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两件不能释怀的事情。第一件事儿发生在成都,我去拜访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那天还正赶上他妻子生日,大家约定一块儿吃顿饭。当他把电话打到家里,刚对儿子说:“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儿子那边就甩了一句:“我妈生日关我屁事。”接着就把电话挂了。原来那天他儿子和妈妈上街,儿子看上了一双耐克鞋,700多元,他妈没给买。无独有偶,在北京我也遇到了相似的事情:一朋友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考得不是很理想,面对北京一所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孩子不屑地说,让他们(指父母)去给我报个好学校吧,没那本事;…  相似文献   

2.
女儿打工     
放寒假的第一天,上初中的女儿突然对我说:“爸爸,我想在寒假里打工.”我吃了一惊:“你想到哪里去打工?”女儿不慌不忙地说:“我就在家里打工,包干所有的家务事.你每天付给我两元工钱.”  相似文献   

3.
游安军 《湖南教育》2002,(20):48-49
一、案例台湾《数学教育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记述了一位小学教师亲身经历的如下事件。记得两年前,我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有一天,带他们两人去吃每位199元的比萨。在付账时,我问儿子和女儿: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儿子嘴巴喃喃念着:三九,二十七进二;三九,二十七进二。女儿却低着头数着手指头。一会儿,儿子喊着:“妈妈。你有没有纸和笔,我需要纸和笔来写进位,否则会忘。”儿子还未算出来,小女儿却小声地告诉我:“妈妈。你蹲下来一点,我告诉你,我知道要付多少钱了。”“哦。真的,要付多少钱?”女儿说:“…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 出示鸟巢图片。 师: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圆满地、无与伦比地结束了。去过北京现场看奥运会的请举手。没有人,的确,就是北京当地的人也买不到奥运会的门票。我有一位朋友,知道我当年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就专门帮我找了一张男子篮球决赛的门票(出示篮球票)。只有一张,我儿子也是个篮球迷。怎么办呢?饭桌上,我和儿子商量。我儿子看到桌子上有一个啤酒瓶盖,就说:“爸爸,我们抛啤酒瓶盖吧。如果正面朝上就我去,如果反面朝上就您去。”我说:“儿子,什么是正面朝上?什么是反面朝上?”(出示瓶盖正、反面图片,并标注“正——儿子,  相似文献   

6.
与爱同行     
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曾遇到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出头的样子,他向旁人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儿子怎样怎样,女儿如何如何。朋友觉得奇怪,年纪轻轻怎么会有儿女呢?他笑着说:“告诉你吧,我有三十个儿子,十八个女儿,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听到这里,我很感动。就凭“我有三十个儿子,十八个女儿”这句话,我就对他肃然起敬。他说这话时,脸上一定挂着灿烂的笑容,心中一定是爱意融融。  相似文献   

7.
星星点灯     
《小火炬》2002,(10)
多年前,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替别人放羊过活。一天,他们放牧路过一个山坡时,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飞过。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去哪儿?”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儿度过冬天。”听了父亲的话,两个孩子羡慕地望着远去的大雁,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牧羊人想了想,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两个孩子立刻试了试,却并没有飞起来。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舞动了起来,当然,他也没有飞起来。面对孩子们怀疑的眼光,这位父亲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8.
常志强 《教书育人》2007,(10):51-52
初次辅导,遭遇失败 高考前两个月的一天,一位亲戚来找我,说她儿子突然离开学校并到某工地上打工去了,怎么劝他也不愿意回学校,希望我能去帮她劝劝孩子,让他尽快回到学校。她还告诉我,她儿子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很不错,只是家庭条件不太好,孩子的父亲瘫痪在床已有5年,全家人主要靠她在家里辛苦养猪挣钱养活。  相似文献   

9.
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母亲打来咨询电话,讲述了她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她说她离婚后一直一个人带孩子,朋友邀请她和儿子暑假期间去外地旅行,可是儿子说什么也不跟她去,非要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机。把儿子放在家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她和儿子还是没有吵出个结果来。她还说,为了能够引诱儿子一起出去旅行,她许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给儿子买一个最想要的游戏机;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再买5盒他最爱吃的薯片儿……可是,儿子的话依然斩钉截铁:“你咋这么黏糊呢?我说不去就不去!”有的父母不放心让孩子独自去旅行,也不能大胆地…  相似文献   

