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的重点内容是建立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概念。使用书上的方法,取一个烧杯,在烧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烧杯中,观察实心团排开的水量,然后依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测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发现学生实验后误差极大,学生小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一、表二:  相似文献   

2.
<正>一、当量筒用——测量精确、操作简便1.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存在的问题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有四篇课文都涉及到测量物体"排开的水量"的实验。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中测量"排开的水量"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再把橡皮泥做  相似文献   

3.
听话的火柴     
通过下面的实验,你可以很轻松地控制水中火柴的升降。准备材料:水,火柴,空饮料瓶,橡皮泥。魔法进行中:1.在空饮料瓶中灌满清水。2.取一根木梗火柴,在火柴头上包上橡皮泥,仔细调节橡皮泥的重量,使火柴能竖直悬浮于水中。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实验不足之处 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是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做此实验时,常常闪插入瓶子里的吸管太短,接触不到水面或因肺活力不够,使水不能从瓶中被挤出来,导致实验难以成功,既影响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又常常弄得满桌是水、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5.
最近,学校正在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我有幸听到了一位年轻老师的自然课,深有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做实验,观察各种物体(如橡皮泥、木头、塑料等)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呢?学生纷纷动手实验,有的把橡皮泥压成饼形,有的捏成船的形状,还有的捏成碗的形状。这时,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的做法与众不同。她把橡皮泥粘在一个塑料小圆柱和一个木头小圆柱的中间,橡皮泥借助它们的浮力,竟然也浮在了水面上。我不由为她独特的创造力暗暗叫好。实验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方法…  相似文献   

6.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的教学内容。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因此,对于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学生难以理解。实验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空气的重要方法,它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设计,学生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了解空气,理解空气也和其他物体一样实实在在占据着空间。一、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实验原型。(1)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是在瓶子里装一些水,  相似文献   

7.
"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这一单元中的一课,教材有两部分探究内容,一是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对于空气占据空间探究,课本原来是这样设计的: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几根吸管和一块橡皮泥,在不倾倒瓶子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中挤出来?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我通过其他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 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先在一个塑料瓶的瓶盖上打一个孔,安装上一根吸管,再在瓶中装满水,将瓶口密封好.如果用手挤压瓶子,水就会顺利地从吸管的顶部溢出;如果用手堵住吸管口,再挤压塑料瓶,这时吸管里的水面就不可能被挤压到管口.这是因为水面到管口有一段空间被空气所占据,使得水面不能上升.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教材(人教版)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对比实验是这样编排的:第一个实验将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槽中,纸团不会湿。第二个实验把玻璃杯压入水槽中,将杯子慢慢倾斜,这时有水泡冒出,水进入杯中,纸团被水浸湿。通过这两个实验现象对比,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玻璃杯不属于配备仪器,分组实验有困难,且实验中杯子倾斜入水,需从角度、速度方面给予指导,会分散学生实验的注意力,由于学生对冒出水泡、水入杯中的现象司空见惯,很难由此产生疑问,也就不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自然课竞赛活动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参赛教师执教六年制第五册《沉浮的秘密》一课。在讲实验1时,教师指导学生用弹簧秤称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船。对这一操作实验,执教者和评课人有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10.
别样的声音     
在三年级自然《空气占据空间》的课堂上,学生分小组在做教材上的实验:把一团纸紧紧地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着压入水底,然后把杯子提出来(杯子不能倾斜),可以发现纸团未湿,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水的浮力”这一课,如何让学生感知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是个难点。对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让学生在空气中称量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然后把物体放到水中再去称,对比两次实验的结果,学生会发现,“在水中称,物体变轻了”。同一个物体,在空气中和在水中重量不同了,秘密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哈春 《良师》2003,(17)
一、实验材料与用具:水、橡(xiànɡ)皮泥、水盆二、实验过程:⒈把橡皮泥分成三等份。⒉一份捏(niē)成圆柱体、一份捏成球形、一份捏成碗状。⒊用水盆装大半盆水。⒋把三种形状橡皮泥分别轻放入水盆中。圆柱体和球形橡皮泥都沉入盆底,而碗状橡皮泥却漂浮在水面上。三、实验原理:水有浮力,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物体就会沉入水底,而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会浮在水面。不过,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重量无关,而与物体在水中所占地方大小有关。占的地方大,浮力就大;占的地方小,浮力就小。大轮船可以在水面漂浮(piāofú),而小石子却会沉入水下,…  相似文献   

