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全文可分五段:①(第1自然段)讲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②(第2至4自然段)讲董存瑞决心去炸暗堡;③(第5至7自然段)讲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④(第8自然段)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具体情况;⑤(最后一自然段)讲暗堡被炸开,我军解放了隆化。  相似文献   

2.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毁敌人暗堡的动人事迹,高度赞扬了董存瑞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先讲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再讲董存瑞决心炸掉暗堡,请求炸  相似文献   

3.
有些同学写作文,选定了所写的事例后,往往刚写上三两句就感到没什么可写的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下面我们以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例,来谈一谈作文中的交代与铺垫,也许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作文中“无话可说”的难题。如果让某个同学来写董存瑞炸暗堡,他很可能这样写:董存瑞拿起炸药包,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暗堡下。由于找不到适合的位置放炸药包,他便一手托起炸药包,一手拉燃了导火索,终于炸掉了暗堡。实事求是地说,乍看起来,这六十多个字真的已经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件事  相似文献   

4.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核心部分是“舍身炸暗堡”,是最使人感动的场面。作者通过对董存瑞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着力描写,有力地突出了董存瑞“对敌人无比仇恨,为祖国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董存瑞“舍身”的英雄形象。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结合课文,对插图仔细体会揣摩,董存瑞  相似文献   

5.
现象描述:我组织学生研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七自然段,即“董存瑞炸暗堡”这一小节,当学生从董存瑞的语言、行动等方面体会出董存瑞坚定不移、英勇顽强的精神后,我想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董存瑞的这种面临牺牲无所畏惧的气度,我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完后,我请学生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编排在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与重点项目“怎样选择材料”相联系。这篇课文的第四段讲炸暗堡,最能表现英雄忘我的革命精神,也是事件的核心部分。对这样的重点段落,该怎样开展讲读教学活动呢? 一、阅读理解 先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插图,默读思考三个问题,并从课文划出有关的部分。给学生揭示的三个问题是:1、董存瑞炸暗堡遇到什么困难?2、当时的战斗形势怎样?3、董存瑞怎样炸暗堡? 再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帮助学生归纳三个层次的主要意思:1、董存瑞没有地方放炸药包;2、形势危急;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层次的联系,归纳段  相似文献   

7.
抓住课文诱导点进行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如何把握课文诱导点呢 ?一、以课题为诱导点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从课题入手 ,可展开学习的思路。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本课以“炸暗堡”为线索 ,以“勇敢舍身”为表达中心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炸暗堡的原因和炸暗堡的结果。教学时 ,可以将题目中的“舍身”和“炸”作为诱导点。先启发学生 :看到题目后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 )当学生理解了“舍身”就是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去…  相似文献   

8.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事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感知董存瑞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形象,体会英雄人物的形象美。课文中,人物的形象美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特点的具体描写展现出来的。语言——坚决有力文中写董存瑞向连长请求去炸暗堡时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话很简短,但坚决有力,充分体现了在战争危急时刻,他  相似文献   

9.
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了。课前我按照教参的建议,精心预设了第七自然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部分的学习活动,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董存瑞如何舍身炸暗堡的?”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然后抓住词语“万分紧急的关头”说说自己的感悟,从中读出什么。再从董存瑞的神态描写中进一步体会他的高大形象。课前的预设,我挺满意的,于是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0.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七册)一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热情歌颂了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气慨和大无畏精神。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第一节)写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后,我军冲向敌军司令部,遭到敌人暗堡火力的封锁,前进受阻。这一段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11.
电教媒体具有先进性、再现性。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如实地传输保存和再现信息,学生在观其形、闻其声中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形象地再现于眼前,课文的难解之处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学小语第七册2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呢?不舍身又能炸暗堡不是更好吗?这个疑问如果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听后如浮光掠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当时的情景到底是怎样呢?教者审时度势播放了电影《董存瑞》中的一个片断:董存瑞冲至桥下,遇到了放炸药包的困难。他正在想方设法炸暗堡,无奈时间刻不容缓,指导员  相似文献   

12.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六年制九册)一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舍身炸暗堡的动人事迹。学习课文时,可抓住题目的重点词“炸”来理解文章内容。 一、抓住“炸”,理线索。 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思  相似文献   

13.
我曾听过两位老师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他们归纳为这样三点:“①必要性:桥堡火力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②唯一性:桥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无法放炸药包;③紧迫性:我军的冲锋号已吹响了。  相似文献   

14.
曾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入情入境,读得绘声绘色,讲得言语哽咽,甚至泪流不止,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在窃笑。也曾听到学生在学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后,戏说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因为炸药包上粘有双面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何伦忠  周航 《四川教育》2001,(10):39-40
1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题旨说明] 1第一题是指导学生由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深入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是对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内容之后,再通过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的能力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整体入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然后引导他们抓住描写董存瑞思想情感的句子进行理解;最后再说说董存瑞当时为什么这么做.  相似文献   

16.
永恒的姿势     
《少年读者》2008,(10):6-6
我们怎么也忘不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那个感天地泣鬼神的永恒姿势。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新词,能简要说出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2.学习本课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作方法。3.学习董存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8.
理清思路抓住重点体会内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学建议□山西省教科所白晔小语六年制教材第四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教材安排了三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文章通过记叙战斗...  相似文献   

19.
曾看到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入情入境,读得绘声绘色,讲得言语哽咽,甚至泪流不止,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在窃笑。也曾听到学生在学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后,戏说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因为炸药包上粘有双面胶,手粘在炸药包上,炸药包又粘在桥上,它们粘得太紧了,他在挣扎的过程中不小心拉响了导火索。  相似文献   

20.
模仿是创造的必经阶段,小学生练习作文也有一个模仿过程。当然,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要让学生在理解模仿对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写作方法。我讲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后,觉得这篇文章作者选择了董存瑞炸暗堡这件事,表现了董存瑞忠于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其精选材料、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便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中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特点提问题、怎样根据问题选用材料。根据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我是这样启示学生的: 一、起因:他为什么要去炸暗堡?(提问题) 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冲锋的部队被压在小山坡下面。(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