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要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总观性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在化学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学科的观念体系可以从化学研究对象、化学研究内容、化学研究体系、化学研究方法、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几个维度来建构。化学学科观念通常应包含两重含义:对观念内容属性的认识和用观念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学中应重视观念指导问题解决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应追求自己的"学科味"。具备"化学味"的化学教学应重视实验教学、渗透化学学科观念、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相似文献   

4.
以“镁的提取及应用”为例谈“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以“观念建构”统领教学目标,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有利于“观念建构”的问题为中心,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文本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从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以及化学价值观等六个方面梳理化学基本观念在2017年版课标中的具体内容及呈现方式,为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理解化学基本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总结归纳出理解化学基本观念与核心概念、具体知识的关系,丰富学生认识物质及其性质的视角、思路及路径,以及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等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将"物质分类"作为知识要求而非学科观念,未将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功能联系起来的不良倾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基于"物质分类"教学形成"分类观"的实践路径。认为"分类观"的建立对于其他化学学科核心观念的建立以及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本文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分析了化学基本观念与具体化学知识的关系,论证了化学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教学的价值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看到众多的学生中学毕业后,永不再学化学了,常苦恼地反躬自问,中学阶段。四年苦心孤诣的化学教学应该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哪些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哪些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们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带给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解决策略应该是必要的。化学学科观念其实有很多,"绿色化学观"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绿色化学观"已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逐步渗透,学生们也已经开始逐步适应和理解绿色化学思想。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对于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这部分内容,通过"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来使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化学学科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教法和学法。基于化学学科观念培养的"铝"的教学,是以铝的存在、工业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的教学为例,使化学学科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化学观念的意义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提炼化学观念、感悟化学观念、深化化学观念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科基本观念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所以美国教育家 H.Lynn Erickon 倡导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基本观念,也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化学学科观念属于科学观念的范畴,它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  相似文献   

13.
论文阐述了将"铁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设计成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下学习铁的性质、用实验方法鉴别亚铁离子和铁离子、通过鉴定补血剂中铁的价态而学习Fe2+与Fe3+的相互转化三部分。通过教学实施与反思,提出有序的课堂,紧凑而有效的课堂,以及有化学学科观念指导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科观念研究的梳理,我们对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学科基本观念与大概念(big ideas)等术语进行了辨析,深入论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和内容体系,并进一步阐释化学基本观念是否可教以及实施"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形成学科基本观念是化学教育极其重要的目标。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将具体的化学知识学习与化学基本观念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当学生打开化学课本,他们一定都想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化学研究些什么呢?化学有趣吗?于是,我打算让同学们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体会一下“化学离我们这么近!”“化学真有意思!”更重要的,能让学生们自己探讨、总结、琢磨、体会出学化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在深刻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化学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化学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大力提倡“素养为本”的教学[1]。因此,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依托活动元的形式,开展多种探究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尹琴 《天津教育》2008,(7):46-46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学科感到好奇,比如,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那么,如何使学生一开始接触化学就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呢?笔者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化学基本观念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从内涵本质、构成要素、形成过程以及水平测评等多维度的研究体系.化学基本观念的实践研究主要体现为分析课标关于化学观念的教学要求,阐释化学观念与教学主题内容关系,设计"观念建构"教学结构模型和教学程序,开发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深化观念建构的内涵层次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关系分析、加强特定内容主题的观念建构教学模式和案例设计以及创新研究范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提出基于化学学科观念统摄化学知识的教学设计思路,并以沪教版"认识化学变化"单元复习课教学为例,通过化学学科观念来统摄和梳理相关知识与思维。利用复习课的诊断——补漏——整合——提升的功能,促进学生在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