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罩——使女性更富魅力王心喜拥有丰满的胸部,是女性们的追求。胸罩的发明和佩戴,平添了女性的风韵;因此,现代女性几乎都离不开胸罩。然而,您知道胸罩的由来和演变情况吗?1.追本溯源话由来一部胸罩史,也是一部本世纪的女性服饰文化史。胸罩,又称乳罩、文胸,是...  相似文献   

2.
赵玫 《世界文化》2014,(8):20-22
离开Graceland时心情忧郁,觉得这时候才真正懂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至今怀恋猫王。据说当初迷恋猫王的多为女性,她们会疯狂到不远万里、不惜金钱,乘着飞机到处追随着奥维斯的身影。她们一场又一场地去听奥维斯的歌。她们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次猫王的演唱。她们认为奥维斯是世间最英俊也最性感的男人,奥维斯是她们心中的偶像,梦中的情人。她们为他发狂,为他痛苦,疯狂时,甚至把自己的胸罩、短裤扔在猫王演唱的舞台上。她们在台下高声喊叫着,期望奥维斯能听到她们深情的呼唤。  相似文献   

3.
陈宇 《世界文化》2005,(10):36-37
着装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男装不像以前那样华美,而是趋于简洁正式.女装基本分为紧身胸衣和拖地长裙两部分,在样式、细节和剪裁工艺上时有变化.妇女杂志的插图和上层人士的流行刊物展示了最新款的服装,1850年英国的《时装世界》开始刊载服装裁剪图;花样翻新的细小变化促使新潮女士在每个季节都备有最时髦的服饰.然而,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大多数人,每季也不过两三套日常换洗的衣服.  相似文献   

4.
虞文 《世界文化》2006,(5):51-52
今年年初,我有幸去韩国参加了一个冬令营活动。在韩国的半个月时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韩国人衣、食、住、行的别样风情。衣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也就是说人长得好,要靠打扮来衬托;人长得不好,更要靠打扮来修饰。在韩国,这条定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素以化妆品闻名的韩国,所拥有的化妆品品牌还真不少,而韩国的女性几乎人人都化妆,浓妆淡抹的脸上给人一种修饰过的精致感觉,很耐看。韩式服装比中国服装更强调突出人的线条美,所以在大街上穿裙子的人很多。一方面让人觉得很有女人味,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女性的美…  相似文献   

5.
七月八日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日子,全世界所有的爱心都在哭泣,流血--一对美丽的蝴蝶永远地飞走了,一对连体的美丽蝴蝶.蝶儿双双飞,为了寻求梦想中的光明,她们一往无前,毅然决然.她们就是伊朗的一对姊妹花--脑部连体的拉丹、拉蕾姐妹.手术期间,全世界的眼球都聚焦在她们身上,为她们默默祈福,寸寸揪心.这是一种超越国界宗教种族的博大爱心.这是另一种"眼球经济",吸引了天文数字般的感情投资.  相似文献   

6.
因“分首”手术失败,伊朗连体姐妹拉丹与拉蕾于2003年7月8日下午2点半和4点相继死在新加坡莱佛士医院的手术台上。梦断花谢,从此结束了她俩拉不开、扯不断;不想连,还要连的生活。做了整整29年的美梦,无时无刻不憧憬着过“独立”、“自由”的分体生活,在天堂与地狱并存的高风险路上,姐妹俩勇敢地踏了上去,毅然决然地不顾一切。结果:活着——连体共到新加坡;死亡——分体同回伊朗。当噩耗传至其家乡,整个伊朗沉浸在万分沉痛悲哀中。12日出殡那天,两万多人自发地来到她们的出生地——罗拉斯伯,山村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流泪诵读古兰经,为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正双鸟朝阳纹是河姆渡文化遗址标志性图案,此纹刻在残缺的象牙片上。对于这一图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发掘报告认定为"连体双鸟太阳纹"。"双鸟"没有问题,整个图案的问题有二:一、双鸟相向的五周圆是不是太阳;二、双鸟是不是连体。笔者认为,认定双鸟相向的五圆周为太阳,凭据不足。如是太阳,就该图形来说,因为双鸟相向,均对着太阳,还可以说得上有崇敬之意,然而河姆渡还出土了一件双鸟纹匕柄,这柄上的双鸟的头  相似文献   

8.
人的魅力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男性仪表堂堂,体魄健壮;女性身材优美,如花似玉;男性耿直豁达,女性温柔贤慧;男性智慧幽默,女性聪明活泼;男性身怀绝技,女性心灵手巧;男性勤劳勇敢,女性勤俭持家;男性忠诚坦荡,女性洁身自好;男性家藏万贯,女性事业辉煌;男性权势在手,女性台上耀眼等等、等等,都是人的魅力,只不过因人而异,如同色彩,你喜欢黄、红、紫.我爱的是青、白、蓝。  相似文献   

