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洪洛亚 《考试周刊》2013,(37):145-146
<正>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规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压强的概念和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理解压强概念除了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大小有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液体内部压强以后,从公式p=ρ液gh来看这部分知识似乎很容易掌握,但是实际遇到的问题却很难处理,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就怎样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大小给予讲解。  相似文献   

3.
纪献夫 《中国教师》2013,(24):55-56
"压力与压强"这一内容既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不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压力和压强"这一内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为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灵活运用"压力与压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压力与压强"这一内容的实际运用。一、明确概念压力,即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方向总指向受力物并与受力物垂直(F=PS)。压强,即  相似文献   

4.
从近两年贵州各地区的物理中考来看,压强的考点还是主要集中在综合密度、重力公式,解决固、液压强的简单计算上.对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应用和影响固、液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等出现的考查几率不高,即使要在中考试题上出现也只是涉及基础的考查,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5.
压力压强部分,公式不多,但是学生碰到固液混合的题目仍然会选错.这时,帮他们理清公式的使用条件及使用顺序很重要. 首先,有压强一定有压力,所以即使是求压强,也要先判断对应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哪一个,然后确定此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若为固体,则先求压力,再求压强.若为液体,因为液体对别的物体的压力不一定和自身重力有关,所以不可直接求压力,则先求压强,再求压力.  相似文献   

6.
压强是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压强问题以固体和液体产生的压强为主.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供参考.一般规律:1.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问题,先求压力F,再用p=F/S求压强.  相似文献   

7.
一、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内容   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龙头“   从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来看,主要指概念、公式、定律、原理.其中的公式、定律、原理无一不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及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学得不清楚,掌握得不牢固,就难以对物理产生兴趣,也难以理解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由此对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学习固体压强时,从压力与支持面的联系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出定义,学生既易理解又会运用.演示帕斯卡实验,分析压力扩大到液面的作用,让学生发现作用于液面的压强能传递,也就会仔细观察有关问题.   ……  相似文献   

8.
一、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内容   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龙头“   从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来看,主要指概念、公式、定律、原理.其中的公式、定律、原理无一不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及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学得不清楚,掌握得不牢固,就难以对物理产生兴趣,也难以理解有关公式、定律、原理,由此对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学习固体压强时,从压力与支持面的联系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出定义,学生既易理解又会运用.演示帕斯卡实验,分析压力扩大到液面的作用,让学生发现作用于液面的压强能传递,也就会仔细观察有关问题.   ……  相似文献   

9.
压强既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各地中考与其它相关测试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本文从近年中考及其它相关测试中选择几例与压强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一、巧用推论求压力(强) 例1 把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中,有关压强的计算问题是学生普遍觉得较难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压强问题的重点应是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若能理解好P=F/S和P=pgh,及压力与压强等相关概念,则这类问题的解答也并非难事.本文将压强问题分成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结合例题进行分析解答,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0章第1节.) 教材分析: "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要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属于物理学习的初级阶段,因而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教学难点、重点,尤其在压强教学部分,学生若是不能做到较好掌握,会影响学生后续物理知识的学习.1.及时纠正学生易混淆问题“压强”知识安排在初二阶段教学中,从重力、压力的角度进行教学导入极易使学生造成概念混淆.首先,从力的角度进行压力教学导入往往是平面受到了竖直力作用,若学生对  相似文献   

13.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压力与重力,知道压力是一种弹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形成压强的概念 3.学会应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1)通过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2)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压强存在于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 1.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 2.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压强、浮力的计算是重点和难点,且在各省中考中均占有较大权重.本文主要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对此类题型进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掌握压强、浮力问题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弄清力学中物理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动装置“出水条件”问题是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综合考查了学生应用浮力、液体压强及压力、力的平衡条件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弄清装置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1册第10章第1节.)教材分析:"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两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要理解压强的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历来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什么物理概念和物理量难教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想对出现在初中物理中的一类物理概念的操作定义(即物理量)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行们的斧正。密度是不是质量?压强是不是压力?比热是不是热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密度”、“压强”、“比热”等概念时.往往分别和“质量”、“压力”、“热量”等概念混淆.如在“压强”这一章中,认为拖拉机履带的作用是增大面积以减少对地面的压力;又认为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同样高度的水对底面的压强是不一样的,原因是两个容器中的水的重量不一样,如此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流程图解题,学生按图索骥,可操作性强,大大降低了解题难度,学生在"游戏"中搞定!效果较为理想. 首先让我们认识p=F/S和p=ρgh这两个 公式,前者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固、液、气产生的压强,后者仅适用于静止液体产生的压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固体粗细均匀,水平放置,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推导也是p=ρgh.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中的浮力部分是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它集密度、体积、重力、拉力、压力、浮力、压强于一身,题型灵活多样,不断更新.近两年,一种将浮力与液体内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物理教学,能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压强相关实验,利用智能手机中Phyphox软件具有的动态显示记录、高精度和直观显示图象等特点,探究压强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弥补了传统压强相关实验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