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留学,可时值高考迫近,独木桥上的人仍然不少。他们有个大学梦。梦境一时真一时幻。武汉大学毕业生的这篇文章无疑将他们拉回了现实。在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眼里,大学已经失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成了名利场。学生们混文凭,老师们混职称。他不愿走寻常路,从而发问:"到底是我疯了,还是社会疯了?"  相似文献   

2.
刘巧翔 《今传媒》2009,(11):48-49
西安某都市报不久前刊发的一篇报道称,中山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博士徐××近日在博客发文,批评湖北省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古体长诗<站在黄花岗陵园门口>"结构零乱,不懂换韵"、"漏洞百出","基本是‘老干体'的标语口号","如果让他评分,只能得零分";  相似文献   

3.
"神九"飞天之际,一家地市级日报有报道:《神九"零号指挥员"是咱XX人》。该报记者对航天专家、"神九"零号指挥员(神九发射倒计时发令者)——王军的家乡进行采访报道,其中有一个小标题"高考不忘割麦子的考  相似文献   

4.
监考风云     
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话的有效期大约只到高考为止,一考进大学,新鲜人就高唱"60分万岁",不挂科便万事大吉,挂了科也还有补考的机会。高考要是挂了,想第二年再战,只怕高考又改革了。不过,每到考试之前,学生也多少得紧张两天,刷夜复习抱抱佛脚信信春哥。我过去几十年历经大大小小考试无数,可谓久经考验,终得脱离考海,摇身一变为大学里的"发考题"(Faculty)。  相似文献   

5.
近年的高考改革,已经显出一个趋势:高考在越来越向着分散化、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前进——让学校和学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的自由 未来的大学,应该是每个想上大学的人都有权选择的去处.当然,他也要接受学校的挑选;而那时的每所大学,在被学生选择的同时,也享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大学一二年级 学生读书偏爱 从"刘姥姥进大观园"到"吹尽黄沙始到金"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跨人大学校门,与中学相比,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他们的阅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从时间上看,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使得他们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读书.时间与空间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而进入大学后求知识、求发展的心态,又为他们的阅读提供了思维动力.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大学一年级时期大学生的阅读进入了一个绚烂多姿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后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听长虹坊小区一位名叫丁立的高三毕业生的高考成绩。7月下旬的一天,居委档案干部小姚告知我,丁立以504分的优良成绩考进了华东政法学院,我脱口而出:“丁立真是好样的”。虽说丁立进大学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还是替他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8.
横刀 《天津档案》2007,(3):43-43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超强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补习功课,准备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学校收了他,第一次月考,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二。但他毫不气馁,依然刻苦努力。第二次月考,他升到全班第一,第三次已经是全市第一。一个学期后,他成为当地15年来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大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韩俊杰 《新闻天地》2010,(10):54-55
他不停地思考:“我到底错在了哪里?如果我高考之后不去考学历,而是去学技术,当个厨师什么的,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美国人在伊拉克是推行民主实验,还是以民主的名义进行侵略?最终的结果还是得由历史来评说。但我看到一个报道,一位在交权前自费进入伊拉克的中国人这样问伊拉克老百姓,如果能够选择,他们是否愿意回到萨达姆时代?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新浪网评“”高考移民背负着的不公平今年山东高考缺考人数为10248人,比去年增加685人。缺考者大部分是高考移民。因为山东与西部省区的录取分数线相比,高出100分到200分不等,与距离最近的安徽相比,也高出五六十分。就是在山东省内,济南、青岛分数线也低于全省其他地区。而另外一种现象是,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教育的圈子里,王金战是一个传奇人物。坊间流传:只要插到他的班里,倒数第一的学生也能上北大;考前被他辅导2小时,高考就能提高20分;再自闭再有问题的学生,遇上他也能打开心结……  相似文献   

12.
陈颖 《新闻世界》2008,(10):50-50
安徽阜阳是一个农业城市,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每年高考发榜时。在被录取的学生中总有一部分考生由于家境贫寒,在大学的门槛边徘徊。为了能让孩子继续学业,他们的父母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或农闲时进城做零工,直到孩子去高校报到才匆匆赶回家送学费。为了能让自己继续学习,他们中.有高考一结束去外地打工的姐弟:有一个暑假都在打零工、打完一个再找一个的兄弟;有利用假期去当家教、去餐馆端盘子的男生和女生们……  相似文献   

13.
习训 《出版参考》2011,(1):14-14
中国的高中生考大学,选校上也是基本没有什么自由选择的余地。高考考了多少分,估算够上什么大学,然后权衡之后填志愿。报考外地的大学,几乎对校园的环境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4.
姜椿芳曾经对我说:"关在狱中七年,我想的就是,如果还能活着出去,一定要编辑出版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 怎么他被关了七年!是因为历史上的问题吗?不,他的历史再清楚不过了,他本是常州人,父亲因为失业带着一家搬到哈尔滨,投奔大伯.家贫,他上不起大学,只在一个俄侨那儿学了两年俄文,以后就以俄文翻译和担任一些编辑出版工作,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高考季,伴随而来的是2017高考英语退出、语文数学分值加重、大学将要学什么而考什么。高考这一变化,让当年因为外语不好而折戟或牵绊于大学曲折路的前考生们唏嘘不已。教育的改革是人们乐意看到的,教育的重要性被显性化也是每一位家长老师乐见的,毕竟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不容小视的未来。于中国,为孩子未来的投资,中国家长从未手软过。因为孩子的未来,某时代表的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幸福的属向。  相似文献   

16.
这次哥仨的高考分数可不是按照出生顺序排列的,老大赵凌霄考了618分,不愧是老大;老二考了616分;老三赵凌云则播了个队,考了617分,挤到了老大和老三中间。今年山东省本科一批理科分数线是586分,哥仨的分数,最低的一个也超过了一本线30分。  相似文献   

17.
王月冰 《新闻天地》2010,(12):73-73
离开老家8年,这次回家正好赶上高中同学聚会,居然有个惊人的发现是关于三个曾经考0分的同学。 陈是我的高中同学之一,沉默寡言,有几分木讷,如果不是他的数学曾几次考0分;我几乎完全忘记他了。  相似文献   

18.
透支上大学,无奈的选择 对于很多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在城市里找一份工作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很多长年从事高考招生工作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象:越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比例越大,人数也越多。而陕西省合阳县的现象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林波 《兰台内外》2006,(4):60-61
一个曾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孩子”,最后却成了2005年成都市高考理科状元。这缘于只有初中化的父亲那套与众不同的教子法。许多家长都习惯给孩子用“加法教育”——这次你考了第二,下次你就要争取考第一,你能考上二流大学,那么你就要冲击一流大学。毛庆劳却在给儿子做“减法教育”——“你能考100分,考99分就足够了”。毛庆劳用自己独创的“减法教育”,育出了一位优秀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20.
张文轩 《档案》2014,(11):27-29
自学高考是近30年教学改革中取得的一大成果。这是一种不入大学脱产学习,通过自学考试可取得大专、本科正规学历文凭的全民教育形式。各省政府专设负责机构,颁定专业科目及其必学教材,安排有关考试事宜,定期在各市州举行单门课程考试。及格者记学分,不及格者可下次再考,不受时间限制。修够学分者颁发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