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是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提问。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教学中,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重师问轻生问;重问的答案,轻问的过程;重问的内容,轻问的方法;重问的形式,轻问的实质。这样好多语文课堂陷入了“满堂问”的误区。有的问题太多,涉及面太广、太笼统,提问目的不明确;有的提问缺乏变化,形式太单调;还有的提问过于宽泛或者过于单调,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生问”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技能和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标新立异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习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实现有效提问,教师需要进行问题设计,同时在课堂提问中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和时机。为实现有效提问,教师需要多方设计并引导学生互答,并创设生问的空间,鼓励学生展开个性的思维,开创新时期学习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进行课堂改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一、创设环境,给学生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敢提,生怕提错了受批评,当众难堪。特别是胆子小的学生,要使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亲切和蔼,毫不拘束。其次要尽量想办法给学生创设敢于提问题的环境。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上台…  相似文献   

4.
胡礼洋 《考试周刊》2009,(39):209-209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少之又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不敢问。只有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敢于否定,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瓶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获得知识,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提问的作用,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技巧。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抓住关键点进行设疑:“引疑——激疑——释疑——布疑”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问题成为思与学的纽带,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千高民 《考试周刊》2013,(56):33-33
<正>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的提问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涉及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学起于思,思生于疑。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引导疑,而要学生有疑,且疑在关键处,疑在困惑处,就必须给学生以思维的支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的提问大多停留在浅层面上,问题缺乏思考性、深刻性、创新性,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应有效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提问时追求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8.
于姗姗 《考试周刊》2013,(75):70-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给予充分重视,提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教授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学有所疑,疑有所思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说明了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求知的过程也离不开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制造一个问题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又分为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两种.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或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均可称为有效提问.为了提问课堂效率,教师的提问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问的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疑”能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自主质疑是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的充分体现 ,也是自能读书的重要标志。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对自主质疑能力的培养 ,谈几点肤浅的见解。一、创设氛围 ,让学生敢于质疑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上存在着单纯“师讲生听”的教学弊端 ,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和权利。如今 ,要让学生提问题 ,他们顾虑重重 :有的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 ;有的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的口味 ,会受到老师的指责 ;有的认为自己提的问题太幼稚 ,…  相似文献   

12.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石;对教师来说,课堂上不仅要"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课堂提问。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问题世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又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的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却很少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无疑,鼓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乐问”、教会学生“善问”、使学生“学则思疑,疑则有问”是增强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一、营造轻松愉悦、探讨质疑的互动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和谐、宽松、…  相似文献   

14.
<正>提问的无效,提问的随意,提问的专利……教师在课堂如何"问""问什么",不仅是一门技术,更要成为艺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备课中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运用以下四大法则:一、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充满"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所提问题必须紧密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接地气"地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精神振奋,专注于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还可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巩固练习后我提出一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既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课堂提问如能被恰当运用,能够成为教学的“激活剂”。因此,教师要学习和探究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提问的技巧。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种切实有效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精心设置问题,提问要设置在学生的疑难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由教师的提问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季本华 《教书育人》2012,(23):64-6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点所在,也是新课程关于数学教学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实现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需要对如何设疑予以重视和关注,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驰骋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思源于疑,疑学之始。让学生常有疑,大胆质疑,敢于问难,这是教师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的艺术境界,但又恰恰是老师们感到很头痛而棘手的问题。因为,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功,还要有高超的释疑处理的艺术手段。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挫伤学生质疑闯难的积极性,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提问质疑,是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外露,是内化吸收的表现,是创新思维的优良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提问后,如掌握得不好,就会难以收场,学生将会议论纷纷;如任其自然,没有把握准时机,就会浪费时…  相似文献   

18.
王军 《语文天地》2015,(8):43-44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提问,并注重提问的技巧和策略,有效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有效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当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恰当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提出的问题太难,就会给学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每个老师都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但传统课堂上的提问与当今倡导的探究性提问 ,其要求却不大相同 .探究性提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为此 ,进行探究性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问在有疑之处教师在学生有疑处 ,提出问题 ,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 ,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 ,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还会使学生产…  相似文献   

20.
“学贵有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活跃的思维,教师做学生的启发者与提问者,提前设计好设问点,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