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就鞍山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几件玉器,玉石耜、玉石斧、玉石刻刀做了深入分析,对当时鞍山地区原始人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各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这几件玉石器的文化内涵做了较深刻的剖析,指出鞍山地区发现的玉器与岫玉的关系,以及与红山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其后,历经商、周、秦、汉至唐、宋、元、明、清,亦层出不穷。其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风格,使用的广泛,形成了瑰丽多姿的玉文化,它对中国的古代文明乃至于现代生活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说文解字》中,仅“玉”部就收录了与“玉”有关的字140个。仔细研究这些字,可以窥见到“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多么地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3.
玉器是红山文化物质遗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目前出土的红山玉器质料和造型来看,其文化功能远远超越实用功能。某种程度上,玉器承载了红山先民远古图腾、巫术礼仪等文化功能。本人试图以礼器的角度来诠释红山玉器的文化功能及内涵,从而进一步认知礼乐传统下的中国史前文化。  相似文献   

4.
红山文化玉器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最精美的玉器而举世闻名,儒家审美文化是最早深受红山文化玉器审美文化的滋养而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通过基于儒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儒家审美文化深远意义的理解,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文化,更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并使玉学玉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关于红山文化即黄帝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为黄帝文化在朝阳提供了诸多证据。从《山海经》的有关记载,到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龟、蛇、蚕等文物的考证与诠释,来说明红山文化与黄帝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22日至25日,由朝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由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承办的“2007中国·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在朝阳市举办,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到会。以牛河梁玉文化为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论坛体现了“开放、民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达到了探索牛河梁红山玉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玉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八十年代,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墓出土的龟形玉器,学者们一律命名为"玉龟"或"玉鳖",这样的命名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实际上,此件玉器是五千年前的红山先民模仿"鼋"雕琢的,应该命名为"玉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出此件玉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笔以岫玉史前开发的历史做了认真的研究,指出岫玉的开发使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史前岫玉器的发现主要集中在红山化遗址和辽东半岛,岫玉器在红山化时期,已达到了玉与石、玉器与石器的彻底分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玉器,赋予了玉以道德、价值观念;岫玉器是我国玉化的一朵奇葩。针对岫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还指出应早日制定出岫玉的准确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正我从2014年在徐州老年大学开讲《玉器收藏与鉴赏》课程算起,至今已有两年的历程。老年大学为老龄人所想,适应形势开设玉器班。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满足了老年学友们热爱玉文化及辨玉、识玉的知识需要,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玉器知识的专业平台。受聘于老年大学讲授玉器和玉文化知识,对我来说,开辟了一扇新的文化知识交流的窗口。开课以来,在传授玉器知识的同时,也结识了一大批爱玉的老年朋友。讲玉的过程虽然  相似文献   

10.
徐峰 《文教资料》2013,(28):61-63,85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出土了众多种类丰富、工艺精湛、设计独特、寓意深远的玉器群,达到了中国北方史前玉文化的顶峰,与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共同构筑中国新石器时期南北两大玉文化中心。探讨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对于有助于红山文化的社会构成、宗教信仰的研究。理解红山文化玉雕业产生的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11.
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玉”在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内涵,由此构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玉文化。对玉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礼俗及古人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田玉是中华玉文化的主要载体,向世人传达了非常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笔者从和田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产地作为中华文明圈的属地、见证中国人的精神追求、融入中国历史文化的血脉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和田玉所昭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海域仙人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的有人工打击痕迹玉石片的分析,认为该玉制品属于岫岩透闪石质玉。该玉制品产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遗址的绝对年代测定是距今2-3万年,从而把人类最早开发和利用玉的历史提前到晚期智人阶段。这是中国玉化研究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中国玉的宗教、道德、政治、审美的内涵的分析,指出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光辉成就。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实,赋予了玉以深邃的哲理与内涵,使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成为一个特殊的审美体系。  相似文献   

15.
汉字发展到小篆时代,其构形大部分仍带有理据性,反映人们生活经验,也体现出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文化心理,具有文化内涵。《说文解字》玉部收字显示出玉在先秦时期的各种功能,许慎的释义又充分展现了当时人们尊玉、贵玉、重玉的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从红山诸文化的经济结构、原始宗教信仰及民俗学、文字学等资料分析,红山文化玉雕龙造型的主根系应是雄性野猪,但野猪与猪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决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7.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距今8000年的重要考古学文化,其文化内涵深邃厚重,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在复合型经济形态和大规模定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玉礼俗、崇龙现象及祖先崇拜等,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叙述了辽宁岫岩县软玉的产出类型、颜色分类、矿物组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并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剖析了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此基础上与红山文化玉器进行了对号分析,提出了红山文化玉器的玉质特点可以与岫岩软玉对上号,而与新疆和田软玉不同,岫岩软玉为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