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环境更趋严峻,经营模式创新成为媒体事业增长、产业拓展的关键。广播媒体也纷纷寻求经营转型的新出路。河北广播电视台在广播经营的转型中,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契机,立足广播传统优势,从大型营销活动入手,盘活全台资源,进行节目、广告、活动、产业"四位一体"的整合运营,开启了广播的"全驱营销"模式,推动实现从广告营销向用户服务营销转型,从传统媒体营销向"融媒体"营销转型。  相似文献   

2.
彭龙 《新闻战线》2023,(10):71-73
作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基本手段之一,传统广播电视台要加快融合转型,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本文以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为例,从体制机制改革和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等方面,梳理其融媒转型实践,以期为地方电台新闻类频率的融媒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荔 《新闻世界》2013,(3):24-25
近年来广播创新一直与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11年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不用传统收音机在网络上就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它是传统的广播和新媒体的深度结合,它打破了传统广播媒体地域和终端限制,实现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微博这种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推崇,用户数爆发式增长,同时为广播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微电台”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奥运广播“非常道”:联盟——电台通过结成联盟扩充国家广播影响力;联动——电台与网络等新媒体之间的联动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联想——声音拓展了解说文本的背景与内涵,引发了听觉想象力;联接一精致化广播与低成本广播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步伐的深入推进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让传统广播持续延展新广播新传播新空间的同时,也直面困惑与挑战,广播电台播音员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电台播音员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作者在电台的工作实践浅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多方位变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竞相发展、交互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在新的媒介竞合大潮中,广播应积极探索与其他媒体的融合渠道。当微博这种新兴自媒体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时,微电台应运而生,它是传统广播和微博的深度结合,是电台发展的新生动力,也必将助力传统广播全面跨入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7.
赵曙光 《传媒》2014,(11):45-47
正广播媒体的初期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广播电台节目的网络化呈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或回放收听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传统广播电台对网络音频市场的开拓也逐渐从基本的"广播网络化"向"网络化广播"发展,将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等更好地与传统广播相结合,推出多种网络音频平台及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010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电  相似文献   

8.
王卫东 《青年记者》2017,(32):66-67
进入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普遍受到冲击.广播也不例外.过去许多人早上一起床有收听广播获得最新信息的习惯,如今则是一觉醒来先打开手机,浏览“两微一端”.媒介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变,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各个地方城市台都加快了媒体融合的步伐.很多电台都有了自己的“两微一端”,为搞好这些新的平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在集中精力搞好新媒体的同时,传统广播影响力的保持和提升不应被忽视.因此,在电台转型发展进程中要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既要反对“台、网、微、端”各搞一摊;又要在融合的前提下,注重保持和提升广播的独特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广播媒体无论是在节目内容还是在传播形式上都面临着转型。当今网络广播节目的兴起对于传统广播机构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举例论证,在对网络广播内容制作和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讨出传统广播媒体可行的转型发展之路,细分受众,加强互动,打造名人和品牌效应,促进立体化传播,从而使得传统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更加贴近群众,广播媒体的市场也得到更好的开拓。  相似文献   

10.
手机广播巧妙地将传统的广播媒体与新型手机媒体的多功能结合起来,表现出其独特的媒体特性。随着各媒体竞争的激烈化,广播电台推广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仍需不断探索电台手机广播的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手机广播的媒体特性及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对电台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需要通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推动自身信息传播形态多元化发展,来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应对新型媒体带来的挑战,只有如此,广播媒体才能够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突破、持续发展。本文以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出发点,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转型建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3G带给手机用户全新的体验、带给媒体全新的转型。媒体融合在3G时代将更加显著,对传统广播而言,“多媒体化”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孙羽 《东南传播》2021,(8):138-139
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电台App与传统广播之间的融合在不断深入.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的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网络电台App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云听App、阿基米德FM和蜻蜓FM等电台App论述了网络电台App对传统广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技术与内容层面分析了新媒体移动化、交互性对传统广播造成的冲击,通过对新浪微电台和蜻蜓.fm两种广播集成与互动平台的对比分析,探索了广播"微媒体"生存的路径和策略(微平台、微内容和微互动),客观审视了"微媒体"自身的局限,探讨了传统广播"微媒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从被称之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问世,到当今一系列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生活空间,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媒体共存时代。面对如今不同媒体闻呈现相互融合趋势,使我回忆起这10年来,我在佛山电台推动广播进军互联网、发展新媒体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王欢 《声屏世界》2014,(9):62-64
"传统广播+互联网"模式 "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是指传统广播媒体自办网络电台,主要表现为传统广播媒体开辟网络站点,通过互联网传送广播节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台网融合"。我国网络广播的"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经历了传统广播网络版和传统广播自办的纯网络电台(Net Radio)两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的变化及“融媒体”理念的全面渗透,广播电台努力尝试运用“微”广播等新媒体技术并将其融合到工作中,为广播业的发展助力. 广播发展的新特色 (一)内容为王,“类化”细分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通过优化频率分类,细分广播市场,吸纳不同特色的电台主播,为特定的受众量身打造优质栏目,以占据更大的媒体市场份额.下面,笔者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下属分类频率“活力944”和“经典1079”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艳 《新闻世界》2022,(4):7-11
媒体融合是媒体在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转型和升级,市级广播电视台连接着省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这轮媒体融合中任重而道远。本文以天水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为案例,分析了市级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转型困境,探索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出路,为加快推进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微电台﹑电台APP的发展应用,媒体融合正日益加深,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边界正在模糊和逐步消失.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电台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形态的巨大改变?究竟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媒介不断移动化﹑融合化﹑个性化的现实?本文通过梳理媒体融合下我国广播的困境,提出广播应立足融媒时代实现媒介技术﹑传播模式﹑生产机制﹑盈利渠道等多方面创新.文章认为:未来的广播创新将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建构基础,以新媒体特性为导向的智能电台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旧媒体之间不断融合是我国目前传媒市场的基本趋势和未来发展走向之一。而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四大媒介之一,在这样一种趋势的作用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由媒介多样化所引发的受众选择面的不断拓宽,促使传统广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转型。本文以市级广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其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而指出融合背景为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并结合黄山新闻综合广播,就市级广播如何转型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