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减灾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夏秋的100天里,汹涌澎湃的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洪水冲击着中华大地,百年少遇的灾害威胁着共和国,震惊了世界。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频频出现在抗灾第一线,领导着800万人民抗洪,指挥着30万军队守护大堤,奏起了一曲壮烈的全民抗洪战歌。在德国的全...  相似文献   

2.
冯圣柱 《大众科技》2012,(9):57-58,37
广东省阳春市潭水河"9.21"特大暴雨洪水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通过调查研究本场特大暴雨洪水的成因、规模与特性,计算分析出潭水河的水文特性和参数,对流域内的洪水预报、防汛抗洪、河流的规划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特性相似的流域规划、防洪决策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1998年长江洪水的认识和今后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1):13-18
1998年长江的抗洪斗争,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几百万军民英勇奋斗,取得了全面胜利。当前,全国人民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整治长江。1对1998年长江洪水和抗洪斗争的认识1998年的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洪水后,本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虽然1998年洪水没有1954年大,但为什么长江干流洪水位,除武汉、黄石段外都高于1954年?最关键的是分蓄洪量比1954年大量减少。根据1998年的洪水来量,如果要维持1954年的水位,需要有效分蓄洪量约为400多亿立方米。但是1…  相似文献   

4.
<正> 今年夏季,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数百万军民万众一心,顽强奋战,用自己的血肉之驱筑起了一道道新的长城,抗住了一次次洪峰,终于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这胜利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精神的伟大胜利;这胜利塑造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也体现了我国已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5.
1998年之夏,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特大的洪水灾害。这场洪水灾害以其水量之大、水位之高、洪水持续时间之长、遭到水灾的区域之广、造成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数值之大,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水灾。造成这场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气候异常,自从98年6月下旬开始,首先是长江的上游区域连续下降大雨、暴雨。然而地处长江中游区域的洞庭湖、鄱阳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特大洪水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抗洪抢险形成的“抗洪精神”成为我国迈向21世纪的精神财富。反思和总结我国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兴水利防水害。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在经济发展中重视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盖召庆 《今日科苑》2009,(22):48-48,50
黄河洪水是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心腹之患。这决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夸大其词。历史上黄河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人民治黄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沿黄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保证了半个多世纪伏秋大汛安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人防的巨大成功,是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的结果,和1998年三江抗洪一样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我国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英勇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有力地保障了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特别是在这场斗争中形成  相似文献   

9.
任娟  ;马元甲 《科技风》2014,(8):243-243
大荔县地处三门峡库区,防御洪水灾害,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建设美丽大荔的关键举措。通过分析防汛应急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建立完善思想、组织、信息传递、人力、机械、物资供给与技术等各项防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为抗洪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受热带风暴"狮子山"云气影响,2010年9月2日至5日,梅州市大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暴雨中心在丰顺县,降雨造成丰顺县部分地区山洪暴发,蔗溪、丰良河、虎局河等中小河流洪水泛滥成灾,其中丰良河棠荆水文站出现历史较高洪水位8.42m,相应流量1270m3/s;洪水重现期超过10年一遇,为实测历年第5大洪水。本文通过对丰良河"10.9"暴雨洪水进行分析,探讨中小流域山洪预测预警,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山洪灾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22日6时~14时,由于受强热带风暴"莲花"的季风外围的影响,平远县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平远县城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平远县城特大暴雨洪水特性,为防汛部门做好该流域今后的洪水预报和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有关水雨情信息资料对平远"09.6"特大暴雨洪水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05.6"洪水情况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抗洪减灾、水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中下旬,古洞河流域连续降雨,致使该流域发生历史特大洪水,主要控制站大甸子水文站出现了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一位特大洪水,造成房屋倒塌,道路中断,通信瘫痪等重大洪涝灾害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最惊心动魄的壮阔场景莫过于 1 998年夏的百万军民抗洪图。每天打开电视 ,人们都可以看到 ,滔滔的洪水正在吞噬着美好的家园 ,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长江沿岸 ,江水浸漫 ,千里长堤 ,岌岌可危。抗洪前线的军民们一面用沙包泥袋垒高堤坝 ,阻扼肆虐的洪水 ,一面并肩携手排开队伍 ,沿堤进行拉网式的人工巡查 ,或派潜水员下水探摸 ,以发现可能出现的管涌。这种排险方式 ,效率低 ,危险大 ,探测结果也不精确。尽管军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仍然险象环生。此时 ,在地球另一边的巴西 ,年逾六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  相似文献   

15.
韩涛 《科学中国人》2000,(10):55-56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和持续多时的沙尘暴震惊、教育了中国人民及其党和政府,促使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防风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重大决策陆续出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然而,真正实施好这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需要党和政府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全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百年特大洪涝灾害中,有关部门在利用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同时,租用美、日、欧6颗遥感卫星对洪涝灾害进行全方位监测。卫星资料为夺取抗洪斗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98年8月份以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以及有关杂志都对公元1998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问题作了报导,其中也提到了厄尔尼诺现象。至于厄尔尼诺现象与三江特大洪水的关系问题,目前社会上议论得比较多。谁是谁非,从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千秋。由于笔者是三江必定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的首先预言预报者,故有必要在此对以上问题谈如下的个人浅见。 由厄尔尼谱现象的定义可知,厄尔尼谱的表现是海水表面温度上升,雨量增加。这种冷暖的不平衡现象,既影响了生态平衡以致植物生长不良,又影响  相似文献   

18.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1998,(6):1-1
1998年即将过去,世纪转换和千年交替的1999年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本刊全体同仁向一年来关心和支持本刊的各级领导、广大读者、作者表示衷心的谢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今年的特大洪水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次洪水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期的“热点透视”栏目,我们刊载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部长和周宏春博士的文章《洪灾的反思及综合减灾对策建议》。文章详述了洪水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巨大影响,对加强洪灾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今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高水位持续时间超过了1931年和1954年,全国有10多个省市区遭受了洪水灾害。洪水不仅吞没了生命财产、良田庄稼,也使垃圾、污秽之物到处渗透流溢,食物、水源遭到严重污染,积水湿温致病虫大量滋生繁衍。  相似文献   

20.
气象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全局。1998年的长江特大暴雨洪水、2008年的华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据统计,气象灾害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70%及以上。因此,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