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涵 《中国钓鱼》2006,(7):57-58
在野钓队伍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技法出众、钓法超群,看似与常人没什么两样,但一到了水边便显现出了他们“超人”的本领——别人钓不着鱼,他们却钓得着;别人钓着了,他们钓得更多。收竿儿之时,一提鱼护,简直可以让你目瞪口呆!如果你与他们闲谈、侃钓经,他们会娓娓而谈,憨厚中透着实在。可人们总觉得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或是“隐藏”了什么绝招似的。他们便是被本地钓迷尊称为“鱼鹰”的善钓者。  相似文献   

2.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3,(10):17-19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的范坨子,是钓特种目标鱼的理想王国,更是许多城里海钓人做梦都想一试钓技的场合。读罢此文,你兴许会说钓那么几条鱼有啥吸引力,还王婆卖瓜。其实不然,沿海人常说:“一潮水,一潮鱼。”倘若你的钓法、钓组都出自“巧妇”之手,又有碰上“一潮鱼”的幸运,何虑不烹出垂钓的“美味佳肴”。2002年10月,由于朋友的安排终于成行。故饱蘸  相似文献   

3.
影响上鱼的因素很多,钓点选择不当、钓法不够合理、漂坠匹配失灵、饵料不合鱼的口味等都会影响钓获量。在众多的钓手不上鱼或上鱼很少的情况下.善钓者能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情、鱼情、钓情的变化.从影响上鱼的诸多因素中找准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之,故钓绩往往好于其他钓手。钓鱼之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5,(11):42-42
撒饵的作用 在船钓中如果钓不到鱼的话.马上可以换个地方钓.也就是说能很简单地找到鱼的所在地。而浮游矶钓则必须通过打下的撒饵.让鱼聚集到钓组所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水库钓鱼ABC     
涂胜利 《钓鱼》2004,(14):18-18
许多人酷爱到水库垂钓,笔者也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水库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视野开阔,往水库边~坐,即使钓不上鱼,心情也不错。由于污染源少,库中野生鱼的味道更是鲜美无比,而最吸引钓者的可能是一种不可知性吧——库中鱼类众多,指不定什么鱼会上钩,说不定是一条你还叫不上名字的鱼呢!或者是大得让你惊讶不已的鱼,所以水库钓远比池钓更有趣、更过瘾。  相似文献   

6.
韦国 《钓鱼》2006,(20):15-15
调标对手竿钓者来说绝对是重要的,不懂调标而能钓好鱼者不可能钓好鱼。同一个人、同一时间与钓点、同样的标、同样的调法、同样的饵比重,当饵味不一样时,百分之百有不一样的效果,不信者,自说钓鱼功夫有多么厉害时,终会让人存疑。但是,好饵易求,钱花下去即可得,好标难觅.所花金钱高低与标之好坏并无绝对关系。标之好坏鉴于制造时配比之得宜否、与适用目标鱼种鱼情的定位有关.许多制标者不懂调标.实是误人误己,买标者若不解其中奥妙.认为浮标“应该都是一样”的话.那钓鱼功夫要登大雅之堂很难。  相似文献   

7.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10,(17):22-23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刚 《垂钓》2006,6(7):9-10
“掐鱼”这个术语应该说是钓鱼人自创的词汇,任凭你怎么翻看词典也是找不到的。但只要稍有点钓龄、接触过一点竞技钓的朋友就应该知道“掐鱼”是怎么一回事。说到底,掐鱼就是指钓鱼人之间相互较量一下,包括技术、速度、战术、心理等,都在“掐”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0.
方织 《中国钓鱼》2006,(12):55-55
船钓的最大特点是:让你缩短与鱼的距离,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地将诱饵、钓饵精确地投放到那宽阔的湖水里任何你选中的钓点。同时也能让你感受到置身于水光山色之中那种优雅的情趣。还有每当钓到大鱼后与之进行智与力搏斗时的那种惬意。真可谓是魅力无穷,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1.
姜船长 《垂钓》2006,6(4):17-18
钓鱼运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海钓;一是淡水钓。海钓又可分为船钓、筏钓、矶钓、滩钓;淡水钓也可粗略分为抛竿钓、传统钓、池钓。因垂钓场所、钓法及所钓对象鱼的不同,钓具和辅助用品也就千差万别,这里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专用箱包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志保 《钓鱼》2004,(17):40-40
我在美国住了一年钓了无数的鱼,也放了无数的鱼,但是我并不全部放。每次钓完后,总会带一两条回去,在充分享受钓“异域鱼之乐”的同时.再品尝品尝“异域鱼之味”.这岂不是乐上加乐呀?  相似文献   

