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是近几年银行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向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模式和大学生信用风险双方发起挑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解析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群体特征,进行归因分析,并就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在信用卡使用中存在着认知能力低、风险意识薄弱、消费不理性等问题,其原因有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人主观理财能力等,由此产生了信用卡诚信问题。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发挥大学生信用卡使用中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培养良好的用卡知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信用卡,维护大学生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8):185-186
大学生信用卡是商业银行信用卡中的细分市场,在信用卡市场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是最活跃且具有增长潜力的消费群体。从微观的理论与角度,商业银行将大学生信用卡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生提供初步金融服务体验,有利于培养这一群体的品牌忠诚度,发掘潜在的市场。但大学生群体本身收入的局限性与信用卡鼓励超前消费的特性形成鲜明冲突。对关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风险,本文拟从长沙市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样本运用调查数据进行探究,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提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信用卡消费与理财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卡作为当今大学生所熟悉的消费工具,已经为很多的大学生持有并使用。大学生在享受信用卡便捷消费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凸显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缺乏。文章从信用卡消费所反映出的问题着手,探讨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信用卡进入人们的日常消费生活中。信用卡因其小巧的外形、便捷的方式、强大的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工具.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兴事物较快、观念较为先进的特殊群体.信用卡在他们的生活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态度怎样?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着怎样的认识?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肖婧 《教育》2009,(23)
据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其他银行也抬高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办理门槛。大多数银行坦言,让他们停办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呆账和坏账。大学生失信于银行,停办业务也是无奈之举。刷卡透支后的还款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三成大学生由于滥用信用卡导致负债累累。有大学生每月还款额高达6万港元,更有甚者不顾自己的还款能力,欠下巨额债务。统计数字显示,香港过去三年至少超过100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破产,涉及款项高达500多万港元。香港大学生申请信用卡、贷款及投资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据调查,有超过四成的大学生拥有两张或两张以上的信用卡,超过七成的大学生信用卡的信贷额高达4万港元。很多学生由于不清楚信用卡的还款方式,轻易签下一大堆卡,甚至通过信用卡透支现金,债款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导致破产。据学生资助办事处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现状及其风险偏好,并从学校以及发卡机构两个方面给出了规避大学生信用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信用卡在我国的发展不到十年,近几年出现的校园“卡奴”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信用卡到校园信用卡的发展历程出发,对比了美国和我国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状况,分析了大学生“卡奴”形成的条件,进而从经济学的生命周期理论、永久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等方面解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学校和银行共同努力防止这种现象出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三年前的时候,学校里常常出现很多为学生办信用卡的摊点,不仅免费办卡还有许多很贴心的小礼物赠送。正是这种诱惑,让很多同学开始与信用卡有了第一次并不美丽的接触。近几年来,由于媒体对大学生沦为卡奴等负面新闻的报道,部分银行吸引大学生客户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以沫 《考试周刊》2011,(51):13-14
一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信用卡市场接近饱和,发卡机构为进一步拓展信用卡市场,加剧了对次级市场(信用评分较低的客户)和大学生市场的竞争,期望学生会有较高的未偿余额。因为其风险水平较高,可以向他们定下更高的利率,而且大学生是预期收入较高的人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现状的分析,对大学生信用消费"透支"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成都市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调查与研究》作为案例,说明训练计划如何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分析了该项目从立项、问卷设计调查、数据统计到补充完善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描述了成员如何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成都市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调查与研究》作为案例,说明训练计划如何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分析了该项目从立项、问卷设计调查、数据统计到补充完善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描述了成员如何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9,(11)
3月28日,共青团北京市团委举办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进校园——见习岗位与大学生面对面活动。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等20多家见习基地走进校园,现场接受大学生咨询报名。见习岗位涉及客户经理、网页设计、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图为大学生正在咨询报名见习岗位。  相似文献   

16.
陈辉  任越 《黑龙江教育》2009,(10):27-28
信用是大学生参加经济领域内的各种活动,进行合作交流必须尊重的无形资产和立身之本。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理应注重诚实守信。但由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如拖欠助学贷款不还、信用卡恶意透支、学费拖欠、移动通信缴费和宽带网络缴费拖期等信用缺失现象。本文在对大学生信用状况及信用缺失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用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肖阳 《时代教育》2010,(5):66-66
从银行停止发放大学生信用卡到停止发放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的诚信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大学生不诚信的成本较低和对不诚信行为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本文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刑法第196条之“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帆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1):115-119
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他人身份、利用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和银行营业柜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转帐的行为,被冒用的信用卡既可以是他人合法有效的卡,也可以是他人伪造、骗领或作废的卡。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将冒用捡拾的他人信用卡、冒用代他人保管的信用卡、通过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等六种行为方式认定为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的“冒用他人信用卡”,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第6版《经济生活》教材对信用卡的含义做出如下界定: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对于信用卡,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存在分歧。狭义的信用卡,仅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据此有人认为,只有那些银行贷记卡才是真正的信用卡。也有人认为,履行约定就是信用,据此理解那些银行借记卡、校园卡、消费卡甚至电话卡都算信用卡。教材对信用卡的解释,采用的是对信用卡的广义理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信用卡业务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信用卡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信用卡业务面临的风险,揭示防范和控制信用卡风险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用卡风险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