13.
“空气占据空间,是小学自然第五册中较重要也较难教的一课。如何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结论,按教材所述的实验,“纸团塞到杯底,倒扣在水中,纸团不湿”,有些学生掌握不好,纸团掉下来落到水里湿了,也有学生认为杯中还有纸,不能精确说明杯子的空...  相似文献   

14.
教科版《科学》教材三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有让学生制作“潜艇”的实验:1.把橡皮泥与上端不漏气的塑料笔帽粘在一起,使它能直立着漂浮在水中,笔帽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这就是我们的“潜艇”。2.找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把“潜艇”放进瓶子,然后拧紧瓶盖。3.用力挤压瓶子,“潜艇”会沉到瓶底;松开双手,“潜艇”又会回到瓶子顶部。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和寻找挤压瓶子与“潜艇”下沉的关系。该实验,材料易得,但由于塑料笔帽是不透明的,学生很难想到“潜艇”下沉是由笔帽内的空气被压缩,笔帽内进入了更多的水,使笔帽的重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分子热运动"一课中,教材以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观察液体之间的扩散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学生产生这样一疑问:为什么教材上只举出红墨水滴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是不是所有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都发生扩散现象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做了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墨水滴在水中的现象1.准备四种常用的墨水:红墨水、纯蓝墨水、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应用题: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宽是2.5分米,高是2分米的长方体钢块,能锻造多长?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类应用题中钢块锻造时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呢?我受美术课上教学生捏橡皮泥的启发,先出示一团橡皮泥,提问:大家都捏过橡皮泥吧?捏橡皮泥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橡皮泥的形状在变,但体积不变呢?然后,教师迅速把橡皮泥搓成圆柱,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橡皮泥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呢?接着,教师将橡皮泥团成圆球,学生观察教师操作,进一步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再让学生想一想:用这一团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是…  相似文献   

17.
经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吗”的实验存在不足:“水会漏下去吗”实验容易失败,因为橡皮泥很难完全封住瓶口;“气球吹得大吗”实验用嘴去吹气球不卫生,不利于开展小组实验。为此,对以上两个实验进行改进,巧妙地将瓶盖与漏斗固定,保证实验密闭性,便于研究“水会漏下去吗”实验;将瓶盖与打气筒连接头进行固定,用打气的方式代替用嘴吹,以保证实验卫生、安全。同时,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整个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表面看似微小、实质却重要的细节很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节,不仅影响了科学探究的应有效果,而且妨碍了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科学思维的发展,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一、钻研教材不透彻,字词偏差致失误在"空气占据一定空间"一课"杯底的纸不湿"教学环节中有如下片断:师:把一团纸巾塞入一个杯子里,然后将杯子倒着插入水槽内的水中,你们认为纸巾会被浸湿吗?  相似文献   

19.
四、力学实验(二) 5 物体在水中沉浮规律的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水槽、烧杯、量杯、水、弹簧秤、木块、铁块、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泥、橡皮、皮球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称出各重物的重量;②分别测出与各重物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测量方法本刊上期的实验中已有介绍);③把各重物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④看哪些重物上浮,哪些重物下沉;⑤比较在水中上浮的物体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的重量与  相似文献   

20.
空气占据空间是儿童认识空气性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小学《自然》教材到现在的新版本各《科学》教材都有该内容,教材中都设计了一些经典探究实验。多年来,许多教师也不断对该实验进行创新和改进,笔者试图对各版本教材中的实验以及老师们对这一实验的改进加以整合分析,例举如下。实验一:纸不湿实验过程:将一团餐巾纸塞入杯底,杯口朝下垂直压入水中,拿出水面后发现杯底纸张却没有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