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诀列式法     
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对常见的四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的列式区分不清,经常混淆。我根据这四种类型的特点,总结了如下口诀列式法,经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口诀列式先定整体“1”,比谁把谁定为“1”。若知“1”的对应量,量率相乘莫迟疑。“1”的对应量为未...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把相似、相反、易混的习题编成题组进行整体教学是加大教学密度、减缓思维难度和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以分数应用题教学为例,谈谈构造组题的做法。一、着眼分化点设计题组学生初学分数应用题,往往不能很好地区分量、率,或者单位“1”的量找不准,导致分析不当,解题失误。说明学生的知识没有得到分化,感知还很笼统、  相似文献   

3.
怎样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镇原县殷家城小学张万库一、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免学生遇到题时无从下手。一般来说,解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应先从含有分率的那一句话里找出标准量,把它看着整体“...  相似文献   

4.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两种应用题都是求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它们共同反映了大数、小数、相差数三个量之间的联系。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学,则便于及时对比、提前比较顺叙题和逆叙题。我们的具体设想是:一、精心设计准备题,理解基本概念教学“比……多”、“比……少”应用题,必须与“求相差数”应用题挂上钩,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样多”、“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相差数”等数学术语。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组题。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教材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架起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例1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通过教材中的“想”,根据题中叙…  相似文献   

6.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复习,要让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沟通知识的联系,区别知识的异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分数应用题复习中,采用了题组复习的形式,收到了好的效果。抓关键搞清基本数量关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分率”问题。先设计理解“分率”的题组,接着出现找“对应分率”的题组,  相似文献   

7.
有些学生,看到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就望而生畏,感到“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为此,老师应教给学生一点解分数应用题的“窍门”。 抓关键——找整体“1” 我们知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整体“1”。整体“1”如何确定呢?一般来说,在两个比较量中,必须弄清谁与谁比,把被比的量看作整体“1”。具体来说,分下面几种情况: 1.整体“1”直接给出。  相似文献   

8.
歌诀,语言简洁,便于记忆,非常适应地理课教学。我们知道地理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的一门重要课程。以歌诀的形式教此学科是一种新的探索。根据儿童好学易忘的特点,地理教学应该把学生从教学挂图和地球仪上获取的直观性知识,形成概念。若对每一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一些课后题答案编写成歌诀,采用“歌诀记忆”法,则能变难为易,既有概括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有些同学说: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并不难,找出单位“1”就好办。那么,怎样确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量呢?通常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直接确定有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的量比较明显,就可以直接确定。确定时,一般只要看题中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对谁来说的,这个“谁”就是单位“1”的量。例如:一袋面粉重50千克,用去4/5(80%),用去多少千克?这题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分数应用题里的乘、除法应用题又是重中之重,解答它的关键便是确定单位“1”的量。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感到最头疼的便是在分数应用题里把谁看作单位“1”。因此,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  相似文献   

11.
数学由于有着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容易给人以枯燥的感觉,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我在教学中为克服此类问题,不时编拟一些歌诀,让学生通过对歌诀的理解,记忆某些数学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细心是关键,方法是重点。可归纳为:“混合运算要记牢,一读(题目)二看(符号)三思考(顺序),第四计算要仔细,第五检查不可少。”2.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步骤多,而且算法特别,学生极易在设未知数、单位、符号几处产生错误。通过编歌诀,学生能很快掌握学习的要领。歌诀为:“解答方程应用题,步骤要点要记清,读(题)想(意)设(x…  相似文献   

12.
从应用题的整体结构出发,把应用题组成一个一个题组,把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我在四年级“归一”问题的教学中是这样试验的。一、抓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勾通知识的内在联系。补充条件和问题是应用题基本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认识、分析、理解应用题结构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想]“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一课,教学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它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完成并不困难。为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思考,力图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主动探究、从中发现不同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较复杂的问题,可以把它变为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来解决,这是一个诀窍。我在数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遇到这样一种类型的题,如“甲、乙两数的和为21,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5,求这两个数。”这类题用方程解不算难。若用算术方法,则不易理解。算术解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一课,教学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它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完成并不困难。为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思考,力图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主动探究、从中发现不同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由于有着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容易给人以枯燥的感觉,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我在教学中为克服此类问题不时编拟一些歌诀,让学生通过歌诀理解、记忆某些数学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细心是关键,方法是重点,可归纳为“混合运算要记牢,一读(题目)二看(符号)三思考(顺序),第四计算要仔细,第五检查不可少”。2.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步骤多,而且算法特别。学生极易在设未知数、单位、符号几处产生错误,通过编歌诀,学生能很快掌握学习的要领。歌诀为:解答方程应用题,步骤要点要记清,读(题)、想(意)、设(x)、…  相似文献   

17.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应用题的情节、内容及数量关系审清了,思路才能清晰,解法才能正确、合理.教学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重点.下面结合“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读.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学能力,读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要求学生解答“相差关系”应用题时,必须读三遍题.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要求是扫除文字障碍,读完后知道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按要求默读.读题时抓住下面三句话来判断分析:①谁和谁比?②谁大谁小?③知谁求谁?第三遍,联系运算  相似文献   

18.
工程问题是特殊结构的分数应用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不能误认为凡涉及“工程”事理的应用题即为工程应用题。更不能按数的种类。错误地划分出“整数工程问题”、“分数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工程问题的解题的思路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个别应用题。新教材中大量引入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并不能使“工程问题”失去其典型性。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这三类分数基本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这节内容的教学,我尝试用整体结构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分数三类基本应用题时,往往是依次进行,最后安排对比和综合练习。这样难免前后三种概念混淆,我采用整体结构教学,即同时出现三种应用题,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入,从感性操作悟出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把“对比”贯穿于认识整体结构的过程中,减少了产生混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掌握与解答要比对整数应用题的掌握困难得多。因为分数应用题的“数”与“量”都比较抽象,它们之间的严密性、逻辑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因而,“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按照由旧知识引入新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作以下探讨,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