13.
重钓启示录     
张兰舸 《钓鱼》2004,(5):57-57
四五年前的一天,笔者与另外两位钓友同去一家鱼塘垂钓。问了价格后,我们便分头选择钓位下钩。此塘鱼咬钩还算可以,钓了两个多小时,我已钓上约5干克混合鱼。于是,我提议收竿。到塘主小屋前过秤时,塘主发现我的两位钓友中的一位仅拎着不足2千克的鱼.便要看看钓鱼包。我说:“你不能翻人家东西,这样做是违法的。”塘主说.“要是翻不出来,今天你们钓的鱼我分文不要。”我的那位钓友见势不妙,主动拉开鱼包取出了私藏的鱼。见此情景,弄得我和另外一位钓友尴尬之极,连忙向塘主道歉。  相似文献   

14.
温和 《垂钓》2004,(5):6-7
什么是台钓?廖心阳先生这样说:“台钓就是钓得舒服些,能够把鱼源源不断引上来的一种钓法。”这一描述概括了两大要素:一是舒服一点儿的休闲性;二是快速上鱼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居田 《钓鱼》2005,(11):47-47
三“于”文化 小于没有做和尚,经却念得最好,经文的开篇叫做”调四钓二,双钩悬坠”,据说来自我国台湾,方丈却是老于。老于没有敲木鱼,念的却是悬坠钓比赛经,缘何?老于是渔具店老板,他需要市场,只有”调四钓二”竞技台钓,才能让他卖好竿,好线,好钓箱。自然,那些香喷喷的东竣麝香钓鱼王南极虾粉再加老鬼,都是竞技台钓的“备战备荒为骗鱼”。有一回,三于斗嘴,大于戏小于.“你龟儿子鬼、鬼、鬼的很,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中国钓鱼》2005,(12):12-13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冷空气频繁,鲫鱼都成群躲在深水区的障碍物下过冬,这就为冬钓鲫鱼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平日很难钓获的大鲫鱼,而在冬天,往往一次出钓,就能钓上多条。  相似文献   

17.
每到“草色遥看近却无”时,我们这里便雪融冰消开河了。钓迷们经过一冬的“煎熬”,急不可待地拿出竿,第一次光临的地方当属长年“哗哗”流水的小溪。它比大水域解冻早,升温也快,在这儿钓鲫鱼,采用边走边钓让饵去找鱼的钓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19.
宿含雨 《钓鱼》2014,(7):28-29
“台钓”不挪窝,守着一个钓位就不动了是因为装备多,钓箱、竿包、遮阳伞、护包、支架,体积大,搬起来麻烦。传统钓装备少,行动方便,若环境、条件允许,30~50米距离内下三个窝,轮流着钓也有不错的收获,而且鱼还比“台钓”钓得大。能不能让台钓钓得多又钓得大呢?笔者的感受是多设钓点鱼获丰。  相似文献   

20.
任志新 《钓鱼》2004,(20):16-16
休闲钓鱼人的心态和垂钓目的各有不同,称之“职业杀手”者非大鱼或者收获颇丰的对象鱼不钓,主要目的在于“经济效益”;普通钓鱼人不管什么鱼情都想去尝试,目的是多获鱼,当然是钓大鱼越大越刺激,而修身养性一族主攻的却是野生小鱼,追求的同样是垂钓的快乐、健康和钓技的同步,同时也能享受野生小鱼鲜美的口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