9.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女性艺术家,是女性艺术表达的思想与主流互动指标之一,往往表现当代艺坛看待女性艺术的阶段性观点,包括双年展中以突出女性艺术家作为一种性别强调的宣言或宣传。今年双年展中紧靠一起的英国、德国、法国的国家馆,各自推出一位女性艺术家,显示当下艺坛对女性艺术家和女性艺术的重视。英国、德国、法国的3位具代表性的女艺术家以3种角度看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媛 《世界文化》2007,(5):33-34
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主流学中的黑人女性都是以一种刻板的模式出现的。南方学中最突出的黑人女性代表形象大多以保姆、情妇或混血儿出现。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美国坛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黑人女作家,如托妮·莫里森、爱丽斯·沃克等,自此,黑人女性才开始突破单一模式,变为内心丰富多彩、有独立个性的丰满形象。这些女作家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广大黑人在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下痛苦的生活现状,还触及了更为深刻的主题,即建构本民族化,追求个性自我。迄今为止,美国黑人女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影响力与成就甚至超过了美国黑人男性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三月,春天的季节;三月,充满女性温馨的话题。新世纪的第一个三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一个题为“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展览开幕了。在那块以紫罗兰色为底衬的前言板上是这样描述这一展览的:“新世纪·女性·艺术。在这里,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女性,她们的肤色、面孔和使用的语言不同,但却用手中的画笔和工具,饱蘸其艺术灵感的缤纷色彩创作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品,充分表达出她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对新世纪的共同祝福。”的确,在那个不大的展厅里,荟萃着来自中国、斯洛文尼亚、埃及…  相似文献   

12.
晨曦 《世界文化》2005,(1):19-19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同时考虑到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因素,先从生物学说起。很少有专家会认为女性的力气和力量可以与男性匹敌,比如说铅球、百米短跑和50米自由式游泳比赛等项目。但是有些科学家主张,女性在持久耐力的比赛中有可能追上男性,如马拉松和铁人三项。  相似文献   

13.
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江永女书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女书,是由女性创造并只在女性中流传、使用的一种神秘符号,流传地点主要在湖南江永以及道县局部地区,它用歌谣、文字等形式记载了女性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江永女书在20世纪50年代才被社会发现,随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季羡林惊呼:“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法国女学者芭芭拉说:“女书是女人的圣经!真想不到在地球上某个角落还有一种只供妇女使用的文字。”美国著名学者哈里·诺曼也同样赞叹:“这是世界最令人惊奇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吕超 《世界文化》2005,(9):25-27
“织女”意象是指女性“编织”或“纺织”,它是中西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在中国农桑社会背景下,它起源于民间传说中的织女原型,多体现温柔、勤劳、善良的传统女性气质;在西方,它则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以及复仇女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征着命运、死亡和复仇,血腥色彩非常浓重。  相似文献   

15.
张事业 《东方文化》2001,(1):99-102
中国古代对足的迷恋,首先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继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的。一般来说,这种男性对女性足部的迷恋,是男性对女性身体的追求的一种延伸。在传统社会中,足、特别是女性的足,因为其介于暴露与隐秘之间,最大地满足了男人在道德框架内的暧昧心理,因而成为一个特定的予以关注的对象。长期以来,在我国古代的政治、社会生活中,男性话语处于一种绝对支配的地位。对足的欣赏、赞美甚或病态的把玩、崇拜,都无不打上男性的烙印,具有强烈的性的色彩和性暗示。  相似文献   

16.
韩国统计厅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韩国女性就业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女性就业所从事的工作40%为临时工,而薪金也仅为男性的63%。此外,女性户主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今年,每5户家庭中就有1户是女性户主。  相似文献   

17.
张瑜 《世界文化》2003,(1):31-31
在上个世纪,军队绝对是个男人的世界,女性很少,而且主要从事通信和医务工作。但在二战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兵源不足、军事科技发展,以及女性素质的提高,招收女兵成为必要和可能,各国也先后解除了征召女兵的禁令。首先从几个军事大国,逐步扩展到众多中小国家,征召的女兵日渐增多,并且扩大了服役的岗位。  相似文献   

18.
陈虎  詹素娟 《寻根》2007,(3):34-40
房中术作为道教养生方法之一,来源于先秦时期的神仙家、秦汉之际的方仙道和汉代的黄老道,在中国早期的文献中多称之为“阴道”、“房中”或“房内”。大约在150万年前,人类就可能已经发现了性交与怀孕之间的关系。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初民通过观察女性在种族繁衍中的巨大作用,产生了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希特勒的替身为了保命,希特勒曾雇用了三个替身。这些替身的主要任务是代替希特勒乘汽车在街上巡视、检阅部队或在其它不需要演说的场合出头露面,而在这些场合,往往有被暗杀的危险。平时从近处看替身,比较容易识别,但当他们穿上希特勒的服装,并由化装专家加以修饰以...  相似文献   

20.
马健 《世界文化》2002,(2):40-41
如今,一大批英姿飒爽的女性情报人员“巾帼不让须眉”,已经在英、美、俄等国的谍报机构里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向来对男性偏爱有加的谍报机关为什么重用女性呢?为什么这些女性会选择这种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而待遇又不很优厚的情报事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