10.
尹心英 《家庭教育》2007,(3S):18-18
儿子上学了,似乎更加懂事了,他不但能体会到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关爱,还时常用得到的爱去试着爱别人。同学一块儿玩,他懂得谦让并照顾比他小的同学。临近节日,他会忙着剪纸、画画、叠和平鸽,送给老师和爸妈。每当这时,我都会说:“鹏鹏的手真巧!这样的礼物比花钱买的礼物还珍贵。”过十字路口,总是小手牵着大手走。前天下雪,拐弯时没注意前面全是一片薄冰,我不由得叫了一声。儿子紧跟着下了车:“妈,我来推车。”俨然一个小大人。我赶紧拍拍他的小肩头:“儿子。不愧是个男子汉,妈妈谢谢你!”他爸爸有段时间出差在外,恰好儿子不小心碰伤了嘴,缝了两针,我又心疼儿子又无助:“跟爸爸说吧?”你猜儿子怎么说:“爸爸事情够多了,咱就不跟他说吧。妈,我没事,一点儿都不痛!”我不禁流下泪来:“儿子,你真勇敢,妈妈也要像你一样坚强。”有时没空接送,儿子说:“日本、美国的孩子十几岁外出打工。我都这么大了,自己走就行了!你尽管把我放开,你放心,我自己能行!”我眼前一亮:“乖儿子,你让妈刮目相看!不过,可要稳当、安全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初次辅导,遭遇失败高考前两个月的一天,一位亲戚来找我,说她儿子突然离开学校并到某工地上打工去了,怎么劝他也不愿意回学校,希望我能去帮她劝劝孩子,让他尽快回到学校。她还告诉我,她儿子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很不错,只是家庭条件不太好,孩子的父亲瘫痪在床已有5年,全家人主要靠她在家里辛苦养猪挣钱养活。同时,小儿子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初中毕业后就辍学打工了。大儿子是她生活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她的心愿是再苦再累也要让大儿子上大学,将来能够有个好的出路,没想到大儿子却突然不愿意上学了,她显得非常着急,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盛夏光年     
《中学生天地》2014,(7):62-63
左脑风暴 一个父亲想要去承包一个农场,但手中钱不够,所以不得不求助于5个都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他不知道哪个儿子有钱,但他知道,兄弟之间彼此知道底细,且有钱的说的都是假话,没钱的才说真话。老大说:“老三说过,我的4个兄弟中,只有一个有钱。”老二说:“老五说过,我的4个兄弟中,有两个有钱。”老三说:“老四说过,我们兄弟5个都没钱。”老五说:“老三有钱,另外老大承认过他有钱。”5个儿子中谁有钱?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3.
文爱荣 《老年教育》2008,(12):37-37
我很喜欢女孩,女孩情感细腻,水般柔美,花般靓丽。然而我却生了两个儿子。记得我刚结婚的时候,公公曾经说过:“我们当初很想要个女儿,结果生了五个全是儿子。不过,儿子长大了不是还能带回女儿嘛!”我常想起公公的话,大儿子把媳妇带回家的时候,我就打心眼里高兴。  相似文献   

14.
王子与草鞋     
敬超 《初中生》2006,(11):88-89
在很久很久以前,苏丹国王有个儿子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他去见他的父亲,说“亲爱的父王,我爱上了一个牧羊人的女儿,我要和她结婚。她不仅长得可爱漂亮,而且我相信她是一个非常贤惠体贴的妻子,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雍容华贵的王妃。”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2005,(3):26-26
一个朋友到美国十几年了,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家,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屋里都有一大堆的奖状和奖杯。我不禁称赞朋友很会教育孩子。没想到朋友说,你到有孩子的美国人家里去看一看,可能家家都是如此。朋友介绍说,每学年结束时参加家长会,总看到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奖状,空手而归的寥寥无几。“老师评奖不是为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是为了表彰某几个人,而是为了鼓励所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就像她妈妈说的,像一场梦一样,转眼之间,那么大的一件事,烟消云散了。13岁的儿子,上初一不到两个月,我就意外得知,他竟有了女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的,不是老师,而是和儿子有了朦胧感情的那个女孩的母亲。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儿子去学校出板报。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女儿于艳芬是你儿子的同学。”一种不安的感觉在我心头涌起—凭着做母亲的直觉,我觉得儿子(强强)大概是惹事了。果然,她告诉我,强强在追求她的女儿。她在一个月前就发现女儿有点神神秘秘的,她偷偷翻查了女儿上锁的抽屉,找到了女儿的日记,日记中…  相似文献   

17.
一缕飘香 《家长》2013,(6):19-21
那天在单位,同事小刘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昨天早上老公问我吃什么早餐,我说:“和儿子说了,吃麦当劳或者喝早茶。咱们很久没喝早茶了,要不喝早茶吧?”老公点头同意,随即走进儿子的房间。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儿子发脾气,对爸爸大喊:“我不去喝茶,出去!”我赶忙跑进去一看,他正趴在床上,我问:“你干吗对爸爸大叫?”儿子说:“我不想去喝早茶。”我说:“你不想去可以好好和爸爸说,不用发脾气的。”“如果你想去麦当劳吃早餐,盼望了一个晚上睡不着,那你会怎样?  相似文献   

18.
高考结束,我去探访一位老同事,我说:“高考刚结束,咱们也该放松放松,明天一起出去钓鱼吧!”他却说自己没空,忙得很,虽然学生刚毕业,但马上要开始给新高一的学生上课。我感到奇怪,于是问他:“新高一的学生不是要9月1日才报到开学吗?”他说:“学校从各县的初中选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提前给他们上课,让他们早点开始适应高考题型。  相似文献   

19.
专家们研究发现: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有时甚至可以创造“奇迹”,可能左右着一个人的成败、得失,甚至生与死!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20.
小店女老板     
我家宿舍楼的进口处有个小卖部,专卖零零碎碎的东西。有时家里缺点儿什么总能买来应应急。小店老板是一个40多岁的女人。听说她很不幸:丈夫是个赌鬼,儿子是个混混,女儿嫁到外地去了,很少回家。一次,我帮妈妈去买盐,看见一个挺洋气的姐姐跑进来,说:“老板,我想买泡泡糖。”坐在小凳上择菜的她头也不抬,说:“在那盒子里,两角一粒,自己拿!”“哦!”小姐姐似乎对她的态度不太满意。我想也是,人家来买东西,你当老板的就这态度?!要换我,我宁愿不买了。这时,在旁边闲聊的阿姨惊呼:“啊呀!这不是黄局长的女儿吗?噍,长这么高了,这么漂亮!